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传统民俗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春 节

春节俗称“新正”。正月初一,黎明即起,穿新衣裳,礼神祭祀祖先,开门放鞭炮,叫做“开正”,1994年底市区禁止放鞭炮,此俗废,但乡村依旧。主妇煮甜线面汤、敬祀神祗后,每人必食, 祈求全家幸福长寿。再以3碗饭,插上红纸花,俗称“饭春枝”祭祀先人,祝祷家庭粮食充足有剩余。随后拜年。到尊长、亲友、邻居家道“恭喜”;主人家则以朱盒(俗称“荐盒”)盛糖果糕点、蜜饯,并泡以甜茶,热情款待客人。至亲好友,主人以佳肴美酒招待,叫做“新春酒”。客人告辞,双方都以“红包”(压岁钱)和红柑(双数)赠予小孩。清同治有《竹枝词》云:“元旦春为一岁魁,大家拜贺礼相陪。儿童也解称恭喜,赚得红柑满袖来。”

初一这天有很多禁忌,三餐不吃粥,避免出门遇雨;不扫地,不倒垃圾于户外,意为财不外泄;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话;忌打破碗碟用具;不能到井边挑水;不动针、不缝衣、不动刀等。如今很多青年已不忌讳,但仍有一部分人遵行不讳。

正月初二,“请女婿”。夫妻携带儿女,带着礼物谒娘家,向岳父、岳母拜年。娘家备筵席请女婿,礼节十分隆重,现民间仍多循此俗。初五,商店恢复营业,小商贩走街串巷吆喝喊卖,家居开始打扫卫生,转入日常生活。

初九子时,用“三牲”、甜粿、水果等敬天公。

十一晚上,吃豆腐、韭菜、瘦肉,称为“吃福”。

清以来,春节期间芗城有一种特别习俗即“逛公爷街”(今南昌路,是清时海澄公黄梧住所的街道),内中有风味小吃摊、售货摊、戏台、布袋戏等娱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改游“娱春场”(1965年废),址在中山公园或体育场,在保留原有的娱乐外,增设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并在春节期间组织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慰问教师、举行团拜、开新春茶话会等活动。自90年代起时兴家庭卡拉OK,为传统佳节增添祥和热烈的节日气氛。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俗称“上元节”。

明,用木做灯架或结灯棚于繁闹处,十一晚即试灯。灯用纱或纸做,杂以五色,剪人物极其精巧,有一灯费数十金者。十四、十五日连街接市,荧煌如火城。游人络绎,或拥细乐徐行,箫弦缥渺,谓之“行街”。儿童结队张船灯,步驾于街市,鼓乐蹈歌喧闹达曙。少年聚会僧寺赛机炮,烟花流星错落,观者如潮,十五、十六夜尤盛。清,除做花灯,扎鳌山、放火炮外,子弟还扮仙狮、竹马、龙灯诸戏。《竹枝词》咏元宵:“满城灯火巧安排,兢看鳌山景物佳。北管南腔听不断,几番箫鼓过前街。”新娶媳妇站于元宵灯下任人观看。

元宵节除“闹花灯”外,还有“送灯”和“穿灯脚”旧俗。“送灯”指已婚嫁的女方娘家为男方送花灯,闽南方言“莲”与“连”、“灯”与“丁”(孩子)谐音,作为祈祝“连生贵子”或“早日出丁”。“穿灯脚”是已婚未育的妇女,为祈求添丁,在上元期间,去街上鳌山灯棚底下,钻出钻入向灯神“求丁”。此俗已废除。

今俗,自十三月夜街头巷尾、宗祠宫庙就张灯结彩。游人涌上街头,赏花灯、猜灯谜。 上元节除吃“上元圆”外,家家户户必吃“蚝仔兜”,即海蚝拌番薯粉煮面线。俗谚道:“蚝仔面线兜,好人来相交”。其间巧手主妇要烹饪出最拿手的菜肴,到宗祠奉祀祖宗,谓之“摆菜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宵节仍沿袭下来,并由政府部门牵头,各企事业单位为主,在中山公园或体育场举办元宵花灯展览。花灯除原有的宫灯、走马灯、莲花灯、绣球灯、鲤鱼灯等等品种以外,又设计了配以声乐、布景等新型花灯。组织民间的弄龙、舞狮等踩街游行。举办芗剧演唱,文娱晚会、体育比赛、猜灯谜、舞会等活动,赋予元宵节新的内容,又不失其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做 福

