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没有退休金退休后怎么生活

如题所述

先回答问题:香港的普通人是没有退休金的,所谓“生果金”属于补贴性质,满足年龄的老人每月可以领取,但也就一两千,非常有限。

在香港回归祖国前,除了公务员享有独特的由政府财政供养的退休金制度,普通人是没有统一退休养老体系的。后来回归,统一的退休制度被提上了仪事日程。国际上退休保障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政府管理,用税收资助的社会安全网;二是由私人托管的强制性供款计划;三是个人自愿性储蓄和保险。

我们内地采用的是第一种,但是政府没有过多考虑到民众享受经济改革红利,用税收自主养老体系,因而导致养老金面临枯竭,引发延迟退休议题;

香港最终选择的是第二种模式,即私人托管的强制性供款计划,就是“强积金”退休养老制度。

简单来讲,就是雇主出薪水5%,本人出5%,由指定有资质的投资公司负责投资,累积到65岁时这笔钱有多少是多少,拿完就没有了。强积金不能算退休金,它其实相当于我们的企业年金,投资收益听天由命。其实和自己储蓄没多大区别,就相当于雇主多出了5%的工资而已。通货膨胀算入在内的话,这笔钱真的不能给人足够的安全感。因此在香港经常能看到七十多岁的人做保洁,服务员甚至出租车司机(其实这种现象也跟香港人均寿命长有关)。

上面说的是政府行为,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养老方式不能给人足够的安全感,香港人自己也在“手停口停”这个问题上寻求出路。因此香港保险公司之间不断地竞争,产品不断地优化也为保险购买者带来了“渔翁之利”。很多人现在买一份储蓄,目的就是为了等老了以后,每年都会拿到保单中的利息,就像一个诚信的老板,每年给自己发退休金,可以生活,可以旅行,可以治病;同时,本金继续滚存,知道除了每年取的红利还有另一笔钱可以以防万一,以这样的方式给自己安全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1
靠积蓄。
靠子女。
靠亲友。
靠政府救济。
继续工作,有很多高龄老人还在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