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车间绩效考核标准

公司比较小,但车间管理有点乱,每个月公司都亏,老板也不知道原因出哪里了,可能是客户报价低了(最怕报价低了),可能是车间耗用太大,有这方面经验的朋友吗,最好有个样本,不知道要考虑哪些方面,这个表可以做报价用,也可以用做车间绩效考核的依据,谢谢
有哪个财务朋友做了这方面的表吗

一般情况下对车间工人的考核方式有以下三种:

1、目标考核:设置产量或产出、消耗、质量合格率等指标;

2、行为考核:车间制定统一的工艺参数控制标准、设备操作标准、安全规程纪律、现场5S等等;

3、单项考核:比如小改小革,成本节约奖,创新建议奖;提高短板或车间关注的单项目标

不同的企业遇到不同的情况可灵活处理:

1、如果车间员工的薪酬为计件制,那么可以采用“行为考核+单项考核”的模式,并考虑将消耗指标纳入进来。

2、能量化到个人的,指标考核+行为考核+单项激励。

3、不能量化到个人的,车间、班组用目标考核,与薪酬总量挂钩,车间工人采用“行为考核+单项考核”。

另外除了对车间工人考核外,车间管理人员的考核也非常重要,车间管理者,即对效益负责,也对车间的各项管理成效负责。薪酬与整个车间的绩效目标挂钩。

以下是一份完整的绩效考核标准,仅供参考。

生产车间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一、 目的

为了推动公司人员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尽快完善好绩效考核运行机制,使考核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二、适用范围

生产部所有车间员工(试用期后);

三、本考核方案

1、分为5部分:工作表现、工作技能、执行制度、敬业与协作、日常行为;

2、 以扣分考核为基本形式,扣分与绩效考核工资挂钩。每日考核一次,每月汇总评比一次,考核绩效工资(奖金)为200元,考核结果处理按照《记分方案》执行;

四、考核绩效计分方案

(1)工作表现(扣分共30分、奖励共5分)

1、上班迟到、早退扣3分/次;

2 、工作不积极、做事拖拖拉拉扣5分/次(例如车间安排的事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脱岗、离岗超过10分钟,扣3分/次;

4 、上班时间看报纸、杂志、玩手机或干与生产无关的事情扣3分/次;

5 、在工作场所内大声喧哗、起哄、妨碍他人的工作扣3分/次;

6 、不写请假条,无故旷工扣5分/次;

7 、对本岗位的设备及生产情况不按时制作及检查、不保养扣3分/次;

8 、做假记录、提前做记录或之后做记录扣5分/次。

9 、工作认真仔细,及时发现不良品,并得以控制,奖5分/次。

(2)工作技能(扣分共22分、奖励共10分)

1 、不按规定摆放物料扣2分/次;

2 、对本岗位的设备不熟悉扣3分/次;

3 、公司和车间组织的培训考试不合格扣4分/次;

4、 因操作失误造成物料损失扣8分/次;

5、 对本岗位的操作方法不熟悉扣5分/次;

6、 熟练本岗位操作,并能带领新进员工及时掌握相应技能的奖5分/次。

7 、生产现场8S做得好,工装设备保养到位的奖5分/次。

(3)执行制度(扣分共33分、奖励共15分)

1 、不按操作方法操作,违反工艺或自行更改工艺条件扣5分/次;

2 、存在跑、冒、漏检现象扣2分/次;

3、 在生产区内(包括各车间、厕所等)吸烟或未经允许私自带入火种扣5分/ 次;

4、 在上班时发现上班前饮酒扣5分/次;酗酒的扣7分/次;

5、 拒绝参加公司或车间组织的安全、消防、环保等学习及培训扣4分/次;

6、 未经允许私自带外人进入生产车间的扣5分/次;

7 、对生产工艺提出合理建议,并行之有效,奖5分/次

8、 对生产过程中检举某些岗位漏检的奖5分/次。

9 、参加公司或车间组织的相关培训考试优秀(超过90分)的奖5分/次

(4)敬业与合作(共77分)

1 、物料浪费未及时阻止扣4分/次;

