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的民风民俗

如题所述

莆田人的春节,热闹、喜气、古朴,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古老的风俗习惯。元宵节声势浩大、通宵达旦地巡游,游灯、车鼓、十音八乐;古老的跳棕桥仪式,小伙子们赤脚抬着棕轿,围着火堆穿梭跳舞,还要从火堆上踩过去;以及沿袭至今的正月初四“做大岁”、贴“白额春联”等传统习俗。在莆田过春节,不仅可以领略到新奇和喜庆,更能感受到历史悠久的莆仙文化。“大年三十过一个年,正月初四再过一个年,莆田这种五天内过两个大年的习俗在福建省独一无二。”除了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之外,莆田初四这天也要过大年,这一天的“年”在莆田称为“做大岁”,其热闹程度和规模与年三十的“做岁”一样。在初四这一天,坚守传统的莆田人都要吃长寿面和“红团”,在初五早上这一天,莆田的各家各户也会像大年初一一样开始燃放鞭炮,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 莆田境内也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就是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以示心有余哀。从此以后,莆田地区在春节时,便流行贴上白额春联的风俗。春节民俗当中蕴含着莆田人独特的情感记忆。 红团上桌蟹虾围炉
   在莆田过年,围炉是最有年味的。莆仙民间,尤其是在农村,各家各户在年三十以前都要准备好油炸豆腐、油炸地瓜、薄糕、红柑,杀鸡鸭、杀猪羊,还有必不可少的“红团”。“红团”用糯米粉做原料,里面包着绿豆或者熟糯米,味道甜而不腻。对于莆田人来说,“红团”意味深长,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圆圆的形状寓意着家庭团圆,另外“红团”的甜也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的。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开始辞年了,乡村中响起爆竹声,孩子们在欢呼声中辞旧迎新。紧接着,除夕夜围炉开始,莆仙各家各户的厅堂灯火通明,全家男女老少同桌同饮,大家欢聚一堂,同享天伦之乐。在莆仙的一些乡村中,比较讲究古例的,要把木炭烧红放在烘炉里,放在餐桌下面,表示全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
    莆仙民间围炉时,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要十脚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虾(莆田方言谐音读“he”,寓指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甜丸子(寓指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的),这四道菜是常见菜,只要经济允许,一般莆田人家里围炉时都见得到。在莆田农村和一些城郊结合部的莆田人,春节时还要在厨房里的水缸内养几条活鲫鱼,表示年年有余。莆仙人很是看重亲情的,平日大家在外奔忙,但到过年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围炉正是亲人欢聚一堂的时候。因此,为表示对亲人的思念,在围炉时,如果有人确实无法赶回家,那也要在餐桌上给他放上一副碗筷。
  元宵游灯点“烛山”
  莆仙元宵节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每年正月十五晚上,莆仙地区从城区街巷到农家小院,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燃放爆竹焰火,敲锣打鼓,表演歌舞、踩高跷、游龙灯,各社、坛、宫、庙都举行迎神赛会活动,出游队伍成千上万人,浩浩荡荡,人们举五色旗、装童子、跑十警、扮故事、打亻车鼓、奏十音八乐,鸣炮放铳,热闹非凡。各乡镇村落都有露天的莆仙戏,还有游灯、舞龙、戏狮等,几乎通宵达旦。
    大游灯。每逢正月十五晚,莆仙地区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许多村镇还举行彩灯游行,俗称“大游灯”。游灯中各类彩灯争奇斗艳,有龙灯、凤灯,有荷花灯、麒麟灯、月兔灯、鳌鱼灯,还有玉珠灯、琉璃灯等,灯上绘有人物、故事、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山水楼阁等图案。仙游枫亭镇大游灯最为壮观。游灯中,有走马灯、猜谜灯、塔灯、六角灯、蜈蚣灯、彩蓝灯、菜头灯等。莆田华亭霞皋村的每年元宵晚上,各家各户都要把灯笼安装在长约3厘米、宽6厘米左右的条木板上,组织一次有三四千人参加的大游灯。从霞皋村游到城里广化寺前。
   妈祖元宵。在莆仙沿海岛屿上,特别是湄洲岛上,有举行妈祖元宵的风俗。妈祖元宵节的正日是正月初十,岛内外除祖庙外,其他数十个妈祖宫,从正月初八起至十八,都先后举行分元宵节,即将各宫的妈祖移驾到庙内,庙里奏十音八乐,并邀请道士做醮。而后再按各宫活动范围,把妈祖再移驾回宫。在妈祖庙(宫)内元宵晚还有点“烛山”的俗例。烛山是在木架上装有数以千计的烛钉,由善男善女从家中带来一对对的花烛燃在木架上,远远看去好似一座座烛山,百姓要待花烛烧到只剩五六厘米时,才将其熄灭,把烛蒂带回家继续点上,表示祥瑞平安。市区内文峰宫(妈祖宫)里,元宵节宫内也点烛山。每年元宵晚上,许多市民争看文峰宫点烛山,人山人海,场面相当壮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5

