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电子化可行吗?有没有法律效力?

如题所述

劳动合同电子化,就是把原来的纸质劳动合同变成有效的电子劳动合同,保障其法律效力的基础是法律的认可和电子签名技术。

据《电子签名法》对可靠电子签名的规定,“锁定签约主体真实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精确记录签约时间”的电子签名才是有法律效力的电子签名。

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我们实现的技术有:

1、实名认证技术:我们的电子合同平台与权威的CA机构合作,为用户提供CA证书,并接入公安部eID认证系统,确认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2、防篡改技术:我们的电子合同平台采用国际通用哈希值技术固化原始电子文件数据,可轻松识别文件是否被篡改;

3、第三方取时技术:我们的电子合同平台采用先进的第三方取时技术,可精确地记录签约时间;

4、完善的法律服务:我们的电子合同平台可为用户提供出证报告、司法鉴定、网络仲裁等后续法律服务,解决电子合同法律纠纷问题,保障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文件明确了一个重要信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电子劳动合同将进一步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赋能,为企业注入更强的发展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7
电子合同具有与纸质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应,但并不是通过任何形式签订的电子合同都是合法有效的。结合《电子签名法》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有效的电子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数据电文原件,能够可靠地保持内容完整、防篡改,满足法律规定的原件形式及文件保存要求; 2、电子签名,能够标识签署人、签署时间,防篡改,满足法律规定的有效电子签名要求; 3、身份经过第三方有效认证,满足法律规定的认证要求;但是,由于普通个人或企业用户实现上述条件过程繁琐且成本高,与电子化签署提速降本的初衷相悖,因此,普通用户只需选择可靠的第三方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即可签署有效的电子合同。这也符合商务部在《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的规定:“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提供商)的电子合同订立系统中订立电子合同,才能保证其过程的公正性和结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