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们对父母的称谓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称谓: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二、父母简介:
父母 fù mǔ
(1) parents
(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人之本也。“士庶有人善,本诸父母。”
(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4) 我们的第一位老师
(5) 我们的最好的朋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06
●父母:父母足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义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本生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26
●父母:父母足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义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本生母”。
第3个回答  2012-04-06
尊称自己的父母为“家严”、“慈母”、“堂上”、“膝下”
第4个回答  20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