农历二月十五日,明、清,诸乡筹钱物、备牲礼,祭土神,祭毕,群饮于庙分胙而归。称为“做福”,现在已鲜有做福。但二月初二为灶王公生日,家家户户用糕饼饴糖供奉灶君,祈求合家平安,家畜兴旺( 有的人家同时供土地公)。清《竹枝词》曰:“祈农报土事无关, 打鼓吹箫赛社还,近日民风多演戏,乡村亦唱外江班”。

四、上 已

阳春三月三为上已。明、清时,采百草合米粉作细粿, 祭祀后互相赠送。今居家则用“润饼”祭祀玄天大帝和祖宗。有的人家则吃“卤面”。有《竹枝词》咏道“三月三日天气长,祖祠祭罢共称觞,豆芽葱韭兼春笋,好卷新煎麦饼香”

五、清明节

清明节扫墓以祭祀祖先,《竹枝词》咏道:“门前插柳雨初晴,令节今朝又一更。簌簌棠梨城畔路,谁家上冢祭清明。”芗城习俗扫墓有二种形式:一种叫“巡墓”,只用糕饼致祭,为墓冢除草添土、焚楮锭,以纸钱置墓头。另一种叫“培墓”,先拜后土,再拜正墓。以酒食为祭品,其中必有甜糯米糕,俗信为了祈求祖先庇佑子孙日子过着甜美。然后“压纸”,即用石头压住纸钱。若是新坟的第一次清明,子孙祭扫完毕,须分食煮热的鸭蛋,然后将蛋壳放在坟上。新坟要连续3年培墓,以后每有娶新娘或添丁后的清明也要培墓。平时对坟墓不可随便动土。妇女也可参加扫墓。

丧家扫墓第一年必须在节前扫墓,第二年为当日,第三年在节后。其余清明节前后10天,扫墓、修墓、拾骸移葬的,凡事无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逢清明,人们纷纷到烈士陵园扫墓,追念先烈以寄托哀思。

六、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生日,旧时各寺院的和尚沿门唱梵曲化缘,说是要颂经礼赞洗佛像,求布施“洗佛钱”。有《竹枝词》曰:“龙华浴佛久相沿,和尚游街藉乞钱。毕竟俗根仍未离,也须一洗脱尘缘。”现已废。南山寺每逢此日,仍举行龙华法会,参加者多女香客。我是一个十足的小笨蛋,但是我乐于做笨蛋;正如那死不承认自己是什么的家伙!

七、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节”。端午这一日,家家户户在门楣上悬插艾、菖蒲、松、柳枝、大蒜头,叫“五端”;饮雄黄酒或以之在儿童额上涂写“王”字;绣香包内装中药茱萸、檀香等香料,佩带在儿童胸前;饮午时水、午时茶(午时到井中汲水,用以泡茶)。这都是驱邪除毒的风俗。除此外,是日要包粽子、做卤面、备菜肴敬祖先拜神明。粽子的品种有肉粽、碱粽、豆粽等。丧家守孝期间不得蒸粿做粽,其家粽子由亲友赠送。赛龙舟是芗城端午节最热闹的盛会, 从五月初开始至月底,九龙江畔分地段轮日举行,奖品过去是当地商家富户捐来的,在终点把奖品挂在竹竿上,飞舟争渡,力争上游,谓之“夺标”,水上盛会,热烈非凡。有《竹枝词》赞曰:“端阳佳节可人天,溪北溪南竞斗船。金鼓声喧齐喝采,锦标争夺看谁先?”

八、天门开

农历六月初六日为“天门开”。,俗信此日晒衣服不患虫蛀,读书人晒书,居家人涤井成俗。有《竹枝词》曰:“晒衣六月虫能除, 酷热金乌灯太虚。此日‘天门开’好晒,郝隆推晒腹中书。”此俗今已废除。

九、半年圆

农历六月十五日吃“半年圆”。是日要做半年圆以祭祀祖先。此圆和“冬至圆”有所不同,是用粳米做成,中掺点红色,蒸热加红糖煮吃,以此寓半年团圆。

十、七 夕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巧节”。妇女陈瓜果7盘, 茗碗炉香各7数,用针7枚,取绣线,于焚纸光下,伏地俄倾穿之,以能否穿过多寡评巧。俗说乞得巧的少女,在夜深人静时,扒在井边能隐约听到牛郎织女相会的泣声。

