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诸葛亮为何坚持北伐?

如题所述

武侯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的对武乡侯诸葛亮的感慨,亦是很多人对诸葛孔明一生的最大感想。

诸葛亮身负托孤重任,在恢复蜀汉国力和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之后,遂于228年春(蜀汉建兴六年)至234年冬(蜀汉建兴十二年),七年间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中一次是曹魏的反击,真正出兵祁山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

北伐示意图

诸葛亮坚持北伐是否正确?这一点在史家中一直存在争议,不少人认为如果避免战争把主要精力投入建设蜀汉,使蜀国休养生息,在蜀汉国力强盛时再出击,会不会好一点?在此,笔者认为诸葛亮乃至后来的姜维一直坚持北伐是正确的战略方针。

隆中论天下

在谈坚持北伐是否正确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诸葛亮实际中的北伐和隆中对中的北伐是不同的。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隆中对中的北伐策略可以简化为一个“钳形攻势”,大致就是蜀汉东西并进,对两地进行重点进攻,西线部队进攻关中地区,东线荆州部队进攻曹魏集团的统治中心地区。

可当诸葛亮进行北伐时,隆中对中的北伐策略已经完全不可实现,荆州的失去对蜀汉的北伐大业来说就是致命性打击,再加刘备伐吴损失了蜀汉的精锐力量(此处暂且不谈)。

王业不偏安

诸葛亮北伐时,仅仅占有益州和汉中二地,正如《出师表》中所说的“益州疲敝”,而蜀汉集团又要奉行刘备“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誓言。但是我们应该仔细想一想,“王业不偏安”只是表面现象,“益州疲敝”才是根本原因。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文献通考》:

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魏氏户,口;汉昭烈章武元年,有户20万,男女90万;蜀亡时(263年),户28万,口94万,带甲将士,吏4万;吴赤乌三年(240年),户52万,男女230万,吴亡时(280年),户53万,吏32000,兵23万,男女230万

天时:荆州失守,曹魏篡汉,夷陵惨败,益州疲弊;

地利:蜀汉北部(今秦巴山区)虽然成了防御的天然屏障,可也成为了北伐大军的天然阻隔;蜀汉所拥之地为曹魏五分之一,孙二分之一;

人和:蜀汉人口与曹魏之间的差距也是十分悬殊;原荆州集团的精英基本上损失殆尽,益州本地集团的士族习性偏安,蜀汉内部斗争。

估计大家可能更加疑惑了,蜀汉既然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皆不占优,为何还要坚持北伐?

我们用逆向思维来考虑问题,既然蜀汉弱于曹魏,曹魏远强于蜀汉,那么,蜀汉如果不坚持去北伐,去不断地袭扰魏国,休养生息的不仅是蜀汉,最大赢家恰恰是曹魏。跟一个国力远胜于自己的国家比休养生息,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又以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

由此可见,北伐牵制曹魏,虽然耗损了蜀汉自身,但也另曹魏损耗颇多。坚持北伐,虽然不能一举克复中原,但能够使曹魏不能于短期进攻蜀国,保证了蜀汉尚有益州和汉中二地以图存,通过进攻魏国来维持相对平衡的局势,曹魏所占据的北方,一旦安定下来,发展潜力相当巨大,只能使其处于战争环境之中,才能守住益州的暂时安宁,实为“以攻代守“。

三国形势图

诸葛亮乃至后来姜维坚持的北伐,虽然都因为诸多原因导致没有成功,笔者认为在费?主政时期,蜀汉应该坚持北伐策略(同时期司马氏和曹爽势力斗争,魏国内乱,此时是一个绝佳的北伐良机),但是蜀汉主战派的坚持北伐、以攻代守的战略是正确的。

从古至今,偏安一隅从未有成大业者,偏安一隅最多只能求得暂时的安宁,面对的结果必将是国破家亡,面对强敌,只能拼死抗争,决不能求一时的苟安,无论到任何时候都是如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