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波及其特征

如题所述

在外力作用下弹性介质中质点产生位移,当外力消除后质点恢复到原来位置,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位移一段距离,然后又回复,质点围绕原来的平衡位置发生振动。弹性介质中质点发生振动时,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邻近质点的振动,邻近质点的振动又会引起较远质点的振动。这样,振动就以受力激发点为中心,以一定的速度由近及远地向各个方向传播出去,形成弹性波场。弹性波的传播是振动状态的传播,是激发能量的传播,单位时间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速。如果是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则各向的波速是相等的。如果质点往返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则该波称为横波;因是介质剪切形变在介质中传播,故又称剪切波,称S波。如果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平行,则称为纵波,是介质拉伸与压缩形式的传播,故称压缩波(或称P波)。

表6.1.1 若干种浅层岩土介质中波速值与波阻抗

波动的最前沿叫波前,各波前相连的面叫波阵面。显然,波阵面上各点的振动相位相同。在均匀介质中波阵面是以振源为中心的球形(图6.1.2(a))。与波阵面垂直指向传播方向的射线叫波射线或波线。除此之外,还有瑞利波和勒夫波,他们仅存于弹性介质分界面附近。瑞利波是沿岩土介质与大气接触面传播的,因此称为面波。与S波,P波不同,它是质点在通过传播方向的垂直面(xz面内)内沿椭圆轨迹作逆时针运动(图6.1.2(b)),其椭圆长短轴之比约为3∶2。在介质内强度随深度呈指数衰减,但在水平方向衰减很小,传播速度接近于横波,用以对表层介质勘查具有特殊的成效。

图6.1.2 弹性波特性示意图

地震勘探所用的激发震源主要是冲击或者炸药爆炸,都是脉冲式瞬态激发,在不远处使介质产生弹性形变,形成弹性波在岩土介质中沿射线方向传播。由于介质的波阻抗作用,使激发的弹性波成为阻尼振动(图6.1.2(c))。

任何复杂的波形都是由若干种正弦波组成的,所以正弦波为基本波形。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的余弦曲线称波形图(见图6.1.2(c))。质点离开平衡位移的最大值叫振幅,用A表示。波线上两个相邻的相位相同的质点之间的距离(即完整的波长度),称为波长,用λ表示。单位距离内波长的数目叫空间频率(也叫波数),常用k表示,k=

波传过一个波长的时间,叫波的周期T(图6.1.2(c));周期的倒数1/T=f,称为频率。f与2π的乘积称角频率(ω=2πf)。

波的传播速度v和波长及周期T(或频率f)之间的关系是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正弦函数性质可知波的相位关系,当相移(也叫相位差)为±2nπ(n=0,1,2,…)时,函数值相等,则称其处于相同的相位。当相移为(2n-1)π(n=0,1,2,…)时,则呈相反的相位。

平面波指的是波前为平面,除在波前面上各点振动状态相同外,在波传播过程中其振幅是常数。波动形态呈正弦(或余弦)形式,则称为平面谐波。平面谐波是最简单的,从运动学角度来看,平面余弦行波在理想的无吸收的均匀无限介质中传播时,平面波动方程的形式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中:A是振幅,ω是角频率,x是质点在时刻t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如横波,位移方向与x方向垂直;纵波,位移沿x方向),v为波速。波动方程表示在给定时刻波线上各不同振动质点的位移(即波剖面),它表明了波峰(振幅极大点)和波谷(振幅极小点)或稠密或稀疏的分布情况。波动方程反映了波动的传播,在地震勘探中检波器的记录就是波动记录。在地震记录上波峰(波谷)也称为相位。相同相位点的连线叫同相轴。

6.1.2.1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时间场

由于地震波具有与光波、声波相类似的波动特性,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其完全适用于光波和声波所遵从的基本原理,如惠更斯原理和费马原理。像光波一样,若已知地震波在 某时刻的波前位置,根据惠更斯原理,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新的波前位置;反之也可以确定波前到达介质中任意点的时间。费马原理又称射线原理或最小时间原理,说明地震波总是沿波射线方向传播,旅行时间最短。

