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月夜散步听见了清脆的鸟鸣,于是写下了《月光与鸟鸣》;看见戴着老花镜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月夜散步听见了清脆的鸟鸣,于是写下了《月光与鸟鸣》;看见戴着老花镜专注地织毛衣的祖母,不禁湿润了眼;深冬时节的几颗绿芽,跳进了视野,激起了遐思;忽而想起了乘公交时为我垫上一元钱的男孩竟不知姓名……生活中的小事点点滴滴,有些很快随风逝去,而有些却触动了我的心,留在了记忆里。请以“生命的触动”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感情真挚内容真实,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生命的触动
生活中的小事点点滴滴,有些很快随风逝去,而有些却触动了我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很小就知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然而我却一直并没有李商隐那种对夕阳无限美好的热爱。但初中毕业前的一次与夕阳的邂逅,却令我对夕阳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夕阳,这样一个残缺的太阳,从那一刻起触动了我的灵魂。
那是一个周六,快乐的铃声响起,同学们个个都欢呼雀跃的背起书包跑出教室,而我却无力的趴在桌上不愿动弹,为何?为了一张令我汗颜的模拟试卷,为了令我无言面对老师的76分。本想再反思一会儿,却被劳动委员以要拖地的理由赶出了教室。站在走廊上,仍旧是趴在栏杆上。泪已流尽,我只是数千次的诘问自己为何如此粗心大意。我渴望,渴望上帝赠与我一颗“后悔药”,令我重新再考一次。抬起头,望着自己平日里喜爱的蓝天。刹那间,这个不经意的抬头却令我发现了食堂边老树枝桠缝隙中漏出的一小束阳光,顺着光,寻找光源。是夕阳,是西下的夕阳。这般景色,难得一见。一颗老树,没有多少绿叶却在树梢处拥有一个太阳,火红火红的。夕阳把天空的浅蓝也染成了暗暗的淡红。当我还沉浸在此般美景中时,再抬头,怎么太阳就变半个了?我不甘心只欣赏半个太阳的落下,于是我飞快间跑到三楼,抓起栏杆,一睹她的芳容。或许是这难得的美景令我不得不将心中的不快与失落暂放一边。当再次看到完整的太阳时,我居然还开心的笑了。看着夕阳美景,脑中突然闪过一连串的疑惑:今天为何会这样在不经意间逝去?明天又会怎样?还会有这般宜人的夕阳美景吗?“喜欢夕阳?放学了,回家吧,回去晚了爸爸妈妈要担心了,夕阳明天还有,明天再看吧。”不知什么时候老师来到了我的身边,拍拍我的肩膀说。
顿时间,我明白了:对于那些未知的事物,我们才是主宰者。明天会怎样是由它的主宰者来决定的。旭日会东升,夕阳会西下,这是亘古不变的事实。不在乎明天是否会有日出壮景和日落美景,只要你心里有个太阳,同样的道理:不在乎中途是否会跌倒,只要你心中有个信念。泪水、漫天的幻想总是无济于事的。唯有不断的总结经验,在山重水复中磨练意志,这样才可安然的等待柳暗花明的欣喜。
不知不觉中,夕阳已落下去了,宁静的校园中唯有一个被夕阳触动了的少年的响亮声音:“回家喽!”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材料加题目”形式的命题作文。从题目看,写作范围非常广大,只要是能给内心以触动的都可以写,可以是生活中的人物,也可以是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也可以是自然风光,文学作品,历史事件……总之,只要能写出触动心灵,都可以写成文章,但从所给材料的提示看,带来生命的触动的应该是“鸟鸣”“织毛衣的祖母”“几颗绿芽”一类的细小事物,也就是说考生写作中最好能够突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人带来的生命的触动。因此,考生构思时可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写记叙文可以找一个心灵深处感慨最大、感悟最深的人或事,把“触动生命”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场面、人物交代清楚;写议论文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事例,论证生活中有很多小事都可以给人以生命的触动这一观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