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让小学生喜欢的老师

如题所述

怎样做一个让小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 教师这一神圣而光荣的职业怎样吸引学生?学生心中最可爱的教师又是怎样一种形象?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小学生虽年龄不同,认识能力深浅也不同,但都有令大人们惊讶的独到见解。有的孩子说,我喜欢温柔、和蔼可亲的老师,不要整天对我们凶巴巴的;有的孩子说,我什么时候能碰上一个可以促膝谈心人品好的老师?有的孩子说老师教学生动、有质量,这样的课让我上再多也不厌。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躬行实践,是我国历代教育家提出的师德规范和对教师人格的要求。现在看来不够了, 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力争做个学生喜爱的语文教师,让孩子爱上语文课。我们必须殚精竭虑地做到为人师表、爱学生,以真挚的爱心感染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备课应常备常新、凭借语言魅力吸引学生、宽容和赞美学生。一、必须为人师表。 只有肯于为人师表的教师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心。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的教师,教师应该对学生友善、宽容、鼓励、尊重、赏识并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教师公平的善待、尊重每一个学生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也将变成积极主动和乐于去做的事。这样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好感,愿意和你亲近,乐于接受你,喜欢你。二、爱学生,以真挚的爱心感染学生。 爱是相互的,要做个学生喜欢的教师,首要的就是具备对学生的爱心。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关注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更要倾注更多的爱。教师,只有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人格上尊重学生,先成为学生的益友,在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再求得良师形象的成立,让学生真正地感到我的老师是可敬可爱、可亲近、可信赖的良师益友。这样,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双边活动在融洽、活跃的环境下进行。另外,平时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装束打扮也应注意,学生也是有审美观的。三、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 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把各科知识互相渗透,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可低估的。 如给课文划分层次时,可引进数学中的合并同类项,学生会很快划分出课文的层次。比较分析相关的课文时可借助代数中的提取公因式。在朗读优美的散文和诗词时,对停顿可借助音乐中的节奏。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一首五言诗,朗读中的停顿是有规律可寻的,就如同音乐中的节奏一样整齐,每句中都是两顿,故人/具/鸡粟,邀我/至/田家。,形成了鲜明的节奏,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朗读五言诗句中停顿的方法,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美。又如学生有时读课文到站了还不停止,我就说同学们该刹车时不刹车,惯性学得太好了。我仅仅结合了物理上的小知识这么一说,学生就完全理解了老师要表达的意思。这要比直接去讲有趣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语文老师各种知识丰富了,用起来才可信手拈来,左右逢源,自然有一种成熟洒脱的快感。这样一来,学生会对你敬佩有加的。四、备课应常备常新。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谋划。好的导学稿就好似工程师设计蓝图,蓝图设计得好不好,将直接决定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样,老师导学稿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课堂的质量。轻描淡写,应付式的设计,实质上是对工作不负责的表现,更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我认为在备课时,应在大量阅读参考有关参考书、资料书,在回顾以前上课的成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设计好有针对性的、激发学习兴趣的环节,并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时代的变化来备好每一节课。因为,教学内容虽然变化不大,但学生已经换了又换,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如果依然按照老调上课,必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学生也会对你产生厌恶感。五、凭借语言魅力吸引学生 语文教材中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如果教师凭借其特有的语言魅力来紧紧扣住每个学生的心灵,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语言,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彰显语文教师的语言魅力呢?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讲求精。这个课堂用语的精,包括语言上精炼,讲授上的精当,知识上的精要。语言上的精炼,就是在课堂上不说空话,不讲套话和闲话,用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提炼的课堂语言,变深奥为浅易,用准确简约的话语,讲述有较大容量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反复修改教案,越精炼越好,在课堂表达时要注意恰如其分,这就是讲授上要精当,在设计教学语言时,要能抓住精华,突出重点,如在教学《春》时,抓住表现春天的几个画面,突出重点讲解,使同学深刻领会主题,既见全篇,又明细节刻画的功用,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有变化,高明的教师能从文章的具体特点出发,寻求恰当的教学形式和采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力求做到因文而异,灵活多样。对不同教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避开千篇一律的模式,而采用多样化的语言风格,如讲郭沫若的诗文可用气势磅礴的语言,讲鲁迅的小说,用细致入微的语言,讲朱自清的散文,则用犹如耳边絮语的语言,而同样是小说,有的可以突出讲述心理描写,有的可以重点讲述景物描写。总之教学语言是随课文的变化而变的,教记叙文则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为主;教抒情散文和诗歌,则以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语言为主;教说明文,则运用说明性语言;而教议论文,则运用逻辑严密的论证性语言。同时再随着语言基调的不同变化,急与缓、轻与重、长与短、快与慢等,力求使变化的语言去真实、清晰、明白、亲切地表达好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三,语言要注重启发,强调预设,想方设法用语言把心灵点亮。 六、善于赞美学生。 我们的学生是如此的渴望赞美,应当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现在的学生很在乎他人的评价,赏识教育尤为奏效。课堂上给一句表扬,对小组的及时性评价,或在课堂结束以后给某个小组打个优,他们的、都会高兴上好几天,上课会更认真,作业会更工整,考试会考得更出色。这种成功的喜悦带给他们的动力无穷无尽。可有的时候,我们把这表扬的话语或奖励的分数看成了宝贝,不能慷慨地奖给学生,让它成为学生的宝贝,这样很难提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也难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我们不妨在课堂上,在作业批阅中,多对学生说你真棒!你的潜力无穷!这样的见解真是很独到!可以说,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一句嗔怪的话语都能给学生以鼓励,以感动,有时甚至影响他的一生,作为一个老师,我们不但要教予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有用心关爱,才能收获未来,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让学生真正的喜欢。总之,语文老师具有优良的品质,过硬的本领、较强的能力、灵活的教法方可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