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理想的家庭教育是什么?

如题所述

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根据研究,家庭教育环境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主导因素,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

桔生淮南即为桔,桔生淮北即为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孟母三迁,孩子住在公墓附近和集市旁边,只能学着玩;只有到了学堂附近,才学习礼仪和要求上学。

家庭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正如鸡蛋与温度,没适宜的温度,鸡蛋永远也变不成小鸡。

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三分之一多。

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社会。

家庭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在第一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和刻骨铭心,在家庭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也是最牢的。

好的家庭环境将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感情,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庭一个人除天性之外,他的成长是与他所处的环境和后天的培养分不开的。

其环境的影响最具有造就人和教育人的作用。

人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工作环境中,得到发展和开拓性的教育,使良好的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但对孩子的过分溺爱,爱子不当或爱子无方,加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增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优先的特殊地位,父母们又处处以孩子为中心,视子女为“皇帝”、“公主”。

家庭越来越富裕,孩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同时,父母对孩子缺乏良好的教养态度,任孩子养成专横任性的性格。

这样一来,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健康的成长,在父母姑息纵容下,形成了许多坏习惯,这不但给自己今后带来痛苦和烦恼,而且会使孩子走上邪门歪道,甚至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家庭环境是孩子生活成长的第一乐园。

这乐园是由父母共同创建、共同担负教育子女的第一所学校。

因此,父母也就是子女的第一任领导和老师。

在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及教育中,更重要的是应该注重身教,身教是最具有影响的隐性教育,是心理学中有关“自我意象”的理论。

不管人们认识与否,人都有一副自我心理蓝图,也就是自我肖像,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或什么人,他就会不自觉地按照那种样子、那种人行事。

因为,环境中的那个人影响着他,使他心理中理想人物得以在自身的行动上去实现。

所以,自我意象既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也是一个基础。

每个人的全部个性、行为,乃至环境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父母就是孩子第一个感受到的美好形象。

以此为基础,孩子在对父母的为人和行动上敏感程度,常常激发孩子去想、去做,其影响远远胜出直接对孩子的管教。

家庭中最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教育,是以父母的品质、修养、能力、习惯和作风等,来形成的家庭环境教育,父母就是孩子心目中的“模特儿”和描绘心理蓝图的样本。

因此,良好的家庭是由父母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品质等促成的环境氛围。

孩子在这种环境的氛围中,受到的影响和感染是任何一个显性教育所不及的。

这影响和感染就是一种潜意识的熏陶或无声的教育。

如何创造快乐的家庭气氛,家庭生活愉快,可增进全家人的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但是,欲使家庭生活经常处于和谐、愉快之中,并非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这需要全体家庭成员的一致努力。

保持家庭愉快有十要素:

(一)家庭环境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良好的家风。

首先是平等,平等是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的前提。

父母、子女任何一方的优越感都会对其他家庭成员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隔阂。

其次是理智,只有理智能够克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并冷静地对待和处理问题,这样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

最后是开放,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家庭成员能够坦率地平等地以其他成员可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毫无顾忌地发泄。

家庭主要成员应该性格开朗、心胸宽阔,不计较一得一失,不仅在工作单位心情愉快,回到家里也总是笑口常开,这将对全家人的情绪起到良好的感染作用,有助于实现家庭气氛轻松、愉快、和谐。

相反,如果主要家庭成员成天愁眉紧锁,或常发脾气相互争吵不休,把家人搅得不得安宁,谁也快乐不起来。

(二)家庭气氛要生活上相互关心、体谅,成员之间有事互相商量,而不是相互责怪或挑剔。

那些家长作风霸道的家庭,家中气氛紧张、压抑,很难愉快起来。

再忙也要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沟通。

.要注意倾听。

大部分时候,孩子只需要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来听自己倾诉心声,要听得专心,要耐心。

(三)家庭成员爱好广泛,志趣高雅,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会使家庭气氛活跃,美满幸福。

要培养“共同的话题”。

对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他喜欢的歌星,小说,还有电子游戏......你的孩子爱什么,你就了解什么,这样孩子必然会愿意与你交流。

交流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家庭成员无不良嗜好,更无口出秽言不讲礼貌之人,而是人人讲文明,懂礼貌,勤于清扫家庭环境卫生。

