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如题所述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
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部分症状不是由高血压直接引起的,而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头晕和头痛是高血压最多见的脑部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沉闷不适感,经常头晕可妨碍思考,降低工作效率,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尤以近期记忆力减退为甚。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也是引起头晕的原因之一。有些长期血压增高的患者对较高血压已适应,当服降压药将血压降至正常时,也会因脑血管调节的不适应产生头晕。当血压降得太低,有时也会感到头晕,这与脑供血不足有关。头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纯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时引起恶心、呕吐,多因血压突然升高使头部血管反射性强烈收缩所致,疼痛的部位可在两侧太阳穴或后脑。
出现胸闷心悸意味着患者的心脏受到了高血压的影响,血压长期升高会致使左心室扩张或者心肌肥厚,这都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进而发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就会感到胸闷心悸。
另外由于脑神经功能紊乱,可出现烦躁、心悸、失眠、易激动等症状;全身小动脉痉挛以及肢体肌肉供血不足,可导致肢体麻木,颈背肌肉紧张、酸痛;原来鼻中隔部位血管存在缺陷的患者易发生鼻出血。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时,必须尽早检查治疗,以防止靶器官损害以及预防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的发生。有不少高血压病患者不论是在早期或已有严重高血压,都无自觉症状,直至发生中风或因患其他疾病测血压时才发现就太晚了。所以进行定期体格检查以早期诊断治疗高血压对维护身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高血压病患者不能以症状的轻重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和决定降压药物的服用剂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3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在休息后会恢复正常。之前香港旅游的时候在屈臣氏买了3瓶益生好nmn给家里人吃,开始还担心高血压是不是不能吃,后来查了发现可以吃,吃了一段时间发现血压还有改善挺不错的,而且还挺便宜。性价比确实不错
第2个回答  2013-09-17
高血压的症状——头疼 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眩晕 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耳鸣 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心悸气短 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失眠 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肢体麻木  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4-21

高血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对心脑血管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


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超过3亿人,这比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这几个国家的人口总数都要多!可以这么说,几乎每3个成年人,就有1个患有高血压,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属于潜伏期比较长的疾病,它的初始发展比较缓慢,一些症状也不够明显,有的病人甚至会潜伏数十年之久,在病症初期很难自我察觉,往往通过常规体检来检查血压是否有异常,因此定期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荷叶健康就给大家罗列出部分高血压患者的常见早期症状,方便大家一一对应,提高警惕,以便于大家做好血压控制。


高血压4个前期症状


1

头晕头痛


高血压往往表现为头部出现沉闷不舒服的情况,或者头晕目眩,有晕晕乎乎的感觉,尤其是蹲起运动时尤其明显。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持续性的头晕、视力恍惚,甚至会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2

胸闷气短


如果出现血压异常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持续性的影响,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血压升高会导致心室扩张,甚至会造成心率不齐。


3

肢体僵硬麻木


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升高,会导致血管的收缩功能出现障碍,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四肢麻痹、僵硬的情况,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患者半身不遂。


4

眼红耳鸣


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增高,也会相应地增高眼压、耳内压力,造成眼部充血、双耳耳鸣的情况,更有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鼻部出血。


当出现上述几种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很有可能就是血压偏高。


我们知道,造成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过度肥胖、长期紧张焦虑、年龄增大、饮食习惯及药物因素,这些对血压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临床上判定是否患有高血压,以测量血压的方式来判断。一般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就可以判定为高血压了。


如果确诊了高血压,日常生活该如何管理?


高血压患者5个日常注意


1

合理膳食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合理膳食,尤其注意三点: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6克;

控制总热量:尤其要注意动物油脂的摄入,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

保证营养均衡:适量补充蛋白质,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主食多吃粗粮。


2

合理运动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控制体重,体重减轻有助于高血压的控制。研究表明每减轻一千克体重,收缩压可降低4mmHg。


3

戒烟戒酒


烟中含有尼古丁,会导致心率加快,导致小动脉收缩,造成血压升高。饮酒则会对抗降压药的降压效果。高血压患者应尽量控制,戒烟戒酒。


4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功能,适当地降低血压。可根据年龄和血压状况来定运动种类,一般建议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广场舞、慢跑等,每周可以做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年轻人则可以尝试一下力量练习,如举杠铃、俯卧撑等,每周2-3次即可。


5

心情舒畅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避免情绪出现较大波动。因为现代研究表明,情绪波动较大,也会导致血压浮动,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不妨经常听听相声、轻柔的音乐,闭目养神,让自己尽量放松。


除了这个以外,高血压患者最主要的还是要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40岁以上的中年人应每年按时体检。便秘患者则要多喝水,定时排便,切勿用力过猛。也要注意天气变化,天气降温要及时增减衣物,尤其要注意冬季戴好帽子,做好头部保暖。


高血压的这些日常护理方法,您了解了吗?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

[2]蔡瑞涛. 高血压的早期症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4.

[3] 王建军.高血压的早期征兆[J].饮食保健,2019:260-261.

[4]李舒曼. 正确对待高血压[J]. 中国医疗前沿,2009,4(08):107-108.

[5]徐娟. 高血压患者要重视日常辅助治疗[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7,(12):27-28.

[6]曹淑芬.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生活保健[J]. 保健医苑,2012,(05):36-37.


第4个回答  2022-03-23
高血压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有头晕、头痛、颈项强直、疲劳、心悸等,仅有劳累、紧张情绪波动和血压升高,休息可以恢复正常,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压持续的升高,会出现各种病症,此时就被称为环境性高血压。环境性高血压常见临床症状有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心悸乏力的症状。临床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失健,多发生在清晨,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属于激进型高血压。高血压危象短期内,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心脑肾等功能损害,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高血压病明显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讲高血压的治疗,首先饮食要低盐、低脂,多食水果和蔬菜,还要控制体重、戒烟酒,平时要控制体重,进行药物治疗,一般选用长效制剂两种或者三种联合,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