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的“以”什么意思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的“以”什么意思

这是《王冕僧寺夜读》(选自《宋学士文集》) 中的句子。译作:“王冕因此离开家,到一座寺庙来居住”。

“以”字在这里是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等.表示投靠寺庙的目的是居住。

拓展资料:

《宋学士文集》简介:

又名文宪集,作者[明]宋濂。本书为四库全书之一,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三千四百五十七种,凡七万九千零七十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六千七百五十二函。本册为文宪集分册,共三十二卷。

作者简介:宋濂(1310年—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等。谥号文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汉族。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博学多识,“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其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作者文学地位:

在中国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

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传记用笔细腻而简炼,较著名所知的作品有《王冕传》、《李疑传》及《秦士录》;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伯温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明初明惠帝的忠臣,学者方孝孺,少时即师从宋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12

【意思】来,靠的意思。表示某种承接某种动作;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来到寺庙里寄住。

【出自】《王冕好学》

【作者】明代:宋濂

【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拓展资料

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19

来,靠的意思。登东皋以舒啸,是一个意思。表示某种承接某种动作。


这是《王冕僧寺夜读》(选自《宋学士文集》) 中的句子。 译作:“王冕因此离开家,到一座寺庙来居住”。“以”字在这里是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等。表示投靠寺庙的目的是居住。

拓展资料:

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6-16
这是《王冕僧寺夜读》(选自《宋学士文集》) 中的句子。 译作:“王冕因此离开家,到一座寺庙来居住”。“以”字在这里是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等。表示投靠寺庙的目的是居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6-16
表目的,用来。
投靠寺庙用来居住。投靠寺庙的目的是寻求一个可以住的地方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