五)是家长的关心,而这种关心不仅包括对孩子学习的关心,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生活和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关心指导越多就越有利于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有了良好的个性,孩子的学习、生活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要指导,帮助他们学会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家庭对他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使他们适应家庭环境,努力去消除不良家庭对他们个性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六)进餐时注意精神卫生,不在餐桌上谈论令人不快的事,更不要在餐桌上教训或考问孩子,使全家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餐。

(七)对子女要求严格,不随意体罚孩子。

父母要以身示教、谆谆教导,绝不溺爱子女,让独生子女在家里欲所欲为,称王称霸,一旦孩子学坏了,家庭便失去了快乐。

(八)家庭劳务要讲究科学,不搞突击,不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而是人人动手,各尽所长,有计划,有分工,全家人通力协作。

(九)星期天生活要尽量过得丰富多彩,走出小家庭,到大自然中去,这会给全体成员都带来快乐。

(十)定期召开家庭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孩子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特别要养成尊老爱幼的好家风。

综上所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以及性格习惯的养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家长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给孩子创设好的家庭环境,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当今的家庭环境中,作为父母迫切需要提倡的:一是勤劳朴素,诚实为人;二是忠厚善良,礼貌待人;三是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四是作风正派,教育后人。

由于社会的安宁,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家庭也发生了建设性的变化,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沉没海底的船,有漂泊不定的舟,也有航行于波涛中的舰。

总之,为人父母者,不光是为子女创造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培养子女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意志,以及教他们如何做人和促其成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2

理想的家庭教育起码应该具备如下要素:

1、父母关系和谐,三观合拍,有统一的育儿观;

2、父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父严母慈;

3、父母有权威,也有民主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

在综艺《亲爱的小课桌》中,两个相处模式截然不同的家庭引起了网友关注。在母亲处于绝对强势地位的家庭中,孩子性格内向,与父亲矛盾频发。而另一家庭中,父母双方关系和谐,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不同角色,孩子性格乐观开朗。

我认为父母关系在家庭教育中占据的比重比较大。原生家庭的不同状态,对一个人的成长以及性格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不容低估。

一个理想的家庭教育首先应该懂得如何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有什么事都能够坦率地、平等地以其他成员可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毫无顾忌地发泄;二是家庭的温暖,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体谅对方,而不是相互责怪、挑剔对方,对于孩子的诉说更是要耐心倾听,比起成绩来说,孩子的生活和心理更加重要,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三是生活要尽量过得丰富多彩,在闲暇时多组织家庭旅行活动,旅行能让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升温,走出小家庭,到大自然中去,这会给全体成员都带来快乐。

父母关系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想的家庭教育主要具备三大要素:首先,要有良好家庭氛围;其次,父母要“言必信,行必果”;再次,“严父慈母”,有可倾听心声的母亲,有不怒自威的父亲。这样,才能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做事乐观果断。

第2个回答  2022-05-02

我们所说的理想的家庭教育不一定是完美,不必好的方面就要100%好,不能有瑕疵;也不必坏的方面就一点也不许有,洁癖要不得。我认为好的家庭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参与

父母共同养育孩子,一起参与孩子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丧偶式、当甩掌柜(扔俩钱就完事)的育儿方式,营造的必定是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对他的人格/心理的健康形成是有许多不利的,甚至形成极端的人格/心理。

2.平等待人

父母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男孩女孩都一样,都给予同等的爱。夫妻间互敬互爱,有事一起商量,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3.经济基础

良好的经济状况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基础,钱可以给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也利于促进夫妻关系和谐。

4.言传身教

你在做,他在看;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发挥榜样的作用。所以,为人父母,你不知道用何种方法引导孩子的时候,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孩子。

最后,良好的家庭教育有赖于父母的引导,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

第3个回答  2022-0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传递速度的增加,教育必定要发生变化。不论教育怎样的变化,但教育的目的之一即“育人”的目标是不会变化的。教育的功能,一是文化传承为社会培养接班人,二是让个体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从大的方面讲,教育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现在越来越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及其重要的。古今中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此做过专门的论述,例如孟母三迁,例如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先生就指出,中国古语中看小孩的三岁到七岁究竟是看什么?其实就是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尤其是在儿童阶段,更多的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礼仪等都是品德的一部分。

我个人认为,理想的家庭教育至少具备如下三点:

