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招生,从背景提升活动中考察哪些要点因素?

美国大学招生,从背景提升活动中考察哪些要点因素?

活动背景可以展现学生除了学习之外的很多个人品质。比如学生是否有广泛兴趣爱好,人际交往能力如何,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潜力等。
美国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特性。因此在审核学生的材料的时候或者录取一个学生的时候如果学生本身有除了学习之外其他的一些才能或者多元化的背景的话,会非常注意。当一个人拥有多种兴趣爱好,他才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人生经历,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在实习或者课外活动中,学生们难免要跟其他人打交道。那么学生是否在这些团队活动中有过领导力的经历?在团队中有无良好的表现?能否与同伴团队合作默契?......通过学生展现的这些细节,招生官能分析出学生从实习或者课外活动中得到的历练、提升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社交的经验。
同时,通过学生的背景活动,学校也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学生在将来这一职业发展的潜力和能力。比如申请工程的学生在一些大牛实验室参与过项目,或者自己参与过一些有意义的相关活动。那么招生官就会知道这个学生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独立思考,在这方面很有潜力.....
反之来讲,活动背景也是学生向招生官多方面展现自己能力,突出个性化一面的机会。一个优秀的活动背景可以让你更加受到录取委员会的青睐,意味着名校向你抛来橄榄枝的几率更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2
  1、寻找展示自己兴趣活动的机会
  如果你的某项活动已经到了一定水平,但是从未向周围人展现,那这项活动的意义就只能停滞在表面,并不能对周围人乃至社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2、分析评估可利用的时间和资源
  在活动开始前要合理的分析自己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有规律的完成,并能得到家人或者其它可借助的资源支持。毕竟,不管是在普高还是在国际部,在繁忙的学习校内和标化日程中抽出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
  短线活动例如竞赛类要提前规划好赛前的学习准备以及不与其它学习时间冲突;长线活动在开始前需要做好活动目标和活动频率计划。可利用资源方面首先评估父母家人中的物质和人脉资源是否能在活动中起到帮助,就需要从其它可利用资源中求得帮助。
  3、考虑活动的延展性和整体性
  孩子的学校就有很多活动,兴趣社团也报名参加了自己喜欢的,这样是不是就够了?的确,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都有很多现成的活动可以参加,但是我们必须考虑活动是否与孩子以后未来的学校、专业方向相关?
  其次,如果毫无目的和规划的各类活动都去参加,每个活动之间毫无关联性,那么呈现在招生员眼前的活动将会是非常分散且漫无目的的。
  最后,活动从学生9年级到12年级,应该是逐渐深入延伸的,举个简单例子数学竞赛,9年级或10年级可能参加AMC10,那11年级就计划参加AMC12。从活动中要体现学生不仅每项活动都在不断创新和精进,在时间轴上也是有计划在进行的。
  所以,“3+1”留学规划法提倡的“要留学,先规划”理念。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做规划早准备,即使走了弯路还有时间更正过来。比如做活动,美国大学会考虑活动连续性的问题,不是说临时两三天参加一个活动凑数就可以的。招生官要考察学生是否持之以恒在做这个活动,是不是有一定的耐力与恒心,有一定连续性的才叫activity。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22

个方面:
一是专业知识和能力考察,
二是交流能力及其他知识考察。
第3个回答  2018-11-22
美国留学申请面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能力和知识为主的面试,一种是以考察交流能力,personality为主的面试。
第4个回答  2018-11-29
其实好的背景提升项目,不止有像斯坦福夏校现在好像所有的留学机构都是推荐他们花钱的项目,比如啄木鸟,天道等,都是靠学生本身的成绩去申请学校。因为从他们走的项目基本上都相同,含金量并不高,相似的文书,申请名校就是碰运气,或是拼硬件条件。
作为一个行内人,我也觉得超级可悲,因为流水线,根本不注重留学后期老师的个性化背景提升,后期老师都是请一些刚毕业或是刚做了一两年的后期老师去带客户,根本不可能做个性化文书。
感觉题主这边很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你可以试试找一些有个性化背景提升项目的公司。目前我了解的太傻有部分本科老师在这方面做的不错,然后慧德这边有个性化规划。天道有个全案组有几个本科老师会这块。算是给你建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