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是谁

如题所述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光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21
(一)生平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光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二)个人简介:
出生日期:1891年10月18日(农历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
病逝日期:1946年7月25日
籍贯地: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
家人:父,陶位朝;母,曹翠仂;妹,陶文之;妻,汪纯宜,汪病逝后又娶妻吴树琴;长子,陶宏生;次子,陶晓光;三子,陶刚
陶行知, 中国人民教育家 ,民主革命家。原名文硙,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很可惜。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6132.htm

第2个回答  2008-09-21
1891年生,原名文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系。后留学美国,曾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学习。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推动平民教育运动,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1926年起草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设想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来改善人民的生活。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影响下,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应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先后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培养出不少革命人才。并曾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46年7月25日病逝于上海,终年55岁。

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

参考资料: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9/04/content_1063160.htm

第3个回答  2008-10-02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光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第4个回答  2008-09-22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家人:父,陶位朝;母,曹翠仂;妹,陶文之;妻,汪纯宜,汪病逝后又娶妻吴树琴;长子,陶宏生;次子,陶晓光;三子,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