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怎么翻译?

如题所述

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笔下的《前赤壁赋》。

翻译为:我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特殊句式】:

    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句)

    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定语后置(被动句)

    知不可乎骤得——倒装

    固一世之雄也 “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非”为标志的判断句

    (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省略句

    (其声)舞幽壑之潜蛟 省略句

【艺术手法】: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