在明代有个叫陈米牙的,是专门经营米业的商人。同是生意人,陈米牙的经营方式与众人不同。人家卖米是唯利是图、一味赚钱;而他卖米是薄利多销,生意不成仁义在。用现代的语言说是,做生意要讲道德,“有道得财嘛”。

据说,他每次卖给百姓的米不收一分利钱,只用他小指头上的长指甲在已售出的大米中,留下一指甲的米作利钱就可以了。因此,他的名声一下子传了开来,找他做生意的,向他买大米的非常多。他的家每天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别看陈米牙“用指甲装米”,虽然每次只赚一点点利,但向他买大米的人越来越多,老少无欺,在江南民间传为美谈。

莆仙生意人为纪念和伪效他,便在每年春节之前和元宵之后,即农历二月初二日出外做生意的人和十二月十六日在外的生意人赶回家过年的时候,都要举行祭祀陈米牙的仪式,后简称为“做牙”或“祭牙”,并把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定为“头牙”,十二月十六定为“尾牙”。

一些生意人还把“头牙”和做“尾牙”,延伸为每年二月至十二月,每月初二和十六日都要“做牙”的节俗。 

旧时,莆仙民间做“尾牙”,那天大、中商务必务酒席邀请同行和本店伙计们。目的有三:一是联络商友之间的感民用情。二是决定所雇伙计的去留。按俗例,本店伙计吃“尾牙”后,即算结束雇约。

至次年二月初二日,店的伙计若再被店主邀请“做头牙”,则是被继续受雇的信约。三是以“做牙”祀神、祀福,求生意兴旺。所以,每次“做牙”,各商家都非常重视。 

莆仙民间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日,普遍兴“做牙”的风俗。即使没有经营生意的家庭也重视“做牙”,而且随着家庭生活的不断富裕,“做牙”的档次也越来越高。

“做牙”的时候,要在院前(或店前),住在套房则在阳台上,摆上果品、酒菜,如炒米粉、炒面条、甜丸子,鸡、鸭、猪各种肉类、虾类等。但忌有鱼类,因莆田民间有俗谚云“衰如鱼”。也部分家庭爱简单化,到商店购买干品,如苹果、梨、香蕉、茶酒,还有肉包、饼干、等各种糕点作为祭品。并在院前或楼下烧香、烧贡银、银纸等。

“做牙”一般是家庭妇女最为热心。她们祀神的目的,一是期盼生意兴隆,发家致富。二是期望有出外工作、打工的亲人一切顺利;上学读书的能考上大学,并最终能安排上好工作;子女未婚的则婚姻如意;家有猪、羊、鸡、鸭、猫、狗等,也盼其“六畜兴旺”。三是利用“做牙”,邀请亲朋好友和全家人欢聚,打打“牙祭”,聚聚餐,叙叙旧,拉拉家常。四是家家户户的共同心愿就是,祈求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富强、家庭平安、身体健康。

