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为什么能成为囤菜中的新宠?

不论是3月以来的上海疫情,还是近期北京突发的疫情,都催生出一波囤货热潮。而预制菜作为居民的囤菜新宠,又一次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不过,对于预制菜的未来发展前景,业内看法各异。一位互联网观察人士表示,“如果后期国内疫情形势好转或者疫情结束,预制菜的需求泡沫恐怕就要破裂了。”

第1个回答  2022-05-06
所谓的预制菜,就是将畜、禽、水产品等配合各种辅料,提前进行洗、切、加工等程序,然后以冷冻、真空方式包装保存。消费者们拿到手之后,只需要经过简单的烹调就可以直接实用。

此前,预制菜只存在于部分餐厅的后厨,存在的目的是保证餐厅的上菜时间。现如今,随着懒人经济的不断兴起,预制菜已经成为当下人们风口。

甚至于有业内人士推测,预制菜是潜在的万亿级别赛道。

预制菜为何突然这么火?
根据企查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拥有7.19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预制菜的市场规模也从2017年的10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600亿元,预计2021这一数字将达到3000亿元。

从消费者们对于预制菜的评价来看,不好吃也不难吃成为主流。至于预制菜在当下为何突然这么火?主要是因为预制菜先天存在的省事、便捷等优势。

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加班文化盛行,虽然做饭对于打工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但是面对生活、工作压力,不少人还是想要体验一下做饭带来的温馨氛围。

这时候,预制菜的存在就能够很好的满足都市白领们的需求,既不需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又不需要有太高超的厨艺
第2个回答  2022-05-06
预制菜因为能简化做菜过程,并且具有较长保质期的优点,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近段时间以来在上海,也成为了大家囤菜的“新宠”。

在上海普陀区,负责生鲜食品配送的于国靖表示,最近这半个月,他和同事们的工作量大幅增加,每天的接单量都在150单左右,其中大部分都会有预制菜。

单量一天在两到三千单左右,比如火锅锅底和冷冻小龙虾,这些放在冰箱里容易存储。还有一些净菜类,免切免洗的。

不仅是上海,数据显示:3月以来,全国各地预制菜销量整体增长明显。其中,半成品净菜以及小吃最受欢迎,多个单品销售额比2月份增长超过50%。

整个3月,全国预制菜销售额增长同比超过了100%,上海区域近半个月整个同比超过了250%。尤其是像小酥肉、糖醋排骨这类产品的销售,占整个预制菜的占比已经超过了60%。

销量翻了三倍,三家工厂都是满负荷生产,现在每天的出货量大概在5000箱货。家常菜系列的酸菜鱼、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这些产品,基本生产出来拉到仓库就已经被订完了。
第3个回答  2022-05-06
预制菜为什么大火?

“懒人经济”大行其道。对于不少越来越重视健康理念的年轻人来说,外出就餐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成本,外卖又总感觉不够安全、卫生、可靠,自己做饭买菜、备菜又颇为麻烦。

消费者对预制菜褒贬不一

相对于资本市场的热捧,消费者们对预制菜则是褒贬不一。有消费者表示“很好吃,价格大大低于餐馆,口味一点不差。据说很多餐馆用的就是预制菜。疫情居家,肯定用预制菜,很方便”。但也有消费者吐糟“预制菜真心既不好吃也没有营养,有些更是味同嚼蜡”。“预制菜”是一种针对宴席菜酒饭店特色菜在制菜过程中繁杂等特点;食品企业星级大厨通过食品工业手法对各类菜品原料进行专业分析,针对食材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制作方法有针对性的研发,用现代标准化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科学包装;采用急速冷冻技术(零下18度)保存,以及时保障菜品的新鲜度和原味;预制菜省去了食材采购的烦恼简化了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烹饪方式,就能直接作为餐桌上的便捷特色菜品。
第4个回答  2022-05-06
预制菜火既有内因,亦有外因。

内因就是预制菜本身省时省事、方便快捷,不但契合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而且也适应了当下年轻人的“宅经济”。

至于外因,一是政策强力加持,如近日广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推动产业发展。二是资本纷纷布局,瞄准其中商机,共同推动预制菜产业持续火爆。
第5个回答  2022-05-06
预制菜是指经过洗、切、搭配、加工完成的菜品,采取冷冻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通过简单烹调或直接开封即可食用,具有方便、高效、出品稳定的特点。
预制菜品主要优势:
1、对企业:预制菜提高了出菜速度,降低了成本。
2、对顾客:预制菜基本都是成型的菜品,只需采用不同的方式,经过最后一关稍加处理就可以成为不同形态、特点的美食原料,方便、简单。
预制菜品只需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经过最后一关加热或者翻炒稍加处理就可以成为不同形态、不同口味特色的美食菜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餐饮趋势的变革,“预制菜”也越来越受餐饮从业人员喜爱。预制菜区别一般菜式,半成品是可以简单加热,便可食用。近年来,随着菜品、菜系的预制菜不断更新,被更多消费者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