2、本岗位作业未完成或者未达到工艺指标的要求就将物料(或半成品)转入下一岗位(未经组长和车间主管同意)扣5分/次;

3 、不服从公司和车间领导指挥扣8分/次(例如不服从工作安排、临时安排等);

4 、本岗位发生事故时该岗位操作员工不参加抢救扣10分/次;

5 、与同事之间打架、斗殴扣10分/次;

6 、破坏、损坏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材料及产品扣20分/次

7 、泄露公司机密、经营机密扣10分/次;

8 、无中生有、弄虚作假、搬弄是非、拉帮接派,造成同事之间不团结扣10分/次。

(5)日常行为(共38分)

1 、上班衣着不整,不穿工作服扣3分/次;(没有发服装的除外)

2 、故意毁坏灭火器、消防栓和消防水带扣4分/次;

3 、未经主管领导同意就私自外出扣3分/次;

4、 撕毁文件、档案材料及公告文件扣5分/次;

5 、对同事及家属实施诽谤、恐吓、威胁、侮辱扣10分/次;

6、 损公肥私、盗窃公司财物扣10分/次。

7、 本岗位卫生不干净扣3分/次。

五、绩效工资(奖金)处理办法:

1 、员工请假(事假)超过1天,次数超过1次/月的无绩效工资(奖金)。

2、 扣分在10分以内者为合格;10分以上按百分比扣发绩效考核工资(200元就是200分;扣1分就是扣1元钱);

3、 按200分数计算扣分在80分以上的进行淘汰(无绩效工资)。

4、每天的绩效考核表、由部门主管统计后,每日上交副总核实,弄虚作假、不交或涂改扣主管全分,无绩效工资。

5、 员工绩效考核奖励得分的就是嘉奖(1分就是1元钱)。

扩展资料:

绩效考核六大要点

一,考核标准

在非量化的指标中,数量和时间一般不作为单独的考核标准。所谓非量化指的是追求工作质量,而非数量。比如一个打字员,其工作标准为每分钟60个字、错误率在1%,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就很可能把打字速度提高到每分钟120个字,但是错误率到了5%,像这样的打字只追求速度,就忽视了更重要的质量了。很多人在做绩效考核时常用“某某项目在某月底完成”,其实这是错误的绩效考核表填写方法。这会导致员工只求完成工作的速度,而容易忽视完成工作的效果,如准确率、返工率等都是很好的衡量标准。

二,可控性

很多质量检测、监控部门会在绩效考核表中写到保证质量合格率在多少以上,其实这也是错误写法,因为你所监管的部门的质量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你只能做到检验产品合格率的准确度达到误差在多少范围内。要记住,质量不是能控制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检测只是为生产提供督导、参考的。

三,不能做量化考核的标准

员工填写绩效考核表时,常常会发现“完善制度”、“及时传达”这样的字眼。带有这些字眼的考核标准都是很难量化的。什么程度下才算是完善?什么情况下才算是及时?对于一个办公室主任的考核,应这样写:普通文档8小时内送到,加急文档3小时内送到。这样量化了后才能很好评判办公室主任工作到底是不是及时。

四,三个定量原则

考核内容是定下来了,但标准应该怎样确定呢?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上级期望、历史数据、同行数据。上级期望是指,上级期望你百分之百完成,你就要百分之百完成。历史数据是指,一般情况下,当月所做的标准不能低于上月,至少要和上月齐平。同行数据就是根据同行的标准,来制定自己的标准。

五,逆推法

任何的考核标准的制定都可以根据数量、质量、成本、时间期限、客户(上级)的评价五个部分组成。例如你要制定一份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从数量上来说,可以是一份,也可以规定多少字,也可以规定有多少分册等;质量上,可以是某某办公会议通过,或是上级签字,或是上级修改几次;成本上,可以说控制在多少钱以内;时间上,可以说是在年前,月底前;从客户(上级)的评价来说,可以是员工对方案的认同率达到多高,上级对方案的满意度怎么样等。最后从中挑选一些重要的考核指标,像时间和成本这些相对较轻的指标也可以不必要写上去。