(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弹性参数。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可以导出纵波(P)与横波(S)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表达式。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根据计算,泊松比σ与vP/vS的关系列于表6.1.2。

表6.1.2 泊松比σ与vP/vS的关系

由此可见,横波速度比纵波速度低。地震勘查中横波方法对地下薄层的分辨能力优于纵波。地层富含水或油或有机污染物时,对纵波的速度影响较大,对横波速度几乎没有影响,说明根据纵波与横波比值变化,是勘查岩土层中含水或有机污染物以及分辨岩性的重要方法。

根据理论分析和观测表明,瑞利面波速度vR<vS<vP。对于大多数岩石,泊松比σ=0.25和λ=μ时: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可见瑞利面波vR与横波vS相接近,用以对于松散表层勘查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2)地震波传播的时间场

根据费马原理,可确定沿射线方向传播的地震波到达空间某点的时间,这些时间函数所确定的空间分布,称时间场。这些等时间的波前相连构成等时面。如果是均匀各向同性介质,则等时面是以震源为中心的同心球。对于非均匀介质,则等时面为一系列不规则的曲面。

波射线始终是垂直等时面,波射线的方向就是时间的梯度方向。如图6.1.3所示,假设地震波t1时位于等时面Q1,经Δt时间后于t2时到达Q2位置,Q1与Q2之间距离为Δs,波速度为v,由梯度定义可得

图6.1.3 P射线的时间场梯度方向示意图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可改写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将(6.1.10)式平方后改成标量式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该(6.1.11)式称为波射线方程,表示地震波传播过程中所经过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式。

6.1.2.2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

任何形式人工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均具有连续的频率振幅谱分布。对于不同震源激发产生的反射波,折射波和面波都有各自的频谱范围。了解这些,有利于在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时,克服干扰,提高信噪比,获得好的地质效果。

任何一个复杂的地震波,都可以看作是由无限多个正弦谐波叠加组成,而这些谐波的频率,振幅和初相位各有不同。振幅随频率变化的关系称振幅谱,初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关系称相位谱,统称之为地震波的频谱关系,可以用一个波形函数A(t)来描述。频谱分析是地震勘查的重要基础,如根据记录有效波和干扰波的频谱差异,可以指导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布置;对数字滤波和资料处理提供参考。

前面给出的(6.1.11)式是地震波在时间域的表示形式是波形函数的一种,是以傅里叶变换为基础的地震波频谱分析的一种,还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将波形函数A(t)变换到频率域,得到波振幅随频率变化的函数a(t)。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6.1.12)为傅里叶正变换式,式(6.1.13)为傅里叶反变换。两者形式相似,但积分变量不同,指数符号相反,这些都是地震数据频谱分析的基础方程。

6.1.2.3 地震波的衰减

地震波从激发、传播到接收,影响振幅和波形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主要讨论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过程的衰减规律,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波前发散,二是岩土介质的吸收。

波前发散是指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点震源的球面波前不断扩展。震源输出的总能量因球面增大而发散,单位面积上能量流减小,使振动的振幅逐渐减小。假若震源输出总能量为E,球面波前面积为S,单位面积上能量为e,球半径为r,那么: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可见能量e与振幅A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可得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中C=E/4π,可见震源输出的弹性波的振幅与传播距离成反比的规律衰减。

实际的岩土介质并非理想的弹性介质,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间因摩擦而消耗振动的能量,使振幅减小,其衰减规律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中:A0为地震波的初始振幅;α(f)为与频率有关的吸收系数,单位为(1/m),表示单位传播距离的衰减率(有时也用单位波长分贝(dB)数表示)。一般松散介质吸收系数大。对于同一种介质吸收系数与波的频率成正比,即频率高吸收系数大,所以地震波在传播中高频成分损失较快。往往是近地表的浅层地震波高频成分多,传入深层后低频成分较多。这就是大地的低通滤波效应。

综合(6.1.15)和(6.1.16)式可统一写成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地震波在传播中的能量变化特征是岩性地震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浅层环境污染探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6.1.2.4 地震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时距曲线

弹性波像光一样遵循波动传播原理,当波遇到弹性性质突变的分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返回到入射的同一介质中,一部分透射到另一介质中,沿射线方向的入射波将产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现象,如图6.1.4所示。

