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全面解读

如题所述

这个文章,我们以下简称《伤》, 跟《潭》、《楼》、《亭》一样用简称。本文从字上来讲,不算太难,是初一的课程。我们在前几讲讲过,读文章、理解文章有四个程度:浅,深,偏,圆。我们对孩子来讲古文,可以多讲文字义,讲孩子能理解的程度。但为了跟孩子讲好,我们在这里力图再讲得深一些。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王安石。王的第一个大帽子是唐宋八大家。简单的来说,他是一个文学家、语言学家。第二个大帽子是政治家、改革家。在历史上,我们知道有王安石变法。第三个帽子,王是一个思想家。当然,我们要知道,在过去,这个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合而为一的。比如说孟子,他是一个思想家,但他也是一个政治家。孟子的文章里,文学成就也很高。用来表达自己狭隘感情的,表达自己小资情调的,那是文学家。文章用来表达政治主张、思想见识的才是真正的大家。我们学文学史,读的是这些人的文章;我们学思想史,读的也是这些人的文章;我们学经济史,讲的也是这些人的文章。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这样的观点。过去在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下,这些人的才干是合而为一的,是一能而多能的。比如司马迁、屈原、曹操、三苏、等等。再比如,我们知道很多经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这是武则天写的。在过去,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甚至军事家、经济学家 、教育家等都是合而为一的。
为什么讲一经通,经经通?我们读一篇文章,一下子就学了文学、政治、经济等等。何乐而不为?现在还要分这么多的科,在过去,讲一得三,甚至得四、得五,何乐而不为?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说的小一点,我们说读古文是为了写作文,这是说的直接的功利的。说的再大一点,我们说读古文是长见识、长才干的。再说的大一点,读古文是明心见性的,这一点也不为过。
在初中,还有一个文章。叫《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其中有一句话,孙权讲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意思是对吕蒙讲:让你读书,不是让你钻到书堆里,让你成为书呆子,成为知识渊博之士。为的是什么?以前我们讲过,就是红楼梦里的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做人最高的学问。
我们这几次讲《潭》,《楼》,《亭》讲得很细。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咬文嚼字。目的是让大家了解读古文的方法。读古文的态度。在讲《孟子》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讲文字?我们一直提倡深解意趣,不求甚解。就是要讲到他的思想、他的精髓。前者是方法,后者是目的。一定不要把古文当知识。如果把古文当知识,那这个要求就太浅。也会让自己与孩子“为博士邪”。满口之乎者也,而百无一用。这个不是我们读古文的用意。这也是很多现代人用来攻击经典的一个方面。我们怎么读?读到什么水平 ?不敢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也不敢说读了古文就能治理好公司企业。但至少我们敢说读了古文,我们如何做一个圆融的人、一个觉悟的人、 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真的读好了,写作文,语文的阅读、分析就不在话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都能看得清、看得明。一个文章的分析,又有什么难的?大家讲是不是?世事洞明了,把这个洞明写出来,不就是好文章了嘛!所以说,过去这些人,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一体的。
再举个例子, 诸葛亮是个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但他还是文学家、教育家。我们最熟悉的是他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讲的多好!什么叫“俭以养德”?现在我们做家长的,孩子想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就统统给孩子买来了,如何让孩子静的下来,如何让孩子养德?刚才看到一个好友的博客,说昨天因为孩子用电脑的事,与孩子闹翻了。现在孩子有了电脑,什么都有了。有时我跟朋友开玩笑说,孩子有个鼠标,电脑里爸爸妈妈、 吃的喝的全有了。电脑里,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当然是精神上的,多么的丰富。这样的丰富,如何让人明志?如何让孩子致远?讲这个问题,并非是扯得远,是要说明一个道理,回到经典中、古文中去,得到的更多,专精、专一,而不是说在电脑里,看上去得到的很多信息,量很大,但这些东西大都是害人的垃圾。一定要让孩子回到经典里去吃到最好的精粮,吸收最好的营养。