现芗城人在七夕这天只喜吃“白酒”。晚上,用碗盛一碗清水,小孩把新缝衣针放于水面,浮者为“巧”。

十一、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称“鬼节”,俗称“七月半”。这一日,家家祭祀先人,烧楮钱纸衣。道家在道观作斋醮,僧尼在寺院作盂兰盆斋、备丰富的斋品,祭祀孤魂野鬼。沿九龙江畔的百姓祭祀更为有趣。夜幕降临,人们在河滩上摆上八仙桌,桌上供五牲或三牲祭品。道士和尚念经,为野鬼超度,谓之“普渡”。烧过纸钱,便放“水灯”。所谓“水灯”,即用砂钵装油,点燃灯芯,置于溪中,任其漂流,顺水流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带有封建色彩的习俗渐废。

十二、普 度

中元节为“鬼节”,延为“鬼月”。整个七月,大肆铺张,各街道里巷以及农村,从初一到三十日,排日轮流做“普度”。

七月初一称“开巷口”,即“开地狱门”,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一盏“普渡灯”,终月不熄。直到七月三十“关巷口”,即“关地狱门”才把灯取下烧掉。

七月间,每天都有一方百姓做普度,称“普度日”。以牲礼菜肴敬祀鬼魂。祭完就大开宴席请客,晚上演戏,各村社街巷互相攀比,铺张排场,终成陋习。到七月三十“关巷口”又设祭一次。旧时在公爷街,搭高台、竖灯杆,设“孤棚”,祭无主孤鬼,并延僧礼忏,法事完毕,满戏台子食物任人们抢回去吃,俗称“抢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禁止普渡,至七十年代普渡活动已有较大收敛。但八十年代后,城乡生活水平提高,铺张浪费大搞普渡有所回潮,由此而产生的酗酒闹事也濒濒不断。由于政府加大力度宣传禁止普渡,至九十年代城市居民已废除此陋习。

十三、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是日以酒肉,月饼敬祀“福德正神”(土地公),并演戏以酬神,寓意春祈而秋报。旧俗中秋夜要拜祭月娘;妇女要“听香”;小伙子用刀砍甘蔗,以卜行运,称作“蔗卦”。有《竹枝词》:“今宵设酒到三更,共赏中秋月色明。最是人间多问卜,不求财利即功名。”民国期间,富户购月饼并宴请亲友,喝酒赏月,猜迷、射覆。晚上,占卦人满街,旧俗认为八月十五晚的卦最准。上举习俗今已渐废。

现中秋之夜,于月下设置水果(以柚子为主)、月饼再泡上一壶茗茶,边泡茶边吃饼边赏月。每逢此佳节,更有海内外朋友欢聚一堂,共赏家乡明月。

十四、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称“九月节”。旧时出游登高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俗称在重阳吃柚子补头脑;吃番薯、芋头补四肢筋骨;吃花生补手指;吃红柿补心肺。《竹枝词》咏道:“九月黄花秋色妍,登高落帽说当年,儿童游戏贪逃学,偷向城头放纸鸢。”儿童在芝山放风筝,游人至暮才散。

现在芗城人在这一天邀友人登高览胜。这一时间,学校组织远足,或举行爬山比赛,或放风筝。自1988年国家定此日为“敬老节”后,社会各界在这天开展形式多样的尊老、敬老活动。

十五、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旧时迷信的居民,在这一天都要焚香点烛,以牲礼敬祭“三官大帝”,并于大厅前,悬挂三盏玻璃宫灯,名之曰“三界公灯”。此俗今已废除。

十六、冬 至

在农历十一月间,夜长昼短。凡外出者这天应尽量回家和家人团聚,合家品尝“冬节圆”,谓之“添岁”。各家族聚集宗祠祭拜祖先,必有“冬至圆”为祭品,称作“秋祭”由古稀又有功名的老人谒祖,嫡系长房裔孙主祭,祭完排宴、分胙肉始毕。《竹枝词》曰:“家家辗米煎圆香,祭祖祠堂共举觞。刺绣传闻添弱线,一天添得一条长。”我是一个十足的小笨蛋,但是我乐于做笨蛋;正如那死不承认自己是什么的家伙!

