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资本划分的几种方法和意义

如题所述

首先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
①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②它也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既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还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1)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划分的根据是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划分的根据则是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 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9
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这两种不同的流通形式,表明隐藏在这种形式区别背后有经济内容上的区别,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第一,这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是追求能满足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交换价值本身。

第二,这两种流通的内容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两极是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这一运动的内容体现着社会劳动的不同物质的变换。资本流通的两极是同质的货币,只有当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多于起初投入的货币时才具有意义。因此,它的流通过程的完整形式应该是G-W-G′。而不能是G-W-G,其中G′=G+ΔG,ΔG是原预付货币额G的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

第三,这两种流通在运动限度上不同。简单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目的是为了占有某种使用价值,因而其运动以满足某种需要为限度。资本流通是为卖而买,目的是获取交换价值,作为交换价值在量上总是相对有限的,其使命是通过量的增大以接近绝对的富,所以运动是没有限度的。

最后,这两种流通中的价值运动情况不同。在简单商品流通场合,流通过程一结束,价值的运动也就消失了。在资本流通场合,价值运动永不消失,资本价值成为自动的主体,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增大自己,不断地自行增殖着。

总之,资本流通不同于简单商品流通的最本质特点在于:它能够发生价值增殖,并且是无止境的自行增殖,也正是这种价值自行增殖的运动,使货币变成了资本。马克思说:"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对资本的这一区分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阐明了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并不是由他垫支的全部资本创造的,更不是由其中的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劳动力创造的,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

其次,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程度。既然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此在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当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更不应同不变资本相比,而是应当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又叫资本主义剥削率,能准确地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最后,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正是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为基础,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再生产理论和剩余价值的分割理论,这些对于研究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19
  马克思对资本划分的方法: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2、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马克思对资本划分的意义: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2、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3个回答  2015-05-26
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这两种不同的流通形式,表明隐藏在这种形式区别背后有经济内容上的区别,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第一,这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是追求能满足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交换价值本身.
第二,这两种流通的内容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两极是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这一运动的内容体现着社会劳动的不同物质的变换.资本流通的两极是同质的货币,只有当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多于起初投入的货币时才具有意义.因此,它的流通过程的完整形式应该是G-W-G′.而不能是G-W-G,其中G′=G+ΔG,ΔG是原预付货币额G的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
第三,这两种流通在运动限度上不同.简单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目的是为了占有某种使用价值,因而其运动以满足某种需要为限度.资本流通是为卖而买,目的是获取交换价值,作为交换价值在量上总是相对有限的,其使命是通过量的增大以接近绝对的富,所以运动是没有限度的.
最后,这两种流通中的价值运动情况不同.在简单商品流通场合,流通过程一结束,价值的运动也就消失了.在资本流通场合,价值运动永不消失,资本价值成为自动的主体,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增大自己,不断地自行增殖着.
总之,资本流通不同于简单商品流通的最本质特点在于:它能够发生价值增殖,并且是无止境的自行增殖,也正是这种价值自行增殖的运动,使货币变成了资本.马克思说:"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对资本的这一区分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阐明了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并不是由他垫支的全部资本创造的,更不是由其中的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劳动力创造的,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
其次,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程度.既然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此在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当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更不应同不变资本相比,而是应当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又叫资本主义剥削率,能准确地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最后,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正是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为基础,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再生产理论和剩余价值的分割理论,这些对于研究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4个回答  2015-05-13
参考一下:
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这两种不同的流通形式,表明隐藏在这种形式区别背后有经济内容上的区别,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第一,这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是追求能满足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交换价值本身.
第二,这两种流通的内容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两极是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这一运动的内容体现着社会劳动的不同物质的变换.资本流通的两极是同质的货币,只有当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多于起初投入的货币时才具有意义.因此,它的流通过程的完整形式应该是G-W-G′.而不能是G-W-G,其中G′=G+ΔG,ΔG是原预付货币额G的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
第三,这两种流通在运动限度上不同.简单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目的是为了占有某种使用价值,因而其运动以满足某种需要为限度.资本流通是为卖而买,目的是获取交换价值,作为交换价值在量上总是相对有限的,其使命是通过量的增大以接近绝对的富,所以运动是没有限度的.
最后,这两种流通中的价值运动情况不同.在简单商品流通场合,流通过程一结束,价值的运动也就消失了.在资本流通场合,价值运动永不消失,资本价值成为自动的主体,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增大自己,不断地自行增殖着.
总之,资本流通不同于简单商品流通的最本质特点在于:它能够发生价值增殖,并且是无止境的自行增殖,也正是这种价值自行增殖的运动,使货币变成了资本.马克思说:"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对资本的这一区分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阐明了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并不是由他垫支的全部资本创造的,更不是由其中的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劳动力创造的,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实际过程,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
其次,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程度.既然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此在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时,不应当拿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更不应同不变资本相比,而是应当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又叫资本主义剥削率,能准确地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最后,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正是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为基础,提出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再生产理论和剩余价值的分割理论,这些对于研究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