六,上级一定要和员工达成一致

我们强调,上级在与下级沟通填写绩效考核表时一定要与员工达成一致。首先要概述认为完成的目的和期望,然后鼓励员工参与并提出建议。上级要试着倾听员工的意见,鼓励他们说出他们的顾虑,对于员工的抱怨进行正面引导,从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对方的感受。

对每项工作目标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上级要鼓励员工参与,以争取他的承诺,并对每一项目标设定考核的标准和期限,就行动计划和所需的支持和资源达成共识。上级要帮助员工克服主观上的障碍,讨论完成任务的计划,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总结这次讨论的结果和跟进日期。上级要确保员工充分理解要完成的任务,在完成任务中不断跟进和检查进度。

参考资料:

绩效考核标准——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7

可以参考以下考核标准:

生产车间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以扣分考核为基本形式,扣分与绩效考核工资挂钩。每日考核一次,每月汇总评比一次,考核绩效工资(奖金)为200元,考核结果处理按照《记分方案》执行;

考核绩效计分方案:

4.1  工作表现(扣分共30分、奖励共5分)

4.1.1 上班迟到、早退扣3分/次;

4.1.2 工作不积极、做事拖拖拉拉扣5分/次(例如车间安排的事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1.3 脱岗、离岗超过10分钟,扣3分/次;

4.1.4 上班时间看报纸、杂志、玩手机或干与生产无关的事情扣3分/次;

4.1.5 在工作场所内大声喧哗、起哄、妨碍他人的工作扣3分/次;

4.1.6 不写请假条,无故旷工扣5分/次;

4.1.7 对本岗位的设备及生产情况不按时制作及检查、不保养扣3分/次;

4.1.8 做假记录、提前做记录或之后做记录扣5分/次。

4.1.9 工作认真仔细,及时发现不良品,并得以控制,奖5分/次。

4.2  工作技能(扣分共22分、奖励共10分)

4.2.1 不按规定摆放物料扣2分/次;

4.2.2 对本岗位的设备不熟悉扣3分/次;

4.2.3 公司和车间组织的培训考试不合格扣4分/次;

4.2.4 因操作失误造成物料损失扣8分/次;

4.2.5 对本岗位的操作方法不熟悉扣5分/次;

4.2.6 熟练本岗位操作,并能带领新进员工及时掌握相应技能的奖5分/次。

4.2.7 生产现场8S做得好,工装设备保养到位的奖5分/次。

4.3  执行制度(扣分共33分、奖励共15分)

4.3.1 不按操作方法操作,违反工艺或自行更改工艺条件扣5分/次;

4.3.2 存在跑、冒、漏检现象扣2分/次;

4.3.3  在生产区内(包括各车间、厕所等)吸烟或未经允许私自带入火种扣5分/ 次;

4.3.4  在上班时发现上班前饮酒扣5分/次;酗酒的扣7分/次;

4.3.5  拒绝参加公司或车间组织的安全、消防、环保等学习及培训扣4分/次;

4.3.6  未经允许私自带外人进入生产车间的扣5分/次;

4.3.7  对生产工艺提出合理建议,并行之有效,奖5分/次

4.3.8  对生产过程中检举某些岗位漏检的奖5分/次。

4.3.9  参加公司或车间组织的相关培训考试优秀(超过90分)的奖5分/次

4.4  敬业与合作(共77分)

4.4.1 物料浪费未及时阻止扣4分/次;

4.4.2本岗位作业未完成或者未达到工艺指标的要求就将物料(或半成品)转入下一岗位(未经组长和车间主管同意)扣5分/次;

4.4.3    不服从公司和车间领导指挥扣8分/次(例如不服从工作安排、临时安排等);

4.4.4 本岗位发生事故时该岗位操作员工不参加抢救扣10分/次;

4.4.5 与同事之间打架、斗殴扣10分/次;

4.4.6 破坏、损坏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材料及产品扣20分/次

4.4.7 泄露公司机密、经营机密扣10分/次;

