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论述文言文 教学内容和文言文到底该交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31
一、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能逐渐领会文章的大意。
读课文一般分六遍进行:
  1、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勾画出重要的字词的读音和节奏,何谓重要呢?就是学生不会的,哪怕是“学生”二字,只要是不会的就是重要的,不同的学生重要的内容不同。
2、自己默读一遍。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自读,还有不会的,借助书下面的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音障碍。
 3、抽个别学生读,让一学生读时,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对这个学生的读进行评价,评价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即要指出好的,又要指出学生的不足,这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4、让学生比赛读,老师可与学生商量让学生分组比赛读,将课堂打造在赛场。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5、全体学生齐读一遍。目的让优生带动差生,读通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
  6、学生自由朗读一遍。目的让全体学生锻炼朗读,获得语感,领会课文大意。
二、译
  老师先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我认为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五个字“留、删、调、补、换”, 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 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然后要求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学习翻译,教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学生朗读时觉得明白了课文的意思,在用笔翻译时,才感到有许多地方很不顺手,一些难词,难句的障碍横亘在面前。他们被逼迫着看注释、查资料、动脑筋、小组讨论,问老师。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了,咀嚼知识、消化吸收的能力提高了。诸如文言文的词法、句法老师这时不必肢解,不必讲授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文言文的能力,养成利用注释,翻查资料,质疑请教的学习习惯。
笔译之后,让学生分段分层说说翻译的内容,再让别的学生评价、校正,最后教师给予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