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精,就是贮藏阴精,以达到养精蓄锐、敛阴护阳的目的。《黄帝内经》云“”,意思是说,如果冬天没有很好地“藏精”,春天就会犯“温病”。南怀瑾先生认为,春季容易爆发的甲型H1Nl流感,从中医的角度而言就是“温病”,部分原因是人们“冬不藏精”,所以他建议用小柴胡汤来对抗这一疾病。 冬季的“藏精”,指的是“有形之精”,即不要过度消耗肾精,青年人的性生活要适当,不要频繁;中老年人可以根据情况确定,体弱者尽量避免性生活,体力充沛者可以减少性生活。未婚男女要减少自慰,以免损耗肾精。 藏精的同时,要注意养阴,涵养人体的阴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作。在饮食上,要多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鱼类、鸡蛋、乳制品等等,辛热耗阴的食物,比如辣椒、胡椒等,尽量少吃。 ※补肾 “冬令进补,翌年打虎”,这个谚语说明了冬令进补的重要性。而冬季进补,最关键的就是补肾。这不仅因为冬季在五脏上和肾相对应,还因为肾藏精、生髓,在人体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黄帝内经》认为肾脏为“作强之官”,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搞基础建设的;它不把人体的基础建设搞好,其他所有单位都无法在人体这个大厦内“办公”。 补肾也是有原则的,不能乱补。 第一个原则是“补阳为先”。现代人多肾虚,但很少出现单纯的肾阴虚或者单纯的肾阳虚,阴阳两虚者更为常见。对阴阳两虚者,首先要补阳。这是因为,阳气是人体生存的根本,没有了阳气,人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再者,补肾阴的东西,多为性寒之品,需要阳气的鼓动才能发挥作用。 在人体内部,和阳气相比,阴气的“物质属性”更为明显,不像阳气那么虚无。如果把阴气比喻为具体的汽油,那么,阳气就是相对虚无的点火系统、燃烧方式。汽油如果没有点火、燃烧,不会产生任何能量。阴气也只有通过阳气来“点火”,才会发挥自己的效力。 第二个原则是,脾胃不佳的,补肾之前先补脾。这个原则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如果脾胃不好,补肾的食品吃得再多,吸收不了,吃了白吃。中医有“虚不受补”之说,也是这个意思:人体如果某些器官机能衰弱,即便吃了补品,恐怕也“消受不起”,难有效果。所以,脾胃等消化系统运转正常,是饮食补养的大前提。 在咨询医生后,可以采用参苓白术散健脾,参苓白术散由太子参、白术、扁豆、山药、莲子、茯苓、砂仁、陈皮、炙甘草等制成,具有调理脾胃之功效。 摘自《黄帝内经养生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