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泰主义的泰人简介

如题所述

泰人(Tai)即“傣泰民族”,源于中国云贵高原西部的哀牢人,是哀牢人吸收云贵高原其他民族融形成的民族,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分布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印度、中国等多个国家,总人口约6800万,泰国境内约4700万,老挝境内约500万,缅甸境内约850万,印度境内约425万,中国境内约126万,越南境内约133万,柬埔寨境内约66万。
泰人自称“Dai”与“Tai”之间的发音,越往北越接近“Dai”音,越往南越接近“Tai”音。
最早有泰人记载外族是汉人,在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人称泰人为“哀牢”、“掸”;隋朝、唐朝(南诏)、五代十国(后南诏)时期,汉人称泰人为“哀牢”、“乌蛮”、“白蛮”;宋朝(大理)、元朝时期,汉人称泰人为“白衣”、“金齿”、“黑齿”;明朝、清朝时期,汉人称泰人为“白夷”、“僰夷”、“摆夷”。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泰)王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泰人统称为“泰族(Thai)”。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泰人分别命名,在泰国、 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命名为“泰族(Thai)”,在老挝被命名为“佬族(Lao)”,在缅甸被命名为“掸族(Shan)”,在印度被命名为“阿萨姆族(Assam)”,在中国则被分别命名为“僰族(Bo)”和“泰族(Tai)”,1953年以后才合并命名为“傣族(Dai)”。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