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保持心理健康

如题所述

心理健康是指自我意识良好。其核心就是自知和自爱。自知是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量力而行”。自爱就是爱惜自己、保护自己、重视自己。要能做到:

(1)通过比较来培养自知,但绝不作为衡量的唯一尺度。

(2)扩大生活领域,多接触人和事,积累经验,展现自己的品质与才能。

(3)认真对待自己的功与过。

(4)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随时调整。

(5)保持自我的社会功能良好,对社会适应自如。

(6)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真诚地鼓励和赞美,不阿谀奉承;尊重别人人格,不强加意见于人。

(7)通过劳动实现理想。劳动消除不必要的忧虑,摆脱自我注意,生活丰富而充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1、保持乐观的情绪。
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干些家务也不应视为负担,而是带着情趣去干,比如做饭,不断尝试新花样,享受烹饪的欢娱。在工作上要不断创造,在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感受成功的乐趣。  2、善于排除不良情绪。
遇到不顺心的事,别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烦恼或困惑及时讲出来,使消极情绪得以释放,从而保持愉悦心情总伴你左右。  3、经常帮助别人。
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美德,其作用不仅使被帮助者感受人间真情,解决一时之难,也使助人者感到助人后的快慰。经常帮助别人,就是使自己常处在一种良好心境中。
  4、善待别人,心胸大度。
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态度与人相处,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尤其是被人误解的时候,要亮出高姿态,待对方晓知真相后更会佩服你,这样宽容,关心别人也有利于营造好心境。  5、要有广泛的爱好。
比如收藏、体育、旅游、音乐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其间的乐趣,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广泛交友。在偶遇心境不佳时,这种兴趣活动也能起到化解作用。  6、保持一颗童心。
。如果仍保持一颗童心,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好奇,不论对知识更新,还是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7、培养生活中的幽默感。
除了严肃、正式的场合外,在同事、朋友乃至家人中,说话时适当地采用幽默语言,对活跃气氛、融洽关系都非常有益,在一阵会心的笑声中,大家心情特别好。  8、学会谐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经常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适应社会的规范,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适应力,从而减少因此而带来的困惑和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4

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时要注意真诚的鼓励和赞美而不是阿谀奉承,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善意的指正,尊重别人的人格,不把意见强加于人。

二,保持社会功能良好,所谓的社会功能良好,是指对社会能适应自如。

三,要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劳动促进个体的发展,包括躯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通过劳动实践从而保持和现实的紧密联系,通过劳动实现理想,纠正不切合实际的空想,并且在劳动中增进人们的友谊,劳动可以使人消除不必要的忧虑和摆脱过分的自我注意,使生活内容丰富而充实,劳动的成功与成果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因而对生活充满信心。

四,保持自我意识良好,意识就是对自己对我的认识,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就是要做到自知和自爱,自知是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来了解自己能力的真实水平,对各种行为都要量力而行,自爱就是爱惜自己,保护自己,重视自己,以上就是保持心理健康需要坚持的四大原则。

第3个回答  2020-12-09

忙碌是最好的心理医生,因为人忙起来就不容易胡思乱想了。心理疾病被称为富贵病,其实就是闲人的病!出现了心理问题,能坚持工作,尽量坚持学习和工作,因为在学习工作的时候会比较忙碌,反而有利于心理疾病的治愈。

第4个回答  2019-10-23
不要太纠结,想不好的事放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