食品添加剂日落黄,和胭脂红对人体有害吗?

如题

"胭脂红”、“落日黄”是列入国家目录的食品添加剂,可在部分食品中使用,只是严禁超量使用。在标准范围之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没有安全问题。

人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使用柠檬黄、落日黄等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当摄入量过大,超过肝脏负荷时,会在体内蓄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

我国的标准明确规定,在专供婴幼儿的食品中严禁添加柠檬黄、落日黄等类色素。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有6个品种,即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和亮蓝。

扩展资料: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 

1.经过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2.不影响食品感官理化性质,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3.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批准、公布。 

4.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经加工、烹调或储存时,能被破坏或排除。 

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不得使用非定点生产厂、无生产许可证及污染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 

中国规定,凡是肉类及其加工品、鱼类及其加工品、醋、酱油、腐乳等调味品、水果及其制品、乳类及乳制品、婴儿食品、饼干、糕点都不能使用人工合成色素。

只有汽水、冷饮食品、糖果、配制酒和果汁露可以少量使用,一般不得超过1/10000。2012年4月9日,卫生部拟取消38种食品添加剂,其中色素占到近一半,茶黄色素、茶绿色素等17种各类着色剂位列其中。

瑞典、芬兰、挪威、印度、丹麦、法国等禁止使用偶氮类色素,其中挪威等一些国家还完全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色素。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禁止在肉类、鱼类及其加工品、水果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儿食品、糕点等食品中添加合成色素。 

食用色素又称食用着色剂,是使食品着色,从而改善食品色调和色泽的可食用物质。公元10世纪以前,古人就开始利用植物性天然色素给食品着色。

食用色素分为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和天然食用色素,人工合成食用色素有胭脂红及柠檬黄等,天食用色素有姜黄素、胡萝卜素等。食用色素使人赏心悦目,刺激人们的食欲,但也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截止到1998年,中国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共有48种,包括天然β胡萝卜素、甜菜红、姜黄、红花黄、紫胶红越橘红、辣椒红、辣椒橙、焦糖色(不加氨生产)、焦糖色生产焦糖色(加氨生产)。

红米红、菊花黄浸膏、黑豆红、高梁红、玉米黄、萝卜红、可可壳色、红曲米、红曲红、落葵红、黑加伦红、桅子黄、桅子兰,沙棘黄、玫瑰茄红、橡子壳棕,NP红、多惠柯棕,桑椹红、天然芥菜红、金樱子棕;

姜黄素、花生农红、葡萄皮红、兰锭果红、藻兰、植物炭黑,密蒙黄,紫草红、茶黄色素、茶绿色素、柑橘黄、姻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胭脂虫红、氧化铁(黑)等。

常用的天然食用色素有辣椒红、甜菜红、红曲红、胭脂虫红、高粱红、叶绿素铜钠、姜黄、栀子黄、胡萝卜素、藻蓝素、可可色素、焦糖色素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胭脂红

百度百科--食品添加剂日落黄

百度百科--食品添加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胭脂红”、“落日黄”是列入国家目录的食品添加剂,可在部分食品中使用,只是严禁超量使用。在标准范围之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没有安全问题。但为能扮出“靓相”以揽客牟利,厂家在猪肉脯类制作中违规使用最多的是人工色素“胭脂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14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着色剂
  又称色素,是使食品着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状的一类物质。食用色素按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   1.食用合成色素,属于人工合成色素。食用合成色素的特点: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着色力强、牢固度大、可取得任意色彩,加上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但合成色素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合成色素的毒性有的为本身的化学性能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有的或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在生产过程还可能被砷、铅或其它有害化合物污染。   在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樱桃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和它们各自的铝色淀。以及合成的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和二氧化钛。   2.食用天然色素,使用天然色素主要是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人天然色素成分较为复杂,经过纯化后的天然色素,其作用也有可能和原来的不同。而且在精制的过程中,其化学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此外在加工的过程中,还有被污染的可能,故不能认为天然色素就一定是纯净无害的。   合成食用色素同其它食品添加剂一样,为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需进行严格的毒理学评价。包括①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纯度、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以及降解过程和降解产物;②随同食品被机体吸收后,在组织器官内的潴留分布、代谢转变和及排泄状况;③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物学变化,亦及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毒害及其机理。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对生育繁殖的影响、胚胎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敏性等。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食品添加剂最好是有益无害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是指其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毒性除与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有关外,还与其有效浓度、作用时间、接触途径和部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条件有关。因此,不论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对人体均有一个剂量与效应关系的问题,即物质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显现毒害作用。
一句话,只要不过量,就没有问题!
第3个回答  2011-06-14
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