十七、尾 牙(牙祭)

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为尾牙,家家户户“做尾牙”,敬地基主。三资企业老板请员工吃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日东家不但要办丰盛的酒肴祀地基主,还要遍请伙计表示犒劳,并以做“尾牙”酒宴决定明年伙计的去留。

十八、送 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灶”,俗称“送尪 ”,以三牲酒礼供奉宅君,祭品中糕饼饴糖必不可少,俗信可粘住宅君说坏话的半边嘴, 祈求宅君“上天说好话,下界保平安。”这天又称“小年夜”,家家灯火通明,燃放鞭炮,为宅君送行。《竹枝词》曰:“送神祀灶敬陈牲,风度家家爆竹声。为祝来年运气好,香灯供奉到天明”。送神后清扫房宅,俗称“清沌”。待到正月初四,再隆重地迎接宅君下降,祀礼如旧,谓之“接尪 ”。

十九、除 夕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也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叫为除夕,俗称“廿九暝”或“年兜夜”。俗语道“大人乱操操,囝仔爱年到”。说的是除夕前几天,家家户户要忙于诸如打扫卫生、 缝裁衣服,炊糕做粿 、杀鸡宰鸭、备办年货诸事,孩子们却因年兜而大饱口福、 新衣斗艳而欢天喜地。

除夕当天下午,要以三牲、饭菜、年粿等供品,祀神祭祖, 谓之“辞岁”。然后要贴大红春联、门签和年画,装饰布置房间。逢居丧人家不贴春联。除夕之夜,外出亲人均要回家团聚,吃“年夜饭”。旧时饭桌下放一小火炉,谓之“围炉”。菜肴常用韭菜、萝卜、鸡谐音“天长地久”、“好彩头”、“起家”,还把比喻聚财的蛤壳撒在门后或床下,象征发财致富、金银满屋。“围炉”时,全家人不分贵践、亲亲热热;席间禁忌说不吉利的话;偌若有亲人在外未归的,席上应为他留座位,摆上碗筷、酒杯、以示团聚;已婚女儿通常在夫家参加“围炉”,不上娘家的团圆桌。围炉后,长辈要给儿孙们分“红包”(即“压岁钱”)后来逐渐发展,能挣钱的后辈也给长者“红包”。另外,宴席结束, 主妇要盛一碗米饭放于厨房,上插一红纸花,俗称“春饭”,谐音“剩饭”,祝愿来年足食。又有用红绳扎二整支甘蔗,倚置门后,寓意来年佳境有如甘蔗节节甜。接着便是“守岁”,俗信守岁要“竟夕不眠”,能使父母祖辈长寿。旧俗是怂恿儿辈赌博,或猜迷、行令、讲故事,一夜未眠。点长明灯至初五方熄。

此外,在旧社会芗城还有个讨债的特殊习俗,通常欠债要于过年前还清,除夕之夜便是当年结账还债的最后期限。因此,财主是夜分派伙计,手提灯笼四出收账讨债。而这天晚上的城隍庙( 今延安南路与修文东路交会处)按例公演戏曲,并依习俗在演戏、看戏期间,不许盘索债务,给一些无钱还债的人有个躲债的场所。故除夕之夜城隍庙演出的戏被誉为“躲债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1
坐商走贩

商业活动的俗规惯习,是商人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逐渐萌芽、发展、传承的。明清时期漳台之间的民间贸易往来,必然把原乡一些商业习俗传到台湾。其中最突出的是坐商走贩经营惯俗的传承。

坐商是固定的经商形式,即固定的摊位店面、确定的营业时间、稳定的商品货源,主要在城镇、集市经营。无论小店铺店主或是大商号老板,民间俗称之“头家”。店员(或称伙计)受雇于头家,领取薪金,自称“吃头路”。漳台商俗认为“店多生理(生意)好做”,故同类商品往往汇集到同一街市开店设摊,以此来扩大影响,招徕顾客。历久便形成特色商业街。例如龙海石码镇,自明弘治元年(一四八八)建埠,到清末民初的四百余年间,已建成街巷一百七十六条。其中有许多是专门商品街,如糖街、茶料街、虾米巷、.面线巷、木屐街、六味街、碗街、杉行街、炮仔街、米街、篾笼巷、纸街、桶巷、布街、车辘鲈巷等。此外还有米市、鱼市、蝗市、咸鱼市、菜市、瓜市、柴市、灯市、鸭市等集市。台南市是闽南商人云集的都市,到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已有街道八十五条,其中有草花街、糖仔街、米街、鱼行街、菜市街、鞋街、竹仔街等专营同类商品的街道。