4.4.8 无中生有、弄虚作假、搬弄是非、拉帮接派,造成同事之间不团结扣10分/次。

4.5  日常行为(共38分)

4.5.1 上班衣着不整,不穿工作服扣3分/次;(没有发服装的除外)

4.5.2 故意毁坏灭火器、消防栓和消防水带扣4分/次;

4.5.3 未经主管领导同意就私自外出扣3分/次;

4.5.4 撕毁文件、档案材料及公告文件扣5分/次;

4.5.5 对同事及家属实施诽谤、恐吓、威胁、侮辱扣10分/次;

4.5.6 损公肥私、盗窃公司财物扣10分/次。

4.5.7 本岗位卫生不干净扣3分/次。

绩效工资(奖金)处理办法:

5.1 员工请假(事假)超过1天,次数超过1次/月的无绩效工资(奖金)。

5.2 扣分在10分以内者为合格;10分以上按百分比扣发绩效考核工资(200元就是200分;扣1分就是扣1元钱);

5.3 按200分数计算扣分在80分以上的进行淘汰(无绩效工资)。

5.4 每天的绩效考核表、由部门主管统计后,每日上交副总核实,弄虚作假、不交或涂改扣主管全分,无绩效工资。

5.5 员工绩效考核奖励得分的就是嘉奖(1分就是1元钱)。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绩效评价,而绩效评价是通过考核绩效指标来体现的。绩效考核指标就是将品德、工作绩效、能力和态度用科学方式结合组织特性划分项目与标准,用以绩效评价与业绩改善。

拓展资料:

指标条件:

一、绩效指标、应分出评价层次,抓住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KPI)每位员工都可能会承担很多的工作目标与任务,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如果我们对员工所有的方面都来进行评价考核,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与关键,势必造成员工把握不住工作的重点与关键,从而也就无法实现将自己工作行为导向战略。

二、要能反映整个价值链的运营情况,而不仅仅反映单个节点(或部门)的运营情况。绩效考核一定要从企业整个运营的角度去考虑,一定要从整个企业运营的角度去评价一位员工或某个部门的作用。

三、应重视对价值链业务流程的动态评价,而不仅仅是对静态经营结果的考核衡量。

四、要能反映价值链各节点(部门)之间的关系,注重相互间的利益相关性。

五、定性衡量和定量衡量相结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

六、对某个特定绩效指标的维持与改进不应以牺牲其他任何指标标准为代价,否则,任何绩效都是无法接受的。

七、重视对学习创新、企业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潜力的评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产部岗位绩效考核与实施细则百度百科-绩效考核指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04

一般情况下对车间工人的考核方式有以下三种:

1、目标考核:设置产量或产出、消耗、质量合格率等指标;

2、行为考核:车间制定统一的工艺参数控制标准、设备操作标准、安全规程纪律、现场5S等等;

3、单项考核:比如小改小革,成本节约奖,创新建议奖;提高短板或车间关注的单项目标

不同的企业遇到不同的情况可灵活处理:

1、如果车间员工的薪酬为计件制,那么可以采用“行为考核+单项考核”的模式,并考虑将消耗指标纳入进来。

2、能量化到个人的,指标考核+行为考核+单项激励。

3、不能量化到个人的,车间、班组用目标考核,与薪酬总量挂钩,车间工人采用“行为考核+单项考核”。

另外除了对车间工人考核外,车间管理人员的考核也非常重要,车间管理者,即对效益负责,也对车间的各项管理成效负责。薪酬与整个车间的绩效目标挂钩。

以下是一份完整的绩效考核标准,仅供参考。

生产车间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一、 目的

为了推动公司人员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尽快完善好绩效考核运行机制,使考核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二、适用范围

生产部所有车间员工(试用期后);

三、本考核方案

1、分为5部分:工作表现、工作技能、执行制度、敬业与协作、日常行为;

2、 以扣分考核为基本形式,扣分与绩效考核工资挂钩。每日考核一次,每月汇总评比一次,考核绩效工资(奖金)为200元,考核结果处理按照《记分方案》执行;

