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杜丽娘,崔莺莺,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异同

如题所述

在我国古典戏剧文学中,有许多富有魅力的女子形象,崔莺莺和杜丽娘是其中比较光彩夺目的两个。二者形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同中有异。比较其形象不同,对于我们把握这两个人物形象和对该两部作品的认识和解读有很大帮助。进而有助于我们了解两位女子形象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意义。 一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的几个侧面 (一)情爱意识觉醒 莺莺爱情意识的觉醒是由佛殿初遇张生开始的。在这之前的莺莺只是一个有着“淡淡闲愁”“隐隐哀怨”的怀春伤春少女形象。如上场时唱词:“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虽存“不甘幽闭的一腔热情怨气”,可面对母亲“汝为女子,不告而出闺门,倘遇游客小僧私视,岂不自耻!”的责斥,只有“立而谢言曰:‘今当改过自新,毋敢再犯。’”。她的“往常但见个外人,氲的早嗔;但见个客人,厌的倒褪”的乖性儿,正是这种教养的结果。但“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这时的莺莺在内心已起了某种变化,或者说是初恋少女所特有的那种既惊又喜既盼又怯的矛盾心理。“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而“临去秋波那一转”则是她与张生一见钟情时的心电感应。这又成为其性格发展的一个开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