在莆仙山区和沿海一带,民间还有为“婆姐做牙”的风俗。仙游一带称为“安婆妈”。“婆姐”即婴儿的保姆之神。凡家有婴儿的,每月初二、十六日都要为“婆姐做牙”。

黄昏备办干饭一小碗、青菜一小碟,俗称“菜瓯饭”(小花碗盛干饭), 在卧房前祭祀“婆姐”,祈求其照顾婴儿睡眠平稳,饮食正常,无病无灾,快快长大。若婴儿睡眠中脸有微笑,就认为“弄婆姐”,意即“婆姐”在教婴儿微笑。 

农历腊月十六,是一年中最后一次 “做牙”,过了这一天即意味着平安地过了一年,所以一般看作是一种福气,有“尾牙吃欢喜”的说法。这一天,祭祀比平常更为隆重,老板会请伙计吃饭,决定当年的报酬。亲友们聚在一起做明年的打算。

过了“尾牙”,大家就开始置办年货,在外的莆田人也陆续回家,准备过年。 莆田人做“尾牙”特别隆重,因为这一日过后,也宣告时间就快走向另一个年份。 按莆田民俗为“尾牙”节日,较为隆重,有过小年之称。按照传统,“尾牙”这一天,各行业主会备上丰盛的供品,贡银也比往常大了许多,来供奉神明“福德正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05
莆田人的春节,热闹、喜气、古朴,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古老的风俗习惯。元宵节声势浩大、通宵达旦地巡游,游灯、车鼓、十音八乐;古老的跳棕桥仪式,小伙子们赤脚抬着棕轿,围着火堆穿梭跳舞,还要从火堆上踩过去;以及沿袭至今的正月初四“做大岁”、贴“白额春联”等传统习俗。在莆田过春节,不仅可以领略到新奇和喜庆,更能感受到历史悠久的莆仙文化。“大年三十过一个年,正月初四再过一个年,莆田这种五天内过两个大年的习俗在福建省独一无二。”除了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之外,莆田初四这天也要过大年,这一天的“年”在莆田称为“做大岁”,其热闹程度和规模与年三十的“做岁”一样。在初四这一天,坚守传统的莆田人都要吃长寿面和“红团”,在初五早上这一天,莆田的各家各户也会像大年初一一样开始燃放鞭炮,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 莆田境内也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就是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以示心有余哀。从此以后,莆田地区在春节时,便流行贴上白额春联的风俗。春节民俗当中蕴含着莆田人独特的情感记忆。 红团上桌蟹虾围炉
在莆田过年,围炉是最有年味的。莆田民间,尤其是在农村,各家各户在年三十以前都要准备好油炸豆腐、油炸地瓜、薄糕、红柑,杀鸡鸭、杀猪羊,还有必不可少的“红团”。“红团”用糯米粉做原料,里面包着绿豆或者熟糯米,味道甜而不腻。对于莆田人来说,“红团”意味深长,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圆圆的形状寓意着家庭团圆,另外“红团”的甜也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的。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开始辞年了,乡村中响起爆竹声,孩子们在欢呼声中辞旧迎新。紧接着,除夕夜围炉开始,莆仙各家各户的厅堂灯火通明,全家男女老少同桌同饮,大家欢聚一堂,同享天伦之乐。在莆仙的一些乡村中,比较讲究古例的,要把木炭烧红放在烘炉里,放在餐桌下面,表示全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
莆仙民间围炉时,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要十脚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虾(莆田方言谐音读“he”,寓指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甜丸子(寓指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的),这四道菜是常见菜,只要经济允许,一般莆田人家里围炉时都见得到。在莆田农村和一些城郊结合部的莆田人,春节时还要在厨房里的水缸内养几条活鲫鱼,表示年年有余。莆仙人很是看重亲情的,平日大家在外奔忙,但到过年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围炉正是亲人欢聚一堂的时候。因此,为表示对亲人的思念,在围炉时,如果有人确实无法赶回家,那也要在餐桌上给他放上一副碗筷。
元宵游灯点“烛山”
莆仙元宵节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每年正月十五晚上,莆仙地区从城区街巷到农家小院,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燃放爆竹焰火,敲锣打鼓,表演歌舞、踩高跷、游龙灯,各社、坛、宫、庙都举行迎神赛会活动,出游队伍成千上万人,浩浩荡荡,人们举五色旗、装童子、跑十警、扮故事、打亻车鼓、奏十音八乐,鸣炮放铳,热闹非凡。各乡镇村落都有露天的莆仙戏,还有游灯、舞龙、戏狮等,几乎通宵达旦。
大游灯。每逢正月十五晚,莆仙地区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许多村镇还举行彩灯游行,俗称“大游灯”。游灯中各类彩灯争奇斗艳,有龙灯、凤灯,有荷花灯、麒麟灯、月兔灯、鳌鱼灯,还有玉珠灯、琉璃灯等,灯上绘有人物、故事、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山水楼阁等图案。仙游枫亭镇大游灯最为壮观。游灯中,有走马灯、猜谜灯、塔灯、六角灯、蜈蚣灯、彩蓝灯、菜头灯等。莆田华亭霞皋村的每年元宵晚上,各家各户都要把灯笼安装在长约3厘米、宽6厘米左右的条木板上,组织一次有三四千人参加的大游灯。从霞皋村游到城里广化寺前。
 妈祖元宵。在莆仙沿海岛屿上,特别是湄洲岛上,有举行妈祖元宵的风俗。妈祖元宵节的正日是正月初十,岛内外除祖庙外,其他数十个妈祖宫,从正月初八起至十八,都先后举行分元宵节,即将各宫的妈祖移驾到庙内,庙里奏十音八乐,并邀请道士做醮。而后再按各宫活动范围,把妈祖再移驾回宫。在妈祖庙(宫)内元宵晚还有点“烛山”的俗例。烛山是在木架上装有数以千计的烛钉,由善男善女从家中带来一对对的花烛燃在木架上,远远看去好似一座座烛山,百姓要待花烛烧到只剩五六厘米时,才将其熄灭,把烛蒂带回家继续点上,表示祥瑞平安。市区内文峰宫(妈祖宫)里,元宵节宫内也点烛山。每年元宵晚上,许多市民争看文峰宫点烛山,人山人海,场面相当壮观。
第3个回答  2014-02-01
莆田过年,扫巡辞旧迎春
莆田城乡人民在每年腊月年关之前,家家户户都进行一次“扫巡”(扫尘),以卫生清洁的新面貌迎接新春佳节。这是莆田群众的一个传统习俗。