好,我们刚才从王安石讲起,讲了以上内容,现在我们来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按说表面上看难度不大,讲的就是仲永这个人从天才初现、到发挥、到泯灭的一个事情。但是,我们是不是要来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大政治家、一个大文学家、 一个大思想家,写一个这样的人,为何?有没有更深的思想、信息需要我们去发掘?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从本文中得到一些更深的启示?这是我们要讲解的重点。文字义,不是我们的重点。且当我们是高推圣境来读这样的文章吧。大家好好思考刚才我们提的几个问题。再扯点远的,王安石、商鞅都是改革家,商鞅的运气不好,王安石的运气也不好,还有屈原的运气也不好。改革不是那么好改的,所以说这个“恒顺”就显得更加重要。大家在家里,对孩子也不要改革,要“恒顺”。要“恒顺”中改革,不要改天换日地改。要是改天换日地改,就换老公、换孩子。这样就不好了。邓小平为什么成功?因为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变,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在“恒顺”基础上地改。波兰、南斯拉夫、匈牙利、还有前苏联,是破旧立新地改,改到现在,元气尽伤,所以一定要恒顺。
我们现在回到正文。《伤仲永》的“伤”,不是伤害的伤,是哀伤的“伤”。是可惜、可叹的意思,是哀叹的意思。“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金溪这个地方有个百姓叫方仲永。“世”,就是祖祖辈辈。我们讲是行武世家、是中医世家、是书香世家。讲的就是这个意思。“隶”,就是隶属,是属于的意思,不是奴隶。以前我们讲过,中国汉字的对联,对韵意义就在于此。结合上下文,我们去找一个联合词,就可以不用翻字典,也能知道它的意思,“耕”就是耕种。是种田人出身。我们在出师表里,也有一句话:“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这里的“耕”,就是自给自足,种田人家。中国古代有四个行业,或者说是四个阶层:最高层是“士”;“士”,是知识分子,因为学而优则仕,所以又可引申为公务员。引申为靠国家俸禄吃饭的人。第二个是“农”,就是种地,靠天吃饭的。第三个是“工”,就是手工业者。“商”是最后一等。在《孟子》中讲过“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商人在这四个阶层当中是最没有地位的。
我们在这里有一点要学习到:这个排行,不是福布斯,不是按财富多少来排,是按品德来排的。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不是说你有多少钱才受人尊敬,而是你的品德高尚才受人尊敬。我们这次看到日本大地震,国民的素质明显地展现出来。设想,如果这样的地震,发生在中国的某个城市,我们是不是还会如此有序?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地震中,女生、女士会受到男生、男士的关照,要是在中国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为人教育是什么样的水平?如果我们的孩子是小男孩,身边有一个小女孩没有水喝,这个小男孩会不会主动地把矿泉水给身边的这个女孩?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和儿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身为父母的是这样去教孩子的吗?我们教育孩子是不是在比收入、比穿的、比吃的、比开的车、比住的房?这是个大问题。再重申一下,过去的阶层是按道德的水平来排的,不是以财富来排的。人心不古,当然就人人自危了。我们不说别人,还是观照自己吧!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我们为什么要讲这些?说实在的讲这篇文章,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境界来看,讲的是什么?讲的就是因果轮回。当仲永五岁之前,从来就不识什么文房四宝,但是突然有一天,就哭着要这些东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不是奇谈怪论。我们刚才讲王安石是大政治家、大学问家、大文学家,不会讲奇谈怪论的。但文章里讲的,我们普通人会觉得这是奇谈怪论,不是的。我们知道中国人有个传统,孩子满周岁的时候,会搞一个仪式叫抓周,就是为孩子买一些东西,有的表财、有的表学问、有的表才干。孩子抓到什么,就表示未来可能喜欢什么,成为什么。这个传统有没有意义?绝对是有的。用科学的话来讲,是孩子潜意识的反应。但孩子的潜意识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要深究、细问。正如本文的仲永是种田人家的孩子,但到了五岁的一天,突然要笔要纸、突然会写文章,这个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回过头来看,现在这样的现象为什么少了?别说是要笔要纸写文章,现在我们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还不会做家务。为什么在古代,我们知道的天才儿童很多,少年才子很多?而现在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却很差了呢?问题就出在开窍上,出在明心见性上。什么叫开窍?什么叫明心见性?就是明理,做人的道理,如何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我们前面的讲课中说过,做人明心见性,用儒家的道理来讲就是仁、义、礼、智、信;换句话讲,就是温、良、恭、俭、让。就是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本来的自我。现在我们的教育不管这些了,就是英语、奥数一通学,结果是如何呢?大家可能也听说过国外的一些教育。在美国,初一、初二的数学水平也就是四则运算,还要用计算器来算,但在中国,小学一年级,有不少孩子的心算水平就相当高了。可是能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现在中国确实少有了,要是有也必定不是学校教育出来的。我们要好好理解王安石这个文章的现实意义。有多少在国内学校教出来的所谓数学高手,在国外却被评为没有创造能力。换句话说,不论抓周,还是这里的仲永五岁就具备才能,都是前世就有的。说前世,可能有人说太玄,我们可以讲,是代表之前的因,一个孩子抓周,抓到一个东西,是之前的因,所以造成今天的果,是孩子之前的潜意识修的因。同样的,仲永五岁能写文章,是之前修的因,造成现在的果。所以在作者后面的评论中,就讲到“彼其受之天也”,是天生的,是先天的。我们中国人讲天生、讲先天,用佛学来讲是因果,这是一个意思。
