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原理化学

如题所述

1. 利用溶解性原理洗涤

利用物质的溶解性洗涤仪器,是仪器洗涤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原理就是将待洗物溶解到清洗剂中将仪器洗涤干净。若仪器的内壁附着的是一般物质的水溶液或易溶于水的固体,就可以用水作洗涤剂来清洗。如做过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仪器,做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实验后的试管等都可以用水洗涤。若仪器壁上有难溶或微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附着物,就可选择相应的有机溶剂来洗涤。如硫磺、白磷可用二硫化碳清洗;碘、苯酚、硝基苯、酚醛树酯等可用酒精清洗;溴、碘、油漆等可用直馏汽油清洗;溴、碘也可用四氯化碳清洗。

2. 利用复分解反应原理洗涤

仪器壁如附着有难溶的碱性氧化物(如等)、难溶性的碱[如Fe(OH)3、Cu(OH)2、Mg(OH)2等]和部分难溶性的弱酸盐[如FeS、CaCO3、Ca3(PO4)2等],可用非氧化性酸(常用盐酸)与之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而予以清除。难溶性酸性氧化物,可用强碱清洗,如SiO2可用NaOH溶液清洗。苯酚可用NaOH溶液清洗。

3.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洗涤

仪器壁如附着有不活泼的金属(如Cu、Ag等)或具有还原性的难溶物(如CuS、Cu2S等),因它们不与非氧化性的酸反应,故可用强氧化性的酸(如HNO3)来洗涤。其反应如下:

仪器壁上附着有MnO2,可用浓盐酸清洗;仪器壁上附着有硫磺,可用热的浓NaOH溶液清洗。所发生的反应为:

4. 利用络合反应原理洗涤

仪器壁若附着有能与氨水发生络合反应的难溶物,如、AgCl、Ag2O等,用氨水作洗涤剂可予以清除。反应为:

5. 利用水解反应原理洗涤

仪器壁若附着有油脂,可用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使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和醇而将油脂洗去。

6. 利用加热灼烧清除固体附着物

仪器壁若附着有受热易分解或易燃烧的物质,可用加热灼烧的方法清除。如NH4Cl、NH4HCO3、木炭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1
是让洗涤剂在水中与衣服上面的污垢发生化学反应,分解污垢中的各种成分,让这些分解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中。这样衣服就干净了。如果此时再揉搓一下就加快污垢的分解,洗净度更高,洗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