莆田百姓大多数是由中原迁移过来的,岁时习俗有的与中原地区大同小异,有的则是从移居过来后在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年终岁暮,百姓辛辛苦苦完成了一年的劳动生产之后,为喜庆一年来的收获,欢欢喜喜、干干净净过新年,群众于农历12月农闲期间,家家户户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俗称“扫巡”(扫尘)。意即扫掉尘垢再巡查一遍。

莆田话把年前大扫除叫“扫巡”。“扫巡”的时间,各地都没有统一。有的地区群众从“
尾牙”(农历12月16日)后开始,一般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和二十八。也有提前,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群众的吉利数码),俗语说:“千补万补,洗净见先祖”、“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户外,先洗刷干净,再让太阳晒干。然后室内再用竹竿绑着树枝(带叶),作成一把大大的扫把,把每个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这就叫“扫巡”。 有的地区不受限制,腊月初直至年关前进行。群众“扫巡”的日期一般都选择双休日和天气晴朗的日子,以示吉利。“扫巡”的工具农村用芦苇、甘蔗尾巴和稻草捆成一大把像扫把,并贴上一小块红纸,然后缚在竹竿上,用于打扫清理室内外墙壁、屋梁、楼梁、楼板和天花板上附着的灰尘、蜘蛛网等污物。室内打扫清理垃圾和废物;铺地板砖的进行洗擦、厨具、桌椅、眠床等家具、被铺、蚊帐全部进行洗涤。通过清洗、打扫把室内全面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
有的地区群众在“扫巡”之后全家人吃一餐“擦粉”(用线面为主料配些佐料煮成的大杂烩),期望来年阖家平安。
“扫巡”意味着把旧一年里的灰尘秽气打扫出门,以崭新的气象喜迎春节,跨进大吉大利的新一年。这个有益于人身健康,有保持生活环境卫生的风俗习惯,千百年来莆田人民一直保留下来沿袭至今。

