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隶书?

我就对它很感兴趣。但怎么没练过(因为我在念高三),感觉笔划上比较独特。不知道怎么能写好

这要看你有没有书法基础,如果没有最好从楷书开始练起,临帖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内容摘自网上

学 隶 轨 程

张同印

隶书是深受书法爱好者喜爱的一种字体。隶书虽然属于今文字,但是历史悠久,自战国产生以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隶书经历了由萌生到成熟,由成熟而至鼎盛,再由鼎盛而至衰落的过程。隶书在发展沿革的过程中命运多舛。然而,作为书法的隶书顽强地生存下来。魏晋时期由于楷、行、草的兴起,隶书开始衰落,南北朝时期归于沉寂。唐代曾出现过短暂的繁荣,而后随帖学兴起而长期一蹶不振,直至清代碑学兴起才重新焕发青春。
隶书历史悠久,书迹遗存十分丰富,既有初始阶段的古隶,又在成熟鼎盛期的汉隶,而后又有三国魏隶、唐隶、清隶等。从隶书的载体和书刻方式看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书写于竹木或帛上的简牍帛书,也有凿刻于石上的石刻隶书,亦有书于纸上的隶书。对于初学隶书者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起步?从何入手?选择什么碑帖?在学习碑帖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总之,学习隶书应当沿着什么轨道发展?朝着什么方向努力?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选择的。学习书法应当讲究学习的方法,但是没有捷径,要想不付出辛劳而投机取巧,在短期内想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急功近利反而会弄巧成拙,甚至步入歧途。学好隶书的前提是要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刻苦学习的精神,舍此皆是空谈。当然,这不等于说不讲究学习方法和步骤,也不等于说不讲究学习效果。根据前人长期积累的学习经验,按照学习书法的一般规律,选择学习隶书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有效的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沿着正确的学习轨道发展就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避免少走弯路,发生偏差。

参考资料:http://www.findart.com.c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7
对于初学隶书者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起步?从何入手?选择什么碑帖?在学习碑帖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总之,学习隶书应当沿着什么轨道发展?朝着什么方向努力?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选择的。学习书法应当讲究学习的方法,但是没有捷径,要想不付出辛劳而投机取巧,在短期内想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急功近利反而会弄巧成拙,甚至步入歧途。学好隶书的前提是要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刻苦学习的精神,舍此皆是空谈。当然,这不等于说不讲究学习方法和步骤,也不等于说不讲究学习效果。根据前人长期积累的学习经验,按照学习书法的一般规律,选择学习隶书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有效的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沿着正确的学习轨道发展就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避免少走弯路,发生偏差。
第2个回答  2019-01-17
怎样学写隶书
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一)隶书的结构特点
1
.字形扁方
左右分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2.
起笔蚕头
收笔雁尾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雁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3.
化圆为方
化弧为直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4.
变画为点
变连为断
我们知道篆字不用点,即使用点也只是一种浑圆点。而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5.
强化提按
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这与后来的楷书已很相近。
(二)隶书的用笔
1.
笔画有形
方圆锐顿
隶书用笔的进步,在于笔画形态的不断丰富,方圆锐顿兼而有之。点、横、撇、捺、竖、折、勾也都已具备,故笔法的运动就要注意顺应隶书笔画的个性色彩与特征。
撇、捺笔的出现,以及横竖画出挑的写法,是书法技巧发展的一大进步。实际上这是一种笔断意连的笔画,这种笔画在篆书时代是绝对看不到的。篆书笔画写法的每一笔的笔法过程(即起、行、收)都是相当完整的。随着文字的简化,也随着用笔的日益速增,笔画的动感越来越强,使笔与笔间必然地出现了连带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在隶书笔画中,就是撇捺及横竖挑笔的出现。
隶字笔画的线体,外部运动状如龙蛇,其内部笔锋的运动也是藏头护尾,可以说是典型的内外合一的“S”形笔法。而隶书中却出现了无需藏头护尾的出锋用笔,这似乎有违笔法的合理,其实不然。从篆书的遗迹看,在书写速度上还很难苛求能够有充裕的时间求得每一笔画用笔的完整性,但对那种本来存在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笔势承接就难于在现象上体现出来。隶书就不同了,简化与加速的功利目的,使人们对笔笔间关系的体会得以加强,许多在篆书中要做两次或更多次起行收动作的笔画间,采用“空过”的方式,简化为一次起行收动作来完成。比如“将”字左边的竖画,以笔锋结束,但实际从笔法上讲这一笔还有回锋动作没完成,故这一笔笔势并没结束,而是悬空划过到“将”字右边最上面的第一撇才接住而后收锋再出接下一笔,依此类推,从而形成了写两笔而笔法上共有一笔(即一次起行收)的状况。这种状况在行书中更是多见,甚至有两笔以上都共有一笔的情形。
2.
雁不双飞
蚕无二设
对于这样的传统口诀,不能作机械地理解,这个口诀的精髓还在于相机变化。雁不双飞,是指捺画或横画重复相遇,以及捺、横画相遇时,如果都出挑脚,必然显得累赘,不可能美观,必须扬此抑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7-02
仔细看字贴吧,先多看看,什么曹全碑,乙瑛碑,史晨碑,先看,把字形记住后再临写这样进步才大
第4个回答  2008-09-05
熟能生巧,还得多练,人说三天不练手生!关键把握每个笔画的书写特点,组合成字,自然也就写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