我们刚才讲到,仲永到了五岁的时候,一下子跟父母要文房四宝,如果我们隔裂地看,觉得这是个奇事怪事,其实这一点也不足为怪。大家要明白,就是前因后果的问题。用佛学来讲,叫因缘聚成。条件成熟了就这样了。大家不好理解这个因缘聚成,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昨天你回家了,做了饭,做了菜,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前因,因为你家里有这些菜,或是说你只能做这些菜。你家里为什么有这些菜?是因为你之前买的这些菜。为什么你之前买这些菜?因为家里人喜欢吃这些菜,或是别的原因。以此类推,一定有因。这个因,不是一日而成的,是很久很久就有的。所以我们可以讲,你做了这顿饭,是因为有前因。同样的,仲永突然一天开口说要文房四宝,不是没有原因的,是有前因的。这个道理我们要清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同样,我们孩子过周岁抓周,为什么抓了这个而不是那个,也是有前因的。我们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信因果,有的人不信。同样的,有的人信佛,有的人不信。如果学过《金刚经》,我们知道在《金刚经》里头讲,如果有人听说这部经,受持了,“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liàng)千万佛种诸善根。”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听到这部经了,相信了这部经所讲的道理了,是若干时间以来种的善果。这个道理是深远的。同样,仲永能够五岁就要文房四宝,同时能马上写出一手好文章。也是若干时间以来种的善果。因缘成熟所以现在就显示出来了。这个道理,一定要往前看,要看到前因。讲了这么半天,就是要让大家明白,为什么本文中五岁的仲永能够突然有一天要文房四宝。
我们读古文、学古文,浅浅地讲,浅浅地理解,那只有文字义。就文字义来讲,上网一查,都可以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比文字义理解得更深一点,就要去究问这些问题。如果就是文字这么简单,那大文学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的帽子就不应让他戴了。之前,我们就多次讲过,要把古文学好,须具备一定的佛学基础。如果用佛学来看古文,那就是得最大的利益,有最大的收获。如果只是学文字义,可以说,古文的门都没有入。
好!我们接着讲下文。“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当惊异。“焉”,我们之前多次讲过了,是“于之”。就是父异于之。对这件事——要文房四宝这件事感到很惊异。这个“焉”字在古文里与“诸”是相反的。“诸”是之于的意思,比如我们说“求诸于人”,这里的诸就是之于的意思。“借旁近与之”,他的父亲异之,所以就近借别人的文房四宝给他。“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仲永拿过这文房四宝,当即写了一首四言诗,并且署上了自己的大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讲的什么意思?讲的是孝,讲得是悌。 “养父母”——孝, “收族”——同宗族里的关系。“收”,即是收聚,引伸为团结的意思。
这里我们要提一个问题了,一个人突然会写字,突然想写字。写的第一首诗就是“孝悌”。这个问题也是要深究的。我们在《论语——学而》里有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什么呢?一个人,在家要讲孝,出了家门,要讲悌。这是最基本的两点,这两点没有理由,是人的本性。做不到这两点,人也不是。这两点做到的基础上,然后再讲言语慎重——谨,再讲行为要诚信——信。这个言语慎重了,行为诚信了,再扩而大之,爱别人,爱大众,博爱,这样才可以立人。换句话讲,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表现是什么?就是孝。为什么要孝?那是你本性的发扬,没有理由,你是个人,你有本性,就自然而然的有孝。没有别的理由,这就叫修身。“悌”,就是齐家,就是搞好宗族的关系。说白了就是自己的家人、七大姑八大姨、表兄堂妹的关系,这就是齐家。爱父母、亲家人,把这种爱心扩大了,才有可能爱社会、爱同事。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父母都爱不起来的人,怎么可能爱别人?怎么可能对社会承担责任?以前,在群里看过一个视频,说有个孩子跟父母生气出走了,饿的时候,一个好心人给了他一碗饭,他冲人家跪下来说谢谢。那个人说了一句话:“我才给你一碗饭,你就跪我谢我,你的父母给了你多少饭,你谢都没有,别说跪了。”这个事情,讲的就是这个理。孝悌是人的立身之本,是本性使然,如果没有这个本性,人都不是。我们在座的,有的人听过《地藏经》。通俗的讲《地藏经》就是孝经。一切教育,一切宗教,无不以孝为立身处事之本。所以这个道理要明白。什么叫开窍?通俗的讲,就是一个孩子知道心疼父母了,这就是开窍了。换句话说,明是非者谓之智。这个“孝”也好“悌”也好,这么简单的,发自本性的道理都不明白,孩子怎么会有智呢?怎么会有慧呢?这个大智慧开了、通了,别的还有什么难的呢?所以,论语中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明白了,做到了,还有空余的时间,就可以学文了。这样再学文,那就没有什么困难了,就特别简单了。现在我们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学习为了什么、为了谁也没有搞清楚,这样子下去怎么能谈得上真用功?
