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如题所述

"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身心迅速发展变化,人脑在二十岁左右才结束发育,此时前额叶、杏仁核等快速发展但尚未发育成熟,青少年们会表现得爱冒险、喜欢挑战常规而不考虑后果,此时又在一系列成长的挑战下表现出较强的感知恐惧与焦虑能力:关注自身、在意他人评价,渴望成人世界给予他们成人式的尊重与信任,而成人世界不一定恰逢其时地做出恰当的回应,因心智尚幼稚加之缺乏社会经验常经历挫败,很多时候将挫败感归因于成人和外部世界的约束,于是产生反抗甚至对立心理,这个阶段被认为是“叛逆期”。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1、生理上的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到了青春期身体发育比较迅速,第二性征开始凸显出来,他们的情感比较冲动和敏感。情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不管对待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带有冲动性,容易打抱不平和激动,控制不住自己。此阶段情感发展很困难而且容易走上极端,这主要是和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关。

2、学习压力到了青春期学习压力大,听不懂老师所讲的课,学习感觉非常吃力,从而产生自暴自弃和畏难的情绪。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引导和梳理工作会让孩子厌恶学习。青春期是学习能力发展的黄金时间段,要努力克服,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家长不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能以成绩来评论孩子。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会忽略内心的发展,让他们认为学习枯燥无味。可能会因为外界的环境而受到诱导,迷恋外面自由的世界,甚至沉迷于网络及游戏等。

3、心理压力在青春期心理波动幅度大,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身体和心理已经成熟,渴望能够得到独立的空间,讨厌家长或者老师对自己的管教和行为举止约束,会对家长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他们很在意身边同学以及老师看自己的眼光和评价。这阶段容易出现自卑、攀比以及焦虑的心态,当心理和生理发展不平衡时,可能会出现逃避以及暴力的行为。

4、家庭影响导致的不良心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人员的言行举止影响了孩子成长和发育,也就是说家长的言行举止影响了孩子性格、习惯以及品格等。给孩子提供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要亲密相处,懂得如何尊重,做到自尊自爱,努力积极地处理生活中的小事。

温馨提示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有明显的改变,既渴望得到独立和自主性,又希望能依赖于父母,我们要积极的引导,保持家庭的平等和公正性。如果在这段时期孩子出现厌学或不上学的情况,家长要及时带孩子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做心理疏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5
1、厌学心理
厌学是青春期孩子最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具有厌学障碍的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情感上的疏离及行为上的消极令无数家长无所适从。每个家里有厌学障碍的青少年的家长都想帮助自己的孩子走出阴影,因为操之过急,或方法错误,结果往往使得其反。
2、性心理
孩子到了青春期,在性激素作用下,他们对于很多事情都十分好奇,尤其是性。但由于青春期孩子性心理尚不成熟,并不能控制自己本能,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和孩子坦诚沟通和引导。
3、性格孤僻
青少年产生情绪波动,是青春期的必经阶段。对于青春期孩子,会因为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而向父母、老师及同学关闭心灵之窗。
4、自私自利
现实生活中,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见。如果是一个什么都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是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缺少同伴交往的孩子心理脆弱,容易产生孤僻、自卑、破坏行为、攻击行为等心理问题。因此内心充满了怨愤。长期处于这种抑郁的情绪中,将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后果不堪设想。
5、不服父母管教
青春期孩子不服从管教,父母一说就顶嘴,让父母很头疼。孩子顶嘴当然是坏习惯,是一种出气的方法,带有挑战性,常常激化矛盾,造成家庭不和,甚至引起离家出走。
6.脾气暴躁
青春期孩子大脑里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以前心目中父母高大威严的形象日渐模糊,他们急于摆脱父母的管束,很多家长容不得孩子身上的缺点、不足,为了让孩子尽快改正缺点,家长唠叨、抱怨不休,可孩子却一句都没听进去,不是沉默不语,就是极力顶撞。
7、虚荣心加重
开始注意着装,喜欢装酷扮帅,花钱很大手很大脚,喜欢名牌服饰。
8、爱撒谎
这个时期的孩子自尊心强,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孩子撒谎现象会增多。
9、叛逆心理
美国和加拿大学者的最新研究指出,青春期孩子的大脑中,负责控制感情和冲动的神经尚未发育成熟,这是他们易冲动的原因。
10、情绪多变
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他们情绪多变,经常出现莫名的烦恼、焦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