四、考核绩效计分方案

(1)工作表现(扣分共30分、奖励共5分)

1、上班迟到、早退扣3分/次;

2 、工作不积极、做事拖拖拉拉扣5分/次(例如车间安排的事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脱岗、离岗超过10分钟,扣3分/次;

4 、上班时间看报纸、杂志、玩手机或干与生产无关的事情扣3分/次;

5 、在工作场所内大声喧哗、起哄、妨碍他人的工作扣3分/次;

6 、不写请假条,无故旷工扣5分/次;

7 、对本岗位的设备及生产情况不按时制作及检查、不保养扣3分/次;

8 、做假记录、提前做记录或之后做记录扣5分/次。

9 、工作认真仔细,及时发现不良品,并得以控制,奖5分/次。

(2)工作技能(扣分共22分、奖励共10分)

1 、不按规定摆放物料扣2分/次;

2 、对本岗位的设备不熟悉扣3分/次;

3 、公司和车间组织的培训考试不合格扣4分/次;

4、 因操作失误造成物料损失扣8分/次;

5、 对本岗位的操作方法不熟悉扣5分/次;

6、 熟练本岗位操作,并能带领新进员工及时掌握相应技能的奖5分/次。

7 、生产现场8S做得好,工装设备保养到位的奖5分/次。

(3)执行制度(扣分共33分、奖励共15分)

1 、不按操作方法操作,违反工艺或自行更改工艺条件扣5分/次;

2 、存在跑、冒、漏检现象扣2分/次;

3、 在生产区内(包括各车间、厕所等)吸烟或未经允许私自带入火种扣5分/ 次;

4、 在上班时发现上班前饮酒扣5分/次;酗酒的扣7分/次;

5、 拒绝参加公司或车间组织的安全、消防、环保等学习及培训扣4分/次;

6、 未经允许私自带外人进入生产车间的扣5分/次;

7 、对生产工艺提出合理建议,并行之有效,奖5分/次

8、 对生产过程中检举某些岗位漏检的奖5分/次。

9 、参加公司或车间组织的相关培训考试优秀(超过90分)的奖5分/次

(4)敬业与合作(共77分)

1 、物料浪费未及时阻止扣4分/次;

2、本岗位作业未完成或者未达到工艺指标的要求就将物料(或半成品)转入下一岗位(未经组长和车间主管同意)扣5分/次;

3 、不服从公司和车间领导指挥扣8分/次(例如不服从工作安排、临时安排等);

4 、本岗位发生事故时该岗位操作员工不参加抢救扣10分/次;

5 、与同事之间打架、斗殴扣10分/次;

6 、破坏、损坏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材料及产品扣20分/次

7 、泄露公司机密、经营机密扣10分/次;

8 、无中生有、弄虚作假、搬弄是非、拉帮接派,造成同事之间不团结扣10分/次。

(5)日常行为(共38分)

1 、上班衣着不整,不穿工作服扣3分/次;(没有发服装的除外)

2 、故意毁坏灭火器、消防栓和消防水带扣4分/次;

3 、未经主管领导同意就私自外出扣3分/次;

4、 撕毁文件、档案材料及公告文件扣5分/次;

5 、对同事及家属实施诽谤、恐吓、威胁、侮辱扣10分/次;

6、 损公肥私、盗窃公司财物扣10分/次。

7、 本岗位卫生不干净扣3分/次。

五、绩效工资(奖金)处理办法:

1 、员工请假(事假)超过1天,次数超过1次/月的无绩效工资(奖金)。

2、 扣分在10分以内者为合格;10分以上按百分比扣发绩效考核工资(200元就是200分;扣1分就是扣1元钱);

3、 按200分数计算扣分在80分以上的进行淘汰(无绩效工资)。

4、每天的绩效考核表、由部门主管统计后,每日上交副总核实,弄虚作假、不交或涂改扣主管全分,无绩效工资。

5、 员工绩效考核奖励得分的就是嘉奖(1分就是1元钱)。

扩展资料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组织绩效实现应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是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保证组织是有绩效的。如果组织的绩效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被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及每一个人的时候,只要每一个人达成了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就实现了。

