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发现子女在慢慢的讨厌自己,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人都会老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都是从亲密关系开始,慢慢分离的过程。也有人说,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也就是说父母爱子女,但是这种爱应该给他们更多的自由,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个性,经营自己的人生。

在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时候,他们正在经历人生的不同阶段。而到了老年,风烛残年的老人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是有爱联系着,并不会走得太远。

一、保持合理的距离

古语云:过犹不及。即便是亲如母子、父子一样的关系,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远了不行,但是太近了,肯定矛盾重重。老人的心态和年轻人的心态肯定是不一样的。

年轻人对生活充满向往,喜欢尝试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这些老年人都接受不了。

有些中国式的家庭,还是离不开老年人的,能保持距离最好。有人说:“一碗汤的距离最好”,也就是说,各有自己的空间,又能彼此照应。比起朝夕相处,少了好多生活上的鸡毛蒜皮的摩擦。

二、父母应该有自己多彩的晚年生活

中国式的父母本身就以奉献为自己的责任。年轻的时候,有好的都要给自己的子女。他们把一辈子献给了子女,老了,等到儿女不再需要他们了,却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有人说: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到了这个时候,子女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老人们也应该歇歇了。什么事情,好坏也该他们自己拿主意了。可是很多人想不明白,他们的孩子三十岁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仍不愿意放手。可是孩子还不理解,因为时代的差距,他们早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了。这时候的老人们,与其守在孩子身边出力不讨好,不如找寻自己的快乐。

保持一个乐观开放的心态,年轻时候没有体验过的事情,都去试一试,尝一尝。有个健康的爱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其实,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年轻的时候要打拼,要照顾老小,晚年就是一个好机会。人生走向夕阳了,看一看世界的美好,比在家里有意义多了。

三、子女应该体谅父母的不容易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是一句温暖而又心酸的话。有很多人常常忘记,在自己呀呀学语的时候,是父母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教我们。是父母手把手拉着我们一点点长大。可是当我们的人生被一个个目标满的时候,我们可能忘记了他们正在慢慢的变老,以一种不易被察觉的方式。

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等我们体会了他们当时的心情时,他们可能早就不在我们身边了。

工作是做不完的,钱也不是赚不完的,可是父母的时间在一点点流逝。老去的父母与我们的时候却是有限的。

他们需要我们,尽管他们不再年轻,不再优秀,不再无所不能。他们始终是世上最爱我们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5

我已经想好了,等到我老了以后,如果孩子需要我帮忙照顾孩子,那么我可能会在他们房子附近租一套房子,然后帮他们带孩子,当孩子大了以后,上学了以后,这时候他们如果不需要我了,这时候我可能就会远离他们回到老家。

有些老人可能想跟孩子一起生活,觉得老了就应该在自己孩子身边,好让自己的孩子照顾自己,但其实仔细想想,更多的是自己在照顾孩子,而不是孩子在照顾自己,除非病到不能自理,我觉得我是不太愿意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的。

因此当我的孩子不再需要我帮忙的时候,我会把房子退了,然后跟老伴儿一起回到老家,我们老家农村买的有房子,而且老家也有地,我们完全可以在老家种一些农作物,比如花生啊,玉米啊,甘蔗啊之类的,总之一样总上一点,没事去拔拔草,然后养上几只鸡再养只狗,跟老伴儿一起没事去地里干活,太阳好的时候可以晒晒太阳种种花之类的。

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老年生活,年轻的时候,一辈子在城市奋斗,虽然城市里方便,城市里也确实美,但是我觉得城市还是没有农村养老舒服,而且自己住在农村,也不用看儿子儿媳妇的脸色。

他们如果愿意回去看我们,那么我们就欢迎,如果他们不愿意去看我们呢,那我们也无所谓,当然了我也会像城里的老太太一样去跳跳广场舞什么的,现在农村也有跳广场舞的,左领右舍也全都是熟悉的人,我觉得回老家自己养老其实也挺过美的。

第2个回答  2020-02-15
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不是自己管的太多了,放宽心态,不要过于插手儿女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20-02-15
子女们长大了,也成熟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的态度,老人应该少管一些闲事,多多和他们沟通和听听他们的想法。
第4个回答  2020-02-15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有足够多的退休金,就去养老院呆着,眼不见心不烦,过几天清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