我们回过头来看本文,正因为孩子明心见性。用什么来证明他明心见性呢?他一开头写的人生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孝与悌,这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了,所以就有如此异能,这个是真实的事情。我们学佛学的时候知道罗汉、菩萨、佛都是有神通的,为什么有神通?就是因为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程度不一样,所以,神通本事就不一样。当然,我们说的“神通”,不要神秘化。有的孩子,小学就能做饭,有的大学了也不会做饭,这个小学生就是有神通。有的孩子,学一个东西,马上就学会,有的孩子学这个东西的时候,还走神走私,那么前者就是有神通。这个神通的神,不是神仙的神。大家不要理解错了。这里的神,就是我们的心识罢了。这个神,就是我们讲的开窍的窍。也是我们讲的明心见性的心。远的我们不讲了,但在本文,我们要体会到,仲永的第一个作品是什么?是孝、是悌。为什么仲永的第一个作品是孝,是悌?这个孝与悌,与做人、与明心见性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大家去深思,才能读出甚深的味道。有朋友问了,怎么明心见性啊?怎么有神通啊?你对你家里的老人孝,对你的亲人悌,你回去跟自己的孩子作个孝,作个悌的表率,让他也这样跟着你学。你就有神通。大家想一想,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个不孝的人,可以大富大贵的?绝对是没有的。
昨天,我们讲到仲永的第一首诗,就是孝悌。我们是不是可以读出另一个隐含的意思:人生的第一堂课,就是孝悌。这个孝悌,为什么非常重要?昨天也讲了不少了,今天我们通过一个故事来体会这个孝悌的重要。在《东周列国志》里面,就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当时管仲病重快死了,齐桓公去问他,谁可以接替他的职务?桓公曰:“然则易牙何如?”仲对曰:“君即不问,臣亦将言之。彼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必不可近也!” 齐桓公问管仲:易牙这个人,如何?能不能当接班人?管仲回答说:老板,你就是不问我,我也会告诉你,这个易牙、竖刁还有开方,这三个人,不能太亲近。桓公曰:“易牙烹其子,以适寡人之口,是爱寡人胜于爱子,尚可疑耶?”齐桓公不解的问:易牙这个人,把自己的孩子杀了,来满足我的胃口,说明他爱我胜过爱他的孩子,怎么能说他不能亲近?这里就有一个易牙烹子献王的故事。说的是当年齐桓公当了大王,易是桓公的厨师长,有一天桓公就对他的厨师长说:天下美味我都吃过了,独独没有品尝过孩子的味道。我听说处子的味道非常鲜美,不知是不是这样的?于是这个厨师长回到家后就把自己的亲生孩子杀了、烹了让桓公吃。所以这个桓公就很喜欢易牙。当管仲说不能亲近易牙的时候,桓公很不理解。我们来看管仲是怎么回答的。仲对曰:“人情莫爱于子。其子且忍之,何有于君?”管仲回答说,人的感情中最深的莫过于爱子之情,但易牙都能够忍心把他的孩子杀了,这样的人能够对齐君怎么样呢?又会好到哪里去呢?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非常有道理!我们不扩展开来讲,但有个问题让大家来思考。我们对自己的孩子都亲近不起来,都不能真正的爱起来,那又怎么可能对朋友、对同事、对别人亲近起来真心起来呢?桓公曰:“竖刁自宫以事寡人,是爱寡人胜于爱身,尚可疑耶?”于是桓公又问到了第二个人—竖刁,这也是一个故事了。当年竖刁为了讨好亲近桓公,为了能时时侍候桓公,就把自己阉割自宫了成了太监。齐桓公就问了:竖刁这个人,为了能够亲近侍侯我,自宫了,他爱我之身胜于爱自己的身体,用这样的人,该不会有问题了吧?仲对曰:“人情莫重于身。其身且忍之,何有于君?” 管仲回答说:人情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都不知自重,都能够忍心自宫,自己身体都不在意的人又怎么能对你桓公好呢?桓公曰:“卫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于寡人,以寡人之爱幸之也。父母死不奔丧,是爱寡人胜于父母,无可疑矣。”于是,桓公又问了第三个人,他说卫国的公子开方,他都不想继承千乘之国的遗产,而到我们国家做我的公务员,他以能得到我的重视为幸,而自己的父母去逝了,他也不回家奔丧。他爱我胜于爱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忠心耿耿,这样的人用起来应不是问题吧?仲对曰:“人情莫亲于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何有于君?