为了吸引顾客,扩大商店影响,各坐商都有传承的民俗标志。一是招牌,二是商号。招牌多置于店铺门前显眼处,以引人注意。其形式五花八门,有以实物作招牌的,如卖杉木的、卖篾笼的、卖桶的,把实物叠起或高吊于店门前,让顾客远远就能看到;有以模型为招牌的,如卖木屐的以大木屐为记,卖蜡烛的悬木制红漆大烛为记;有以包装品为招牌的,如卖花生油的悬挂油瓶,卖酒的悬挂酒壶;有以额匾、旗子为招牌的,如米店写“米”,酒肆写“酒”,茶铺写“茶”,高悬于商店门口。商号是商店的名号和信誉的标志。历史上许多老字号店铺,至今为人们所传诵。如漳州“同善堂”药局、“天益寿”药局、“长成”青草行、“蔡福美”鼓铺、平和芦溪“福兰”烟店、长泰“奇兰”烟行等等,都在漳州、台湾和海外久享盛名。

坐商的特点是坐等交易。为了交易成功,商人们除了在商品适销对路、物美价廉方面下功夫外,特别重视店风的养成,因而形成了很多反映商人求吉、求利心理状态的经营习俗.例如,店铺是生意场所,钱财出入之地。商人们为祈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都在店铺中供奉财神(赵公明、关公等)或行业保护神(土地公等)。店员在店铺的举止也有诸多禁忌:禁忌踩踏或坐在门坎上,禁忌坐卧在柜台和待客的条椅上,禁忌玩弄算盘和将算盘倒放,禁忌在店门口伸懒腰打哈欠或面朝店门小便,禁忌面朝内、背朝店门而坐,等等。俗信犯了禁忌就会得罪财神,而财神不进店门封经商就非常不利。商人最讲究“开市大吉”,故铱天开店后来的第一位顾客,应尽量成交,即使不赚也要力促其成,以求吉利。俗话说:“行有行规,店有店规。”所有的店规都把“和气生财”、“信誉生利”作为根本的经营之道,因而世代流传下许多待客的商务。如对顾客耍笑脸相迎,热情招呼,“努(能)招呼,有主顾”;“好嘴水”是商人必具备的素质,“踏车靠脚腿,生理靠嘴水”;待客中不能有任何厌烦、抱怨之举,“问不烦,拣无怨,买卖兴隆客满店”;经商要守信,“信用守得好,趁(赚)钱免烦恼”;货物不能掺杂使假,“货真价实,顾客来规日”(整天顾客盈门);成交最忌短斤少两,“短斤少两,恰恶半路抢”……这些古商谚,对于规范商业道德,促进有序经商,平等竞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走贩是游动的经商形式。日常所见走街串巷、走乡串村的小贩,俗称“贩仔”。旧俗卖日用品的贩仔以手摇小鼓为记招徕顾客,漳台民间皆称之“摇鼓担”。贩仔以敲锣、摇铃、击板、打鼓、吹笛等发出的声响和叫卖声来招引买者的习俗,是商俗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例如,卖“柚柑串”的将竹签放在罐子里,忽上忽下地,发出有节奏的冲击声;卖“咸酸甜”的(咸枣、蜜李、酸梅、橄榄等蜜饯),口吹琐呐发出独特的旋律;卖“敲糖角”的用分割糖 角的刀片和小锤敲击出清脆的金属声响;卖“麦麦糕”的敲打小锣“哨哨”作响。每当听到这些声音,小孩子就围拢过来,一角二角、三分五分地买着吃。而当听到“叮咚叮咚”的铃珑鼓声时,则必定是货郎“摇鼓担”来了。这时是农妇村姑上前,买针头绝脑纽扣手拍什么的。

与敲击吹奏声相映成趣的叫卖声,也是“人未到声先到”。人们从其高音低音、长腔短调的呼唤声中,即使听不懂方言,也能分辨出是卖什么的来了。市井街坊,清晨人们可以听到沿街卖食品的叫卖声。例如,卖花生的:“卖花生哎——!咸阁酥啊----!臭仁换一书。”卖酱瓜的:“卖咸酱瓜哎,酱瓜咸啊,酱瓜甜啊,酱瓜五味香啊,好做早点啊!好货阁省钱,赶紧来买尸卖油条的;“卖油炸裸哎!烧阁脆,油炸裸,来买油炸裸啊!”卖软饼的;“软饼哎,吃软饼烧啊!吃软饼,刚上炸哎!”货郎担的经营,古来已成城乡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货郎们小本买卖,老少无欺。有的一生一世以此为生,老来才搁担停业。一旦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人们才发现生活中好像缺少点什么,而萌发怀念之感。

