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收的主要事迹

如题所述

张全收自幼家境贫寒,十几岁就外出务工。多年打工经历,使他遍尝人间冷暖,对农民工打工难、维权难有着切身体会,萌生了帮助农民工兄弟的强烈意愿。
1997年,张全收在深圳开了一家小吃店,看到农民工活难找、钱难要,他就热心提供帮助。两年后,有了一定经济实力的张全收创办了深圳全顺玩具加工厂,专门安排家乡农民工就业。为使更多的农民工有活干,
2002年,张全收创办了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把“守望相助、有难必帮”作为公司的服务宗旨,首创包培训、包上岗、包薪金,大病和意外伤害实行全面负责的“全顺模式”,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工兄弟合法权益。10多年来,公司累计安排农民工就业200多万人次,为农民工创收100多亿元,帮助农民工义务维权300多次,垫付农民工工资约1000万元。
其所领导的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服务新农村建设百佳乡镇(民营)企业”,被深圳市相关部门评为“文明经营企业”和“诚信经营企业”。 其先进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河南日报》、《大河报》、凤凰卫视、河南卫视、深圳卫视等媒体报道。
全收模式
一位非常平凡,但又有着传奇经历的河南上蔡籍青年农民,被誉为“农民工司令”的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收先生,凭着“诚实守信、顽强拼搏”的时代精神,奋力打拼,于2004年创立了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现拥有员工16000余人,公司以其独特的人力租赁方式,先后与上百家外资和民营企业进行合作,服务范围跨越深圳、东莞、中山、广州、厦门、福州、大连等地区,涉及电子、玩具、塑胶、饰品、食品等诸多行业。 具有创新意识的张全收先生,凭着其敏锐独到的眼光,不断开拓进取,率领着公司上万名吃苦耐劳的兄弟姊妹创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模式和农民工各项权益保障新模式,为东南沿海地区持续的“民工荒”、“招工难”问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各合作企业营造了一个高度灵活、低成本、低风险的劳务用工环境,为广大农民工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家园,也为河南家乡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创造出的“全收模式”赢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同时也引起了有关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社会团
张全收先生百忙之中还担任广东省河南商会副会长、河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驻马店市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名誉会长、深圳市龙岗区企业家协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等社会团体职务。
三赢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张全收先生为摒弃农民工平日懒散之生活习惯而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而且建立起一套员工“准”军事化和亲情化的管理机制,旨在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打造精英团队,更好地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及良好的服务,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减少麻烦和负担,协助客户抓住每一个发财和发展机会,共创企业双方和员工三赢的良性循环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回报社会
身为一位普通的企业家,张全收先生不仅考虑企业的效益和农民工的权益保障,而且还考虑回报社会的责任,先后投资扩建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全收希望小学”和“全收敬老院”;慷慨捐助社会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大学生和困难群众,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共捐赠各类资金达500多万元。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也牵动了张全收先生的心,张全收先生积极带头奔走呼吁,倡议社会各界以及所属公司员工向地震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张全收先生携全体公司员工共向地震灾区捐助善款100万元。
公司历程
张全收人称“农民工司令”,他在深圳成立的全顺劳务派遣公司,专给农民工安排工作。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有各地农民工3.2万人,被输送到广东深圳、东莞和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60多家用工企业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