一是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里的身是指身体素质,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将来什么也不会成功。也许有人能列举出身残志坚的典型人物,例如张海迪、霍金等,但这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当年为何外国人称我们国人为东亚病夫,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的身体素质发育不如人家。另一面就是心理健康,很难想象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将来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同时心理不健康的孩子自己人生之路也不会顺畅更不会幸福,同时也会给家庭带来伤害。

前些年的药某某、马某某、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投毒等事件发生的背后,我认为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前一段时间,网络报道一些孩子沉迷网络,离不开手机而跳楼的现象,也是心理发展不健康的表现之一。

二是要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每个家庭是不同的,每一个孩子的个体也是不同的,造成孩子成长不同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基因遗传的原因,有地域大文化影响的因素,有家庭小文化的影响,还有与经济状况影响有关等等。也正是孩子有不同的个性特质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假如所有的孩子都是同质的成长发育,这个社会一定是非常畸形的,也是非常可怕的。

以往的学校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而忽视了个体的异质性。其实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大的教育政策方面逐步在进行改变。例如上一轮课改的核心思想是学科模块化学分制等,这就是承认了学生的个性特质是不同的,本轮课改的表像是走班分层教学,其核心是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其目的就是让个体特质得到更大的凸显。

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就要发现孩子的兴趣与特长,让每个孩子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有的孩子具有音乐的特质、有的孩子具有体育的特质、有的孩子具有绘画艺术的特质,有的孩子好动,有的孩子好静。这就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有目的的进行培养,而不是凭着家长的意愿或则社会需求而功利性的去开发孩子的兴趣特长。有些人说孩子的兴趣是培养出来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不完全反对,如果家长培养孩子的兴趣与孩子本身的特质结合起来,这样的特长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三是要对孩子的人生发展做好规划。越来越注意到很多家庭开始对孩子的人生发展做出了规划。科学研究早以表明,人的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的,例如在语言发育期中能及时对小孩进行语言教育,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过了最佳发育时期再进行教育和训练可能就会事倍功半,例如在初中二年级,这个时候是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最佳时期,所以初中这个时候开设平面几何课程,通过几何证明能够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不过目前初中教育有升学的压力,很多学校和老师在教学中,过重注意解题熟练的训练而忽视了逻辑思维的训练。

要想做好孩子的人生发展规划,还是要在孩子兴趣特质的基础之上,用科学的方法结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对孩子的人生做出规划才是科学的,也是有意义的。也有的人说,我的家长也没有对我的人生发展做出什么规划,我今天不也发展的很好吗?我不能否认这个说法,一是也许你的家长对你的教育其实就是符合了你的人生发展的需要,或者说符合了你的兴趣特质;二是有科学规划的培养与“散养”的家庭教育相比,有科学规划的家庭中孩子成功的几率相对较大。

总之,一个人的成长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制约的,但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个观点谁都的承认。

第4个回答  2022-05-02

我认为理想的家庭教育如下

1.是对孩子三观的正确塑造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三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决定着人们的理想信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境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关系着人们的价值判断。

价值观

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人生观

被认为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世界观

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作为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世界观总是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导向作用

此三观的教育缺失,会导致孩子在未来成长的过程中遭遇较之正常孩子更大的阻碍和艰辛,也容易致使孩子走上歪路。

2.是对孩子良好做事风格的培养

拖延症常表现为在知晓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大于拖延的积极后果时,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

这种情况在学校和职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
学生总是到最后期限才开始执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集中到考试前最后一周或半个月才开始课程的学习与复习;


职场中对于工作中任务的拖延,尤其是在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任务时,人们更倾向于拖延。拖延症对于任务完成的质量有严重影响,有时甚至会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团队项目的失败等。

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做事风格,患上了拖延症,那么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会极其缺乏效率,没有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是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所谓的坚强勇敢,所谓的自信自强,所谓的

善良温柔,这些优秀的性格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只有家庭教育到位,我们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质,具有出色性格的人。

4.是对孩子的信任支持

孩子是家长的寄托,家长是孩子的依靠,但如果想让家庭和睦,让孩子能真正幸福,就必须让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和谐友好的关系,父母对孩子不应当是一味指责,过于苛求的态度,而应当对孩子有理性的信任,在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时有充足的家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