历十二月开始准备辞旧迎新,外出亲人,多回家“过年”。十二月十六“做尾牙”,和“头牙”一样隆重。旧时,商家老板结清店员工资,以示雇约终止。二十日以后,各家选个晴日(须双日)大扫除,清理屋内外卫生,打扫后还要巡视其有无干净,俗叫“扫巡”。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官三民四”),各家备办礼品送神朝天,俗叫“送年”(正月初四“迎年”),祭灶公的礼品都是甜的,其中必须有一碟“油煎果 ”(俗叫“送年果 ”),很甜,并把它往灶公嘴上一抹,意在让他吃了甜,心甘嘴短,“上天奏事”时会代人家隐恶扬善。这一习俗,新中国成立后渐废。二十五日,俗叫“二十五日头”,忌吵架,忌出门,不得讨债。乐善好施的人,在涵江城隍庙为穷人施舍钱米,俗叫“放米”。二十八日贴春联。春联多由塾师代笔,写上迎春吉祥句。涵江贴的“白头春联”,相传是清兵入莆时,滥杀百姓,受难家属贴白联志哀 。“过年”时,清政府强迫百姓贴红联歌颂“新朝新政”,有人贴红联时,让原来白联上露出一截,表示反抗。从此,贴“白头春联”就形成习俗。“做岁”吃红团 ,“番薯起”。红团 以糯米或绿豆或地瓜干为馅,以拌食用红的米米祭皮包馅,印成模拟的“红团 ”,上面点红蒸成。
十二月最后一天是除夕,俗叫“三十暝”。除夕凌晨一时左右,家家红烛高烧,香烟袅袅,以丰盛牲礼祭神祀祖,俗叫“辞年”。晚上灯火辉煌,全家男女同桌食酒菜;在外未回家的亲人,也留个座位,表示全家团圆,俗叫“围炉”。盘菜十二碗,全鸡、全鱼;小菜八碟,精致可口,有“好食三十暝”的俗谚。小菜中的咸虫戈,要十个脚的,俗叫“十戈全”,寓十全十美之意。一碟生豆腐,一碟生虫代,传说这是古代莆田苗民生食的遗俗。汉人怕孩子在节日说晦气话,“围炉”时,先把豆腐或虫代 往孩子嘴上一抹,俗叫“过窍”。如有失言,也认为“化外人”(苗民)说的,不碍事(此俗早废)。“围炉”后,长辈给下辈“压岁钱”。小孩放鞭炮、玩焰火;大人谈谈笑笑,通宵不眠,俗叫“守岁”。除夕是穷人还债的最后一天,负债人被债主所迫往往不敢回家过年。城隍庙于“三十暝”演戏,让负债人去看戏避债,债主不敢在城隍爷面前讨债,俗叫“三十暝看炉戏”。新中国成立后,大扫除、贴春联、祭神祀祖,围炉家宴之风仍在,避债之俗不见。
第4个回答  2020-04-24
在明代有个叫陈米牙的,是专门经营米业的商人。同是生意人,陈米牙的经营方式与众人不同。人家卖米是唯利是图、一味赚钱;而他卖米是薄利多销,生意不成仁义在。用现代的语言说是,做生意要讲道德,“有道得财嘛”。
据说,他每次卖给百姓的米不收一分利钱,只用他小指头上的长指甲在已售出的大米中,留下一指甲的米作利钱就可以了。因此,他的名声一下子传了开来,找他做生意的,向他买大米的非常多。他的家每天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别看陈米牙“用指甲装米”,虽然每次只赚一点点利,但向他买大米的人越来越多,老少无欺,在江南民间传为美谈。