且千乘之封,人之大欲也。弃千乘而就君,其所望有过于千乘者矣。君必去之勿近,近必乱国。”管仲回答说,人情之最亲的莫过于父母之情,而这个人对于父母之情如此淡漠,父母去世了都忍心不回家奔丧。这样的人对自己的父母这样的态度,那对于齐老板你,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并且,他有好的遗产可以继承,而现在他不要这份遗产,一定是舍“千乘”之遗产来求万乘之遗产,所以建议你一定要远离这些人,如果太亲近而重用了,国家必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一个不爱其子、一个是不爱其身、一个是不爱其父母。爱不爱其身,我们在学古文的时候讲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身体肤发受之于父母。”这些话讲的就是要爱自己,为什么要提倡这样?爱自己才能爱别人;孝父母才可以孝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回到这个历史故事上来,后来齐桓公死的是很惨的。他年老的时候,这三个人就把桓公关在一个小屋子里,用泥石封起来,只留一个透气的洞,死后数月没有人知道。身上爬满了蛆虫,全身恶臭,一代霸主却是这样的惨死。
我们今天讲这个故事,目的是为了大家真正的认识孝、悌。人情莫爱于子,人情莫重于身,人情莫亲于父母。这三点是人性的自然,这是本来就有的。我们讲过,孝悌这个没有道理可讲,是人就要这样做,是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东周列国志》里管仲就讲“人情莫爱于子,人情莫重于身,人情莫亲于父母。”这三点也是人性的自然。违反了背离了人性的自然,背离人性自然的人还有什么不能做出来的呢?用论语中孔子的话来讲,别说是背离人性的自然了,就是“巧言令色”的人,也“鲜矣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个仲永人生的第一个作品,讲的就是孝悌,这个地方的意思很深。换句话来讲,作者这样的安排也是用意很深。我们讲过,孝悌之道是大福报。任何教育、任何宗教,都会把这个孝悌放在第一位。仲永生来的第一个作品是孝悌。我们从因果福报来讲,文由心生,正因为孝悌之心的种子在心田里种得太久了,所以,一下子就表现、示显出来。因果是明了的,这个深意大家一定要读出来。
好了,我们在此不深谈,我们回到原文上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于是仲永的父亲就把他写的这首诗让乡里面的读书人传阅欣赏。“自是”就是自从。这里再讲一点读古文的技巧,自是为什么是从此呢?我们组个联合词,自,自从。自就是从,从就是自。是,我们常讲这是,这就是,是就是这。同样,这就是此,所以“自是”就是从此。我们说这人,可以说此人。这与此,此与这,是同一意思。这样我们就深入了解了“自是”就是从此的意思。所以,我们说读古文,或者说学文科,也是需要理解的,不是死记硬背的。理解了,何必要背呢?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从此以后,这个仲永就一发不可收拾,才能全都显现出来。“立”就是立刻、马上,也许比曹植的七步诗还要快。“就”就是成就,就是完成。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功成名就,“就”即是成。随便指一个物,命一个题,仲永就能马上做诗写文一首。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什么叫文?什么叫理?通俗的讲,文就是文采,字词的准确、美感,也可以说是修辞,是词藻的华美,叫文。当然,这个文,也是纹。是动物比如老虎、斑马身上的纹,很漂亮,很有观赏性。这个纹,光有纹还不行,还要每个纹之间搭配合理,构图一致,这就叫理。比如,老虎的身纹,如果横七竖八的不成章法,那是涂鸦不是理,就不好看了。这个道理大家明白吗?以此延伸,我们也知道树也有文理,我们可以通过树的文理,来鉴别这是什么木材,那是什么木材。红木有红木的文理,檀香木有檀香木的文理,鸡翅木有鸡翅木的文理。这个理就是规律、就是结构、就是整体。文章也是一样的,光有文不能叫好文章。光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谨统一的理,不能叫好文章,那叫哗众取宠,也叫“绣花枕头”。这个“理”不能简单的理解成道理,要深刻的理解成条理。说的远一点,我们一般说别人讲话,是指别人说话有条理,不是说别人有道理。大家都长着一个几公斤的脑袋,道理谁都会讲,但讲的有条理让人信服,这个就不容易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