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制职工与固定工在退休待遇上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固定工在退休后,他们退休金按照工龄,本人工资,技术职称,计算发放,他们没有缴纳养老保险。

合同制职工,他们按照缴纳的养老保险计算退休养老金,他们退休金的计算方法与固定工完全不同。



合同制职工是通过签订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项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所有使用的职工采用聘用制,在用人制度改革之后,我们的工作岗位或职务一般通过竞争所获得,确定之后签订合同。而固定工不同,固定工时期,我国对劳动者就业实行统分配,固定工长期固定在一个单位,是铁饭碗。长期固定在一个职位上,不用离职,使得固定工没有任何工作压力,最终使企业丧失了活力。

1994年,我国实行劳动法之后,企业招用工作人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随着员工制作的改革,打破了原来都是固定工的铁饭碗用工模式,在退休福利方面,无论固定工,合同工,自由职业者都需要缴纳保险费,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时间越长,退休所获得的养老金变越多,无论是固定工,合同工,自由职业者,参与社保缴费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他们获得养老金需要满足这三个条件

一,退休年龄达到法定年龄,已经办理好了退休手续。

二,退休人的个人养老保险缴费至少有15年记录。

三,退休人所在的单位和退休人依法参与了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6

现如今,随着创业大潮的掀起,很多人经济状况都因为创业改善了很多,但讲实话,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即便你创业赚到再多的钱,你都不如那些拿固定工资的人。不可否认,这里面可能有一些观念上的原因,但从这次疫情来看,似乎老一辈人的想法也有些道理。的确,疫情期间,很多私企员工工资骤减,但国企员工的工资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老一辈人眼里,即便是拿固定工资的人,也是区别看待的,他们会认为固定工比合同制职工更好,因为固定工比合同制职工,包括创业人,在退休之后会得到更好的待遇,生活会更加有保证。那可能会有人有疑问,合同制职工和固定工,在退休待遇上有什么不一样吗?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仔细分析一下,看看这里面究竟有什么道道。

1、退休待遇由什么决定

可能有人单纯认为,固定工因为比合同制职工工作更加稳定,他们跟公司的关系肯定比合同制职工更好,所以退休之后公司给他们的退休待遇,肯定比合同制职工要好。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退休待遇跟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好坏没有太大区别。退休待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也就是说,如果你五险一金缴的多,缴的时间越长,你退休后得到的待遇自然就好;同样地,如果你五险一金缴的少,缴的时间还短,那你退休后得到的待遇自然就不好。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创业人员,然后每个月缴了一大笔五险一金,那你退休之后,同样能够得到一笔非常可观的养老金。

2、合同制职工和固定工退休待遇区别在哪

其实合同制职工跟固定工相比,在退休待遇上确实会有一定的区别,但原因并不是公司更加照顾固定工,偏向固定工。而是因为跟合同制职工相比,固定工的工资待遇一般更好一点。按照实际情况来讲,工资越高,你五险一金缴的数额基本上就越多,那这样看来,固定工一个月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就要比合同制职工要高一些。而且固定工比合同制职工工作更加稳定,毕竟合同制职工可能合同到期之后,可能会面临换工作。而固定工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他们因为是固定工,所以工作基本上不用换,这样一来固定工的缴费年限,就有可能比合同制职工长。缴费基数高了,缴费年限长了,退休待遇自然更好了。因此,固定工在退休待遇上,一般比合同制职工更好一些。

第2个回答  2019-08-27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现劳动者间应该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关系,只是合同时间有长短而已,不管是固定时间的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时间的劳动合同(即所谓的“固定工”),都属于合同制工人。
2、合同制工人与固定工退休后,都应该按照所缴纳的社保基数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没有任何的不同。
第3个回答  2019-12-18
主要区别是退休金的计算方法不同,
固定工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他们的退休金按照工龄,本人工资,技术职称,计算发放。
合同制职工,他们按照缴纳的养老保险计算退休养老金。
第4个回答  2019-08-27
那么合同职工呢,退休以后呢,他们的社保确实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退休金会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