莆仙生意人为纪念和伪效他,便在每年春节之前和元宵之后,即农历二月初二日出外做生意的人和十二月十六日在外的生意人赶回家过年的时候,都要举行祭祀陈米牙的仪式,后简称为“做牙”或“祭牙”,并把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定为“头牙”,十二月十六定为“尾牙”。
一些生意人还把“头牙”和做“尾牙”,延伸为每年二月至十二月,每月初二和十六日都要“做牙”的节俗。
旧时,莆仙民间做“尾牙”,那天大、中商务必务酒席邀请同行和本店伙计们。目的有三:一是联络商友之间的感民用情。二是决定所雇伙计的去留。按俗例,本店伙计吃“尾牙”后,即算结束雇约。
至次年二月初二日,店的伙计若再被店主邀请“做头牙”,则是被继续受雇的信约。三是以“做牙”祀神、祀福,求生意兴旺。所以,每次“做牙”,各商家都非常重视。
莆仙民间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日,普遍兴“做牙”的风俗。即使没有经营生意的家庭也重视“做牙”,而且随着家庭生活的不断富裕,“做牙”的档次也越来越高。
“做牙”的时候,要在院前(或店前),住在套房则在阳台上,摆上果品、酒菜,如炒米粉、炒面条、甜丸子,鸡、鸭、猪各种肉类、虾类等。但忌有鱼类,因莆田民间有俗谚云“衰如鱼”。也部分家庭爱简单化,到商店购买干品,如苹果、梨、香蕉、茶酒,还有肉包、饼干、等各种糕点作为祭品。并在院前或楼下烧香、烧贡银、银纸等。
“做牙”一般是家庭妇女最为热心。她们祀神的目的,一是期盼生意兴隆,发家致富。二是期望有出外工作、打工的亲人一切顺利;上学读书的能考上大学,并最终能安排上好工作;子女未婚的则婚姻如意;家有猪、羊、鸡、鸭、猫、狗等,也盼其“六畜兴旺”。三是利用“做牙”,邀请亲朋好友和全家人欢聚,打打“牙祭”,聚聚餐,叙叙旧,拉拉家常。四是家家户户的共同心愿就是,祈求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富强、家庭平安、身体健康。
在莆仙山区和沿海一带,民间还有为“婆姐做牙”的风俗。仙游一带称为“安婆妈”。“婆姐”即婴儿的保姆之神。凡家有婴儿的,每月初二、十六日都要为“婆姐做牙”。
黄昏备办干饭一小碗、青菜一小碟,俗称“菜瓯饭”(小花碗盛干饭), 在卧房前祭祀“婆姐”,祈求其照顾婴儿睡眠平稳,饮食正常,无病无灾,快快长大。若婴儿睡眠中脸有微笑,就认为“弄婆姐”,意即“婆姐”在教婴儿微笑。
农历腊月十六,是一年中最后一次 “做牙”,过了这一天即意味着平安地过了一年,所以一般看作是一种福气,有“尾牙?吃欢喜”的说法。这一天,祭祀比平常更为隆重,老板会请伙计吃饭,决定当年的报酬。亲友们聚在一起做明年的打算。
过了“尾牙”,大家就开始置办年货,在外的莆田人也陆续回家,准备过年。 莆田人做“尾牙”特别隆重,因为这一日过后,也宣告时间就快走向另一个年份。 按莆田民俗为“尾牙”节日,较为隆重,有过小年之称。按照传统,“尾牙”这一天,各行业主会备上丰盛的供品,贡银也比往常大了许多,来供奉神明“福德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