绩效考核包括两大部分:

1、业绩考核

2、行为考核

很多企业都出现一种情况,即过分强调了业绩,而忽略了对行为的培养。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业绩做得越好的员工,越不遵守纪律,越不尊重游戏规则,这种员工在企业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将成为企业的阻碍。一旦被提拔成管理人员,影响就更大了。

参考资料:

绩效-百度百科

绩效考评标准-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9-07

1.一般情况下对车间工人的考核方式有以下三种:
(1)目标考核:设置产量或产出、消耗、质量合格率等指标

(2)行为考核:车间制定统一的工艺参数控制标准、设备操作标准、安全规程纪律、现场5S等等;每项根据重要程度和价值大小,进行赋分或赋予经济奖惩额度标准。公司、车间、班组根据要求对各工段、班组进行巡检,现场考核,考核落实到人。

(3)单项考核:比如小改小革,成本节约奖,创新建议奖;提高短板或车间关注的单项目标
2.不同的企业遇到不同的情况可灵活处理:

(1)如果车间员工的薪酬为计件制,那么可以采用“行为考核+单项考核”的模式,并考虑将消耗指标纳入进来。

(2)能量化到个人的,指标考核+行为考核+单项激励。

(3)不能量化到个人的,车间、班组用目标考核,与薪酬总量挂钩,车间工人采用“行为考核+单项考核”。
3.另外除了对车间工人考核外,车间管理人员的考核也非常重要,车间管理者,即对效益负责,也对车间的各项管理成效负责。薪酬与整个车间的绩效目标挂钩。

扩展资料: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

组织绩效实现应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是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保证组织是有绩效的。如果组织的绩效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被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及每一个人的时候,只要每一个人达成了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就实现了。

绩效是组织中个人(群体)特定时间内的可描述的工作行为和可衡量的工作结果,以及组织结合个人(群体)在过去工作中的素质和能力,指导其改进完善,从而预计该人(群体)在未来特定时间内所能取得的工作成效的总和。

绩效是指组织、团队或个人,在一定的资源、条件和环境下,完成任务的出色程度,是对目标实现程度及达成效率的衡量与反馈。

绩效管理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中最难做到的,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复杂。绩效管理的对象是人,人和机器最大的区别是,人有思想、有情绪,会产生业绩的波动。所以,对人的投资有两大特征,第一风险大,第二收益高。

正因为绩效管理的对象特征,在2006年世界经济学会的评估,绩效管理被列为最难的管理难题。

绩效考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通常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

1、按评价的手段分,可把评价标准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

(1)定量标准,就是用数量作为标度的标准,如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一般用分数作为标度。

(2)定性标准,就是用评语或字符作为标度的标准,如对员工性格的描述。

2、按评价的尺度分,可将评价标准分为类别标准、等级标准、等距标准、比值标准和隶属度标准。

(1)类别标准,是用类别尺度作为标度的标准,它实质上同定性标准中的数字符号为标度的标准相同。

(2)等级标准,是用等级尺度作为标度的标准。

(3)等距标准,是用等距尺度作为标度的标准。与等级标准不同的是,用等距标准测得的分数可以相加,而等级标准测得的分数不能相加。

(4)比值标准,是用比值作为标度的标准。这类标准所指的对象通常是工作的数量与质量、出勤率等。

(5)隶属度标准,是用模糊数学中隶属系数作为标度的标准。这类标准基本上适用于所有评价内容,能回答经典标度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被广泛使用。

