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疾病,怎么治疗

如题所述

非常同情楼主的心情,楼主可能是罹患了疑病症,这属于强迫症的一种。
但是坦诚来讲,我也曾经罹患强迫症,我甚至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是病。这可能是你对自己的身体太爱惜了,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张”臭皮囊“上面了。楼主把注意力放在了任何不舒适的躯体感受上面,其余的一切都成了背景,这样你就拿走了你自己的生命力。
其实强迫症并不是病,只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救手段,潜意识通过症状来提醒楼主有一些地方需要拨正,比如有些价值观,世界观和信念需要调整,因为楼主过去违背了一些自然法则,违背了一些心理卫生之道。然而这恰恰是一个成长以及纠正的好机会。
我在网上找了几段关于强迫症来龙去脉的文本,希望楼主可以有所收获:
许多天马行空、层出不穷的顽固性强迫观念,强迫行为背后的核心症状也都是一种深深的焦虑——当事人觉得不去机械化地重复一下便会发生什么不测。也就是说他们心底深处残留着一份强烈的初期焦虑情绪,内心充满失落的情绪“坑洞”与对立性的冲突。然而,有谁希望自己长时间生活在这种充满破坏性的情绪“坑洞”中呢?那么,面对这些焦虑情绪背后的“坑洞”,如何在平静中打下平衡他们的基础?
没有人的内在状态天生就是冲突的,也没有一颗心灵是突然就沾染上烦恼挂碍的,各种天马行空的焦虑情绪之所以成为一个“卡点”,一定是经历了一个“造化”的过程。多数情况下不是先有了极端的冲突才开始产生痛苦,而是先有了隐隐约约的漂浮性焦虑才开始一步步创化出所谓的持久症状或病灶,而这个漂浮性焦虑背后也许是一份“失落”,也许是一份“惊吓”,也许是一份“创伤”。
当下影响都市心灵最广泛的“坑洞”,就是“焦虑坑洞”,而造成持久焦虑的原因则有很多,包括对心病认识的坑洞、后天的教育坑洞、青春期敏感坑洞、自卑心理坑洞、超我的过度评判坑洞、信念系统坑洞、信仰的坑洞以及幼年时期遗留下来的创伤印痕坑洞等。它们就像在心灵上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坑,一不小心就会让满载压力负荷的“小我”沦陷其中,而后必定会让个体感受到无尽的失落感。彼时若缺乏科学、智慧的引导,我们就会被这些不明的焦虑所奴役或吞噬,这样的心境状态若持续数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势必会严重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
不可否认,焦虑给人的感受是苦的,而苦又是人生的本质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生的旅程就是消极沉沦的道途,我们恰恰可以通过苦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与心性。无数过来人的经验证实,离苦得乐的滋味或许更能让人体悟到持久的幸福感,就像一个人饥饿时,见到实物便会觉得幸福。有了苦的反衬,或许可以让人更加珍惜中道的生活观,而非率性地脱离中道,让精神世界不定期处于“极反”的颠簸状态。
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少“心病”可能不是人类在疗愈它,而是它在疗愈人类。一些心病使人们有机会去修正早年自己预定好的那个人生剧本,使人们意识到“失落的印痕”与“未完成事件”是如何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在这个探索与领悟的过程中,个体不断领略到因果定律、无常定律、小我防御系统的鬼斧神工,而后为之臣服,放下一些“超我”的执着,开始学会尊重万物、倾听万物,并打破吞忍、压抑模式,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愤怒与力量。而后依靠更多地认识地自我的智慧开始慢慢回归中道观,从而开启更多的平常心与破斥力。而这时,真正的修心、调心才刚刚开始。(摘自心理学自助书籍《走出焦虑风暴》宁波出版社)
最后真诚祝愿楼主,有的时候知道自己为什么得病比如何治病要重要百倍,对立冲突产生了疾病。消除了对立,疾病就会不治而愈,在”心“的层面上更是如此,真实不虚,望楼主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8

强迫症是心理疾病吗?有什么缓解、治疗方法呢?

第2个回答  2018-11-02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