假设有地下地层界面DD′,上面介质W1中的波速为v1,下面层介质W2速度为v2,且v2>v1。波的入射角为θ1,反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波在上层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下层中传播速度为v2。那么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关系式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入射波与透射波的关系式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由斯奈尔定律可得=p

(6.1.20)

式中p是描述射线路径的射线常数;θ1、v1分别为在第i层介质中的射线与界面法线间的夹角,以及该层的速度。

(1)折射波的形成

图6.1.4 反射、透射、入射波、反射波、透射波与界面关系

在界面(见图6.1.4)以下介质中速度v2大于界面以上的速度v1时。根据斯奈尔定律,地震波的入射角小于透射角,即θ1<θ2。当入射角θ1继续增大到某一角度

θi时,将使透射角θ2=90°,这时根据(6.1.20)式可写出下式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这时的透射波将沿界面滑行,称滑行波。如图6.1.5所示,θi称临界角,波的入射点R1称临界点,当滑行波沿界面滑行传播时,根据惠更斯原理,必然引起界面上各质点的振动,每个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振动源,在上覆岩层中产生新的弹性波,地震勘探中称之为折射波。可以证明,折射波总是以临界角θii′从界面射出(见图6.1.5)。在临界点R1R1′区间内不产生折射波,如果地面与界面W1W2间面是平行面,则在地面BB′区域内接收不到折射波,称之为折射波的盲区。盲区半径为OB=2htanθi′,表明界面深度h越大,或上下层v1和v2相差越大,则盲区(OB)半径越大。

图6.1.5 折射波的形成

折射波沿界面的运行速度v2总是大于v1,所以折射波总是先行到达观测点,呈初至波出现,少受干扰,是折射波勘探方法的优点所在。

(2)地震波的时距曲线

地震波的直达波、折射波和反射波在介质中旅行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称之为时距曲线。

直达波是从震源出发由地面直接到达地面接收点的地震波。旅行的距离x与所需时间t的关系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图6.1.6 平行两层介质折射波时距离曲线

式中v为地震波速度。式(6.1.22)为直达波的时距曲线方程,如图6.1.6中曲线OF。曲线的斜率m=Δt/Δx=1/v。由此式可以求出地表岩层的波速。

水平界面两层介质折射波的时距曲线。假定在上层面向下深度h处,有水平界面R,符合折射波形成条件,下层波速v2大于上层波波速v1。如图6.1.6所示,从震源点O至地面接收点R距离为x,折射波旅行路程为OM、MP、PR之和,则旅行时间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经过几何换算可改写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6.1.24)为平行两层介质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如图6.1.6所示,为一条直线DWS。其斜率为1/v2。若令x=0,由(6.1.24)式可得截距时间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根据截距时间t0,若已知v1和v2,可以求出界面的深度。

同样,对于平行三层界面,如图6.1.7所示,其中v3>v2>v1。用上述类似方法,可以导出三层介质R2界面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为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可见其为一直线方程,如图6.1.7中曲线S3所示。S2为界面R1的折射波时距曲线。S1为直达波时距曲线。在曲线相交处,表示两种波同时到达,形成彼此干扰。这就表明对于多层介质,这样的相交点更多,干扰也要增多。对于地下浅层岩土介质并不都是上述这样理想的介质层,可能中间夹有低速层,如含水层、泥砂层等,这些低速层甚至是不规则的局部的,使时距曲线复杂化。

反射波的时距曲线。与折射波不同,以讨论平行两层界面为例。如图6.1.8所示,假设地下深度h处有界面R,在O点激发产生地震波,传播到界面仅产生反射,在地面D1、D2、D3处接收到反射波。根据镜像反映原理对应有虚震源点O′,从虚震源发出射线,可以看成到达地面D1、D2、D3接收点,是以直达波形式v1速度,到达地面接收点。得反射波时距曲线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6.1.27)为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为对称于纵坐标的双曲线。在离震源点O足够远处与直达波时距曲线相重合。

图6.1.7 平行三层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

图6.1.8 平行介质反射波时距曲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