漳台民间都有“做牙”的风俗,分“头牙”、“尾牙”,农历二月初二为“头牙”,十二月十六为“尾牙”。这两个节都与商界关系密切。做牙又称“做福”,或曰“牙祭”,即祭福德正神土地公。二月初二传为“土地公生”,各商铺竞备牲礼祭神,祈求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头家”借此宴请伙计,殷勤敬酒,希望大家和衷共济,踊跃营生。转眼年关将到,“尾牙”这天,各铺产商贾皆备牲礼祭福神,以酬谢神灵一年来的佑助。同时“头家”备酒犒劳伙计,向伙计发“年赏”。倘若“头家”要辞退某伙计,可能会多发些赏银给他,并在席上特地斟酒敬他,被辞退者心里就明白了。上鸡这道菜时,也特意把鸡头朝向他,以示谢意(闽南宴俗,鸡头朝向谁,谁即为最尊者)。假如伙计决定明年不再受“头家”之雇了,也会有所暗示,即散席时将筷子倒置。故古时商界有俗谚:“吃头牙粘嘴须,吃尾牙面忧忧”,反映了伙计在“头牙”和“尾牙”截然不同的心情。“尾牙”过后,各商铺年终清货结帐,张罗年货,追讨欠款,又忙碌起来.
第2个回答  2012-05-09
坐商走贩

商业活动的俗规惯习,是商人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逐渐萌芽、发展、传承的。明清时期漳台之间的民间贸易往来,必然把原乡一些商业习俗传到台湾。其中最突出的是坐商走贩经营惯俗的传承。

坐商是固定的经商形式,即固定的摊位店面、确定的营业时间、稳定的商品货源,主要在城镇、集市经营。无论小店铺店主或是大商号老板,民间俗称之“头家”。店员(或称伙计)受雇于头家,领取薪金,自称“吃头路”。漳台商俗认为“店多生理(生意)好做”,故同类商品往往汇集到同一街市开店设摊,以此来扩大影响,招徕顾客。历久便形成特色商业街。例如龙海石码镇,自明弘治元年(一四八八)建埠,到清末民初的四百余年间,已建成街巷一百七十六条。其中有许多是专门商品街,如糖街、茶料街、虾米巷、.面线巷、木屐街、六味街、碗街、杉行街、炮仔街、米街、篾笼巷、纸街、桶巷、布街、车辘鲈巷等。此外还有米市、鱼市、蝗市、咸鱼市、菜市、瓜市、柴市、灯市、鸭市等集市。台南市是闽南商人云集的都市,到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已有街道八十五条,其中有草花街、糖仔街、米街、鱼行街、菜市街、鞋街、竹仔街等专营同类商品的街道。

为了吸引顾客,扩大商店影响,各坐商都有传承的民俗标志。一是招牌,二是商号。招牌多置于店铺门前显眼处,以引人注意。其形式五花八门,有以实物作招牌的,如卖杉木的、卖篾笼的、卖桶的,把实物叠起或高吊于店门前,让顾客远远就能看到;有以模型为招牌的,如卖木屐的以大木屐为记,卖蜡烛的悬木制红漆大烛为记;有以包装品为招牌的,如卖花生油的悬挂油瓶,卖酒的悬挂酒壶;有以额匾、旗子为招牌的,如米店写“米”,酒肆写“酒”,茶铺写“茶”,高悬于商店门口。商号是商店的名号和信誉的标志。历史上许多老字号店铺,至今为人们所传诵。如漳州“同善堂”药局、“天益寿”药局、“长成”青草行、“蔡福美”鼓铺、平和芦溪“福兰”烟店、长泰“奇兰”烟行等等,都在漳州、台湾和海外久享盛名。

