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名词‘态度定势’意思是?

如题

态度定势,是指个人由于先前的经历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的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的准备状态影响到对当前外界信息的接受与理解。这种影响常常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中发生的。态度定势有积极消极之分。如师真心诚意地给学生讲道理说眼教育,而有的学生却置之不理、拒绝接受或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教育者的意图,他们对教育者似乎有一种说不出多大理由的反感。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学生的态度定势有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9
打个比方,一只羊和一只狼,羊要过河,狼要过河。互不相让,但是却野蛮到各有各自的道理。各方小动物就分分议论,不知听谁的好。就出现了分裂局面。出现了不同的形势,一方态度认为羊该先过河,一方认为应是狼先过河。各持己见,不肯让路。态度定势则是形容一个局面,一个事情的情况已经出现了可能出现的形势。
第2个回答  2012-05-20
态度转变理论是指人们对特定对象的认知、情感和意向的比较持久的内在意识。态度的形成既有社会交往过程的影响,又有心理过程的作用,态度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心理定势,一般来说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先导,先有态度,才会有行为的改变。
而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定势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定虽然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从总体上来说是消极的,它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呆板。当定势阻碍问题解决时,应暂时停下来,休息一下,或进行一些别的工作,过一会儿,定势会自然消除。
第3个回答  2012-05-19
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态度定势,可我也看不懂上面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