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书之日起多少内向人民法院提起

如题所述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
对经过仲裁裁决,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必须受理。诉讼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最终程序,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仲裁书即仲裁申请书,是当事人向仲裁机构提交的要求进行仲裁审理的书面文件。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其内容应包括: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委托代理人的姓名、职务及工作单位,申请人的要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进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决书;
2、当事人对劳动争议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仲裁调解的程序具体如下:
1、由仲裁庭主持调解,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分别陈述其意见;
2、然后由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3、再由仲裁庭制作调解书,加盖印章,并送达各方当事人;
4、最后由当事人及时签收,或者一方反悔的,及时作出仲裁裁决。
劳动仲裁流程如下:
1、若申请人是劳动者,应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登记表;
(2)申请书;
(3)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4)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订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写明受委托人的基本情况、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
(5)被诉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6)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时,应附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两份,庭审后退回原件;
(7)《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2、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开庭: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4、裁决:裁决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和裁决日期。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后,首先应当积极和对方沟通,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是最快速的解决办法。但是沟通不成功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三十条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