坐商的特点是坐等交易。为了交易成功,商人们除了在商品适销对路、物美价廉方面下功夫外,特别重视店风的养成,因而形成了很多反映商人求吉、求利心理状态的经营习俗.例如,店铺是生意场所,钱财出入之地。商人们为祈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都在店铺中供奉财神(赵公明、关公等)或行业保护神(土地公等)。店员在店铺的举止也有诸多禁忌:禁忌踩踏或坐在门坎上,禁忌坐卧在柜台和待客的条椅上,禁忌玩弄算盘和将算盘倒放,禁忌在店门口伸懒腰打哈欠或面朝店门小便,禁忌面朝内、背朝店门而坐,等等。俗信犯了禁忌就会得罪财神,而财神不进店门封经商就非常不利。商人最讲究“开市大吉”,故铱天开店后来的第一位顾客,应尽量成交,即使不赚也要力促其成,以求吉利。俗话说:“行有行规,店有店规。”所有的店规都把“和气生财”、“信誉生利”作为根本的经营之道,因而世代流传下许多待客的商务。如对顾客耍笑脸相迎,热情招呼,“努(能)招呼,有主顾”;“好嘴水”是商人必具备的素质,“踏车靠脚腿,生理靠嘴水”;待客中不能有任何厌烦、抱怨之举,“问不烦,拣无怨,买卖兴隆客满店”;经商要守信,“信用守得好,趁(赚)钱免烦恼”;货物不能掺杂使假,“货真价实,顾客来规日”(整天顾客盈门);成交最忌短斤少两,“短斤少两,恰恶半路抢”……这些古商谚,对于规范商业道德,促进有序经商,平等竞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走贩是游动的经商形式。日常所见走街串巷、走乡串村的小贩,俗称“贩仔”。旧俗卖日用品的贩仔以手摇小鼓为记招徕顾客,漳台民间皆称之“摇鼓担”。贩仔以敲锣、摇铃、击板、打鼓、吹笛等发出的声响和叫卖声来招引买者的习俗,是商俗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例如,卖“柚柑串”的将竹签放在罐子里,忽上忽下地,发出有节奏的冲击声;卖“咸酸甜”的(咸枣、蜜李、酸梅、橄榄等蜜饯),口吹琐呐发出独特的旋律;卖“敲糖角”的用分割糖 角的刀片和小锤敲击出清脆的金属声响;卖“麦麦糕”的敲打小锣“哨哨”作响。每当听到这些声音,小孩子就围拢过来,一角二角、三分五分地买着吃。而当听到“叮咚叮咚”的铃珑鼓声时,则必定是货郎“摇鼓担”来了。这时是农妇村姑上前,买针头绝脑纽扣手拍什么的。

与敲击吹奏声相映成趣的叫卖声,也是“人未到声先到”。人们从其高音低音、长腔短调的呼唤声中,即使听不懂方言,也能分辨出是卖什么的来了。市井街坊,清晨人们可以听到沿街卖食品的叫卖声。例如,卖花生的:“卖花生哎——!咸阁酥啊----!臭仁换一书。”卖酱瓜的:“卖咸酱瓜哎,酱瓜咸啊,酱瓜甜啊,酱瓜五味香啊,好做早点啊!好货阁省钱,赶紧来买尸卖油条的;“卖油炸裸哎!烧阁脆,油炸裸,来买油炸裸啊!”卖软饼的;“软饼哎,吃软饼烧啊!吃软饼,刚上炸哎!”货郎担的经营,古来已成城乡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货郎们小本买卖,老少无欺。有的一生一世以此为生,老来才搁担停业。一旦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人们才发现生活中好像缺少点什么,而萌发怀念之感。

漳台民间都有“做牙”的风俗,分“头牙”、“尾牙”,农历二月初二为“头牙”,十二月十六为“尾牙”。这两个节都与商界关系密切。做牙又称“做福”,或曰“牙祭”,即祭福德正神土地公。二月初二传为“土地公生”,各商铺竞备牲礼祭神,祈求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头家”借此宴请伙计,殷勤敬酒,希望大家和衷共济,踊跃营生。转眼年关将到,“尾牙”这天,各铺产商贾皆备牲礼祭福神,以酬谢神灵一年来的佑助。同时“头家”备酒犒劳伙计,向伙计发“年赏”。倘若“头家”要辞退某伙计,可能会多发些赏银给他,并在席上特地斟酒敬他,被辞退者心里就明白了。上鸡这道菜时,也特意把鸡头朝向他,以示谢意(闽南宴俗,鸡头朝向谁,谁即为最尊者)。假如伙计决定明年不再受“头家”之雇了,也会有所暗示,即散席时将筷子倒置。故古时商界有俗谚:“吃头牙粘嘴须,吃尾牙面忧忧”,反映了伙计在“头牙”和“尾牙”截然不同的心情。“尾牙”过后,各商铺年终清货结帐,张罗年货,追讨欠款,又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