3、按标准的形态分类,可分为静态标准与动态标准。

(1)静态标准,主要包括分段式标准、评语式标准、量表式标准、对比式标准和隶属度标准等五种形式。

    分段式标准,是将每个要素(评价因子)分为若干个等级,然后将指派给各个要素的分数赋予权重,划分为相应的等级,再将每个等级的分值分成若干个小档(幅度)。

    评语式标准,是运用文字描述每个要素的不同等级。这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

    量表式标准,是利用刻度量表的形式,直观地划分等级,在评价了每个要素之后,就可以在量表上形成一条曲线。

    对比式标准,就是将各个要素的最好的一端与最差的一端作为两级,中间分为若干个等级。

    隶属度标准,就是以隶属函数为标度的标准,它一般通过相当于某一等级的"多大程度"来评定。

(2)动态标准,主要有:行为特征标准、目标管理标准、情景评价和工作模拟标准。

    行为特征标准,就是通过观察分析,选择一例关键行为作为评价的标准。

    目标管理标准,是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评价标准,目标管理是一种以绩效为目标、以开发能力为重点的评价方法,目标管理评价准则是把它们具体化和规范化。

    情景评价标准,是对领导人员进行评价的标准。它是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来设计问卷调查表,由下级对上级进行评价,然后按一定的标准转化为分数。

    工作模拟标准,是通过操作表演、文字处理和角色扮演等工作模拟,将测试行为同标准行为进行比较,从中作出评定。

4、按标准的属性分类,分为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和客观标准。

(1)绝对标准,就是建立员工工作的行为特质标准,然后将达到该项标准列入评估范围内,而不在员工相互间作比较。绝对标准的评估重点,在于以固定标准衡量员工,而不是与其他员工的表现作比较。

(2)相对标准,就是将员工间的绩效表现相互比较,也就是以相互比较来评定个人工作的好坏,将被评估者按某种向度作顺序排名,或将被评估者归入先前决定的等级内,再加以排名。

(3)客观标准,就是评估者在判断员工所具有的特质,以及其执行工作的绩效时,对每项特质或绩效表现,在评定量表上每一点的相对基准上予以定位,以帮助评估者作评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18

以下是一份完整的绩效考核标准,仅供参考。

生产车间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一、 目的

为了推动公司人员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尽快完善好绩效考核运行机制,使考核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二、适用范围

生产部所有车间员工(试用期后);

三、本考核方案

1、分为5部分:工作表现、工作技能、执行制度、敬业与协作、日常行为;

2、 以扣分考核为基本形式,扣分与绩效考核工资挂钩。每日考核一次,每月汇总评比一次,考核绩效工资(奖金)为200元,考核结果处理按照《记分方案》执行;

四、考核绩效计分方案

(1)工作表现(扣分共30分、奖励共5分)

1、上班迟到、早退扣3分/次;

2 、工作不积极、做事拖拖拉拉扣5分/次(例如车间安排的事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脱岗、离岗超过10分钟,扣3分/次;

4 、上班时间看报纸、杂志、玩手机或干与生产无关的事情扣3分/次;

5 、在工作场所内大声喧哗、起哄、妨碍他人的工作扣3分/次;

6 、不写请假条,无故旷工扣5分/次;

7 、对本岗位的设备及生产情况不按时制作及检查、不保养扣3分/次;

8 、做假记录、提前做记录或之后做记录扣5分/次。

9 、工作认真仔细,及时发现不良品,并得以控制,奖5分/次。

(2)工作技能(扣分共22分、奖励共10分)

1 、不按规定摆放物料扣2分/次;

2 、对本岗位的设备不熟悉扣3分/次;

3 、公司和车间组织的培训考试不合格扣4分/次;

4、 因操作失误造成物料损失扣8分/次;

5、 对本岗位的操作方法不熟悉扣5分/次;

6、 熟练本岗位操作,并能带领新进员工及时掌握相应技能的奖5分/次。

7 、生产现场8S做得好,工装设备保养到位的奖5分/次。

(3)执行制度(扣分共33分、奖励共15分)

1 、不按操作方法操作,违反工艺或自行更改工艺条件扣5分/次;

2 、存在跑、冒、漏检现象扣2分/次;

3、 在生产区内(包括各车间、厕所等)吸烟或未经允许私自带入火种扣5分/ 次;

4、 在上班时发现上班前饮酒扣5分/次;酗酒的扣7分/次;

5、 拒绝参加公司或车间组织的安全、消防、环保等学习及培训扣4分/次;

6、 未经允许私自带外人进入生产车间的扣5分/次;

