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添加亚硝酸盐是为了什么

如题所述

食物中不能添加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有毒的,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中毒:

1、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可引起中毒,或者误将工业用亚硝酸钠作为食盐食用而引起,也可见于饮用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苦井水、蒸锅水后,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

2、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亚硝酸盐同时还是一种致癌物质,在胃酸等环境下亚硝酸盐与食物中的仲胺、叔胺和酰胺等反应生成强致癌物N一亚硝胺。亚硝胺还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扩展资料:

毒性危害

1、婴儿高铁血红蛋白症(又称正铁红蛋白症)

过量的硝酸盐摄入能诱导婴儿高铁血红蛋白症,由于人体内大量的亚硝酸盐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上升,因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这时人缺氧,临床表现为口唇、指甲发绀,皮肤出现紫斑等缺氧症状,可导致死亡。

2、婴儿先天畸形

亚硝酸盐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6个月有内的婴儿对硝酸盐类特别敏感,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3、甲状腺肿

有研究认为高硝酸盐摄入能减少人体对碘的消化吸收,从而导致甲状腺肿,但硝酸盐是否是人体甲状腺肿的直接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4、癌症

使用亚硝酸发色时,亚硝酸盐与肉中的胺反应,生成亚硝基化合物,或在为肠道中的酸性环境下转化为亚硝胺,这些亚硝基化合物均是致癌因子。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亚硝酸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7
  食物中添加亚硝酸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意识添加的,另一种是有意识添加的。  无意识添加的情况如下:  一、蔬菜中含有的硝酸盐。即新鲜的叶菜类含有较多的硝酸盐,食用后在肠道内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另外新鲜蔬菜贮存过久,腐烂以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增高。  二、刚腌制的蔬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比如加盐量少于12%、气温高于二十摄氏度,在腌制的第七天或第八天亚硝酸盐的含量会达到高峰,然后再逐步衰减,一般腌制后20天消失。  三、某些苦井水含有较多的硝酸盐。……  四、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用……   有意识添加是指:  腌肉制品等加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  这种情况多是以食品工业生产出现或是熟食加工。主要是着色,其次是保持产品原形的情况下,“改变内在结构而易‘烂’”。比如卤制品中添加了后,减少了卤制的时间、燃料等,半成品继续浸泡在加硝酸盐的卤水中,就可“继续腐熟”。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个人认为)硝酸盐不属防腐剂。笔者三、四十年前就听有关的厨师介绍过,他们口语俗称为“硝”、“火硝”等,可能是指的硝石。师傅告诉我,为了防止食物(亚硝酸盐)中毒,厨师是禁止添加“硝”的。特别是家庭自制的腌腊制品,也是不用添加硝酸盐的。因此,笔者制作香肠、香肚、腊鱼、腊肉以及荤素卤菜等都是不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是属于化学性食物中毒。为有效预防亚硝酸盐中毒,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用量应严格按国家(相关部门)标准的规定,不可多加。因此,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最好是不要轻易涉及……  这里顺便介绍亚硝酸盐中毒的急救处理:  1、消除毒物 催吐、洗胃和导泻。  2、解毒剂  氧化型亚甲蓝(美蓝)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低铁血红蛋白,恢复携氧功能。剂量以1~2mg/kg,加入50%葡萄糖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一般30分钟后症状即可缓解。1~2小时后可重复半量或全量,以后根据病情适当延长用药间隔或减少用量,直至青紫消失。此外,维生素C亦可还原高铁血红蛋白,故可口服大量维生素C或静脉注射维生素C500mg。临床上用美蓝、维生素C和葡萄糖三者合用,效果较好。  3、对症治疗 出现严重发绀应吸氧。若经美蓝、维生素C及输液治疗后,症状仍明显存在者,可输入适量新鲜血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7
亚硝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在食品中主要是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常用于香肠、罐头等肉类制品,起防腐、发色的作用。 但我们经常吃的碘盐中没有添加亚硝酸盐, 因为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使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中毒。
第3个回答  2017-07-10
目的:亚硝酸盐作为肉制品护色剂,可与肉品中的肌红蛋白反应生成玫瑰色亚硝基肌红蛋白,增进肉的色泽;还可增进肉的风味和防腐剂的作用,防止肉毒梭菌的生和延长肉制品的货架期。
亚硝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人体内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亚硝酸盐仅允许腌熏肉等制品有微量残留,限量为30毫克/千克,熏制火腿最高残留量也不得超过70毫克/千克。对非有意添加、自然生成的亚硝酸盐,《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规定限量一般为3毫克—5毫克/千克,酱腌菜的限量也仅为20毫克/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