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如题所述

职业生涯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清晰性原则:考虑目标措施是否清晰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是否直截了当?

2.变动性原则:目标或措施是否有弹性或缓冲性?是否能依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3.一致性原则: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

4.挑战性原则:目标与措施是否具有挑战性,还是仅保持其原来状况而已?

5.激励性原则: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能对自己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6.合作性原则:个人的目标与他人的目标是否具有合作性与协调性?

7.全程原则:拟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的考虑。

8.具体原则:生涯规划各阶段的路线划分与安排,必须具体可行。

9.实际原则:实现生涯目标的途径很多,在作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特质、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以及其它相关的因素,选择确定可行的途径。

10.可评量原则:规划的设计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标准,一评量、检查,使自己随时掌握执行状况,并为规划的提供参考的依据。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美国的1908。弗兰克·帕森斯,职业咨询之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职业咨询机构——波士顿地方就业局(波士顿地方就业局),以解决年轻人的失业问题。从此,职业指导开始系统化。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舒伯等人提出了“职业生涯”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层面。

扩展资料: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也叫“职业规划”。在学术界人们也喜欢叫“生涯规划”,在有些地区,也有一些人喜欢用“人生规划”来称呼,其实表达的都是同样的内容。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参考资料:职业生涯规划-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2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并不只是让我们有份工作做,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更高级的需求,我们希望工作得更开心,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有更好的发展。

所以当我们考虑职业生涯规划 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最佳状态——什么职业最适合你。专注职业规划实战落地18年的向阳生涯告诉你应该兼顾四个原则:

第一,喜好原则。只有这个事情是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在碰到强大对手的时候仍然坚持;在遇到极其困难情况时不会放弃;在有巨大诱惑的时候也不会动摇。

第二,擅长原则。做你擅长的事,才有能力做好;有能力做好,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能做得比别人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三,价值原则你得 认为这件事够重要,值得你做,否则你再有能耐也不会开心。

第四,发展原则。首先你得有机会去做,有机会做了还得有足够大的市场,足够大的成长空间,这样的职业才有奔头。

如果一个人做自己最喜欢的同时也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且觉得这件事最有价值,那么做成的概率会很大;如果这件事情还很有发展前途,那么就可以获得更长久的成功。所以要想获得职业生涯的真正成功,坚持这四条原则非常重要!

第2个回答  2019-11-25

其实,生涯规划的内容无外乎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培养规划和实践能力3大模块:

第一、认识自我:学习了解自己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需要发展的心理因素:从总体自我概念指向学业的自我概念、自我功效感、自尊感、主观幸福感等;  

需要预防的负面心理:抑郁、焦虑、无助感、自我妨碍等;  

了解自己的心理因素:多元智能倾向、价值观倾向、兴趣、人格特征等;  

了解自己的测评工具:霍兰德兴趣量表、职业锚测试、生涯兴趣测验、MBTI性格测试等。  

第二、认识环境:认识自己学习境况和未来职业世界  

需要发展的心理因素:元认知能力、认知策略、创造性、理想等;  

如何拓展职业认知:生涯访谈、社会实习、读传记等。

第三、能力培养:学习生涯规划、实践和调整生涯规划的能力  

需要培养的心理因素:自我决定和自我支持因素、对他人和人际关系的社会知觉、社会交往能力等;  

学习生涯决策:学习有关决策的知识,明白决策的步骤;  

高效工具/办法:决策平衡单、生涯细目表、细分目标、行动时间表等。

获取更多生涯规划知识就来知涯网!

第3个回答  2015-07-07
原则一:【全程原则】拟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的考虑。 原则二:【变动性原则】目标或措施是否有弹性或缓冲性?是否能依循环境的变化而作调整? 原则三:【实际原则】实现生涯目标的途径很多,在作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特质、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以及其它相关的因素,选择确实可行的途径。 原则四:【挑战性原则】目标或措施是否具有挑战性,还是仅保持其原来状况而已? 原则五:【合作性原则】个人的目标与他人的目标是否具有合作性与协调性? 原则六:【一致性原则】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 原则七:【可评量原则】规划的设计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标准,以便评量、检查,使自己随时掌握执行状况,并为规划的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原则八:【清晰性原则】考虑目标、措施是否清晰、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是否直截了当? 原则九:【激励性原则】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能对自己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原则十:【具体原则】生涯规划各阶段的路线划分与安排,必须具体可行。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1
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有: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自己的需求,爱好,能力和性格等方面做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