7 、对生产工艺提出合理建议,并行之有效,奖5分/次

8、 对生产过程中检举某些岗位漏检的奖5分/次。

9 、参加公司或车间组织的相关培训考试优秀(超过90分)的奖5分/次

(4)敬业与合作(共77分)

1 、物料浪费未及时阻止扣4分/次;

2、本岗位作业未完成或者未达到工艺指标的要求就将物料(或半成品)转入下一岗位(未经组长和车间主管同意)扣5分/次;

3 、不服从公司和车间领导指挥扣8分/次(例如不服从工作安排、临时安排等);

4 、本岗位发生事故时该岗位操作员工不参加抢救扣10分/次;

5 、与同事之间打架、斗殴扣10分/次;

6 、破坏、损坏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材料及产品扣20分/次

7 、泄露公司机密、经营机密扣10分/次;

8 、无中生有、弄虚作假、搬弄是非、拉帮接派,造成同事之间不团结扣10分/次。

(5)日常行为(共38分)

1 、上班衣着不整,不穿工作服扣3分/次;(没有发服装的除外)

2 、故意毁坏灭火器、消防栓和消防水带扣4分/次;

3 、未经主管领导同意就私自外出扣3分/次;

4、 撕毁文件、档案材料及公告文件扣5分/次;

5 、对同事及家属实施诽谤、恐吓、威胁、侮辱扣10分/次;

6、 损公肥私、盗窃公司财物扣10分/次。

7、 本岗位卫生不干净扣3分/次。

五、绩效工资(奖金)处理办法:

1 、员工请假(事假)超过1天,次数超过1次/月的无绩效工资(奖金)。

2、 扣分在10分以内者为合格;10分以上按百分比扣发绩效考核工资(200元就是200分;扣1分就是扣1元钱);

3、 按200分数计算扣分在80分以上的进行淘汰(无绩效工资)。

4、每天的绩效考核表、由部门主管统计后,每日上交副总核实,弄虚作假、不交或涂改扣主管全分,无绩效工资。

5、 员工绩效考核奖励得分的就是嘉奖(1分就是1元钱)。

六、相关表单

1、 部门员工每日绩效考核登记表

扩展资料:

1、公平原则 公平是确立和推行人员考绩制度的前提。不公平,就不可能发挥考绩应有的作用。

2、严格原则

考绩不严格,就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考绩不严,不仅不能全面地反映工作人员的真实情况,而且还会产生消极的后果。考绩的严格性包括: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要有严肃认真的考核态度;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与科学而严格的程序及方法等。

3、单头考评的原则

对各级职工的考评,都必须由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进行。直接上级相对来说最了解被考评者的实际工作表现(成绩、能力、适应性),也最有可能反映真实情况。间接上级(即上级的上级)对直接上级作出的考评评语,不应当擅自修改。这并不排除间接上级对考评结果的调整修正作用。单头考评明确了考评责任所在,并且使考评系统与组织指挥系统取得一致,更有利于加强经营组织的指挥机能。

4、结果公开原则

考绩的结论应对本人公开,这是保证考绩民主的重要手段。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从而使考核成绩好的人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先进;也可以使考核成绩不好的人心悦诚服,奋起上进。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防止考绩中可能出现的偏见以及种种误差,以保证考核的公平与合理。

5、结合奖惩原则

依据考绩的结果,应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不仅与精神激励相联系。而且还必须通过工资、奖金等方式同物质利益相联系,这样,才能达到考绩的真正目的。

6、客观考评的原则

人事考评应当根据明确规定的考评标准,针对客观考评资料进行评价,尽量避免渗入主观性和感情色彩。

7、反馈的原则

考评的结果(评语)一定要反馈给被考评者本人,否则就起不到考评的教育作用。在反馈考评结果的同时,应当向被考评者就评语进行说明解释,肯定成绩和进步,说明不足之处,提供今后努力的参考意见等等。

8、差别的原则

考核的等级之间应当有鲜明的差别界限,针对不同的考评评语在工资、晋升、使用等方面应体现明显差别,使考评带有刺激性,鼓励职工的上进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绩效考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