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中的词类活用

还有仁义与仁政中的词类活用..
要有通假字.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

本单元还是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单元,课文难度比较大,教学时间紧,估计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围绕本模块的教学重点“关注社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放在了学习古代先贤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关怀人生关注社会的人生理想。当然在此之前还是要解决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现简单设想如下:
  一、 单元教学重点
  1、学会借用工具书,自主学习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学会寻找分辨课文中的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并进行整理归纳。
  3、熟读背诵名篇名句,学习先贤们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关怀人生关注社会的人生理想。
  二、单元教学设计
  1、课时:12课时:14课3课时,15课16课17课各2课时,18课19 课 各1课时,最后1课时总结
  2、方法:建议学生做每一课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要点(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寻找分辨,教师上课整理归纳)课文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分析(教师上课分析,学生做好笔记)课文观点之我见(了解课文观点后寻找现实材料小议)
  3、注意事项:学生个人完成读书笔记可能有难度,注意循序渐进,建议首先由学习小组进行集体读书,合作寻找知识要点,然后老师上课点播分析整理,课后学生分头整理好笔记,并写下个人感受,教师在最后一节总结课上进行点评和分析。
  《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2、能够归纳出“疾、止、见、过”四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
  3、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
  2、对孔子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1、孔子介绍 2、背景介绍 3、解题
  二、学生翻译课文,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把握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省略句、判断句等特殊句式,“无乃……与”“何以……为”等固定格式及“是、疾、止、见、相、过”等词语的意思。(见辅助课件)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何以伐为?
  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⑤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三、讲解课文
  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然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当听到这个消息后,孔子的反应如何?(求,无乃尔是过与?)大家体会一下,这句话传达了孔子怎样的感情?
  孔子平时称呼学生一般是在名字后面加语气词“也”,如回也、求也,语调显得舒缓而亲切。这里对冉有的称呼却省去了“也”字,直呼其名“求”,语气急促,紧张严肃,把孔子当时那张深恶痛绝的神态全部传达出来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先王以为东蒙主 (不可伐)
  孔子反对讨伐颛臾 在邦域之中 (不必伐)
   是社稷之臣 (不当伐)
  孔子首先引用周任的话,指出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该尸位素餐。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无道”,冉有、季路不能进行有效的阻止,这本身就是错误,现在二人不仅认识不到这点,反而推卸责任,这是孔子不能容忍的。孔子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教育冉有和季路认识自己的失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一用辅相应尽的责任作比,一用看守柙和椟的人作比,说明冉有、季路不能推卸讨伐颛臾的责任。
   引用 周任之言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孔子驳斥冉有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比喻
  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
  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而是因为它曰渐强大,又靠近费,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现在不消灭他,今后必将成为季氏的大患啊!”由此可见,冉有和季路实际上是参与了季氏的军事谋划的。
  冉有替季氏开脱,显然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但 前面他却说:“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憎恨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两面派态度,于是他直接对冉有说:“君子疾夫舍曰‘ 欲之 ’而必为之辞”。
  接着孔子提出他的政治主张:“有国有家者……既来之,则安之”
  这里就折射出他的政治主张了。文中的哪三个字能体现出来?(均、和、安)这可以用一个字加以概括——仁。注意:这里的均,并不是现在的平均主义。它是按不同的等级不同的身份来分配社会财富。
   训斥
  孔子再驳冉有 均
   政治主张 和 仁
   安
  
  四、评价孔子的政治主张
  五、结语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和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
  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六、布置作业:1、背诵;2、预习《寡人之于国也》3、课外阅读《论语》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和掌握有关实词的意义,归纳多义词义项,了解某些句式。
  【教学重点难点】
  1、孟子和孔子思想的传承
  2、辨析多义词:数、兵、直,掌握文言句式
  3、孟子语言的雄辩风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二、导入新课:由成语“五十步笑百步”这句话的出处导入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三、介绍作者、作品。
  四、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1)提出问题:尽心焉(移其民,移其粟)→而民不加多。
  (2)分析问题:以“五十步笑百步”设喻(梁惠王=五十步者,邻国之君=百步者),指出数量不同,实质相同,所以“民不加多”。
  3、解决问题:行仁政,则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总结: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二、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3、一词多义: 于、 王、 以、 食、 之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谨庠序之教 然而不王者
  5、古汉语句式:非我也,岁也。/ 未之有也 /可以无饥矣
  三、总结: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
  (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
  (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
  (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
  (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做好知识小结
  3、课外阅读《孟子》
  《劝学》
  【教学目标】
  1、掌握《劝学》中“学”的含义;
  2、在掌握基本字词知识和熟悉文意的基础上,对荀子关于学习方面的先进思想进一步深刻体悟,掌握通过重点句子纵向把握文章主旨的学习方法;
  3、通过对孟子思想的了解,让二者思想进行比较,掌握课外横向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大胆发言的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介绍作者。
  2、荀子的思想主张
  3、解题
  二、整体感知
   课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的,但这篇课文却形象清新、脸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因此,分析比喻中寄寓的道理就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注意字音,找出有哲理的句子。
  由此引出作者的观点,本文的论点:学不可以已
  四、承接上文,进入文章的论述,分析第2、3段。
  1、朗读。
  2、学生将难点、重点列出来,老师提问,同学回答,老师强调并补充。
  五、请学生谈一下对于这两段的认识,老师最后给以总结。
  这两段从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学习的意义是改变自己(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提高自己(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第3段五个比喻皆是围绕这个论点进行)。
  六、作业:整理课堂笔记,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荀子的《劝学》,对课文的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对荀子的思想已经能够有个大致的了解。本文的题目为《劝学》, 那么“劝”与“学”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我们还能深入了解到荀子的那些深刻思想呢?在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荀子和其他儒家大师的主张又能给我们带来那些启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一下探究式学习。
  二、关于对上节课内容的补充与回顾
  1、播放朗读录像,让学生跟读,并思考:文中运用了设喻的论证方法,分析这些比喻句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最后教师点拨总结。
  3、回顾本文的行文结构,让学生进一步明晰文章的说理脉络。
  三、引导学生进入课内研究性探讨阶段
  步骤: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鼓励学生大胆讲话,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设置问题:
  1、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
  2、“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与孔子主张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是否矛盾?
  3、“吾尝终曰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否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相同?你对于学与思的关系,是怎么看的?
  4、荀子主张学习的态度,一言以蔽之,即“勤奋”、“刻苦”,难道仅有如此学习 路径就畅通无阻吗?除了具备“刻苦”、“勤奋”之外,要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还要讲究那些内容?
  5、《劝学》中有这样的文字:“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强调环境对成功的重要意义,即:“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你认为环境真的那么重要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外部环境(假于物)?
  四、引导学生进入课外拓展研究性探讨阶段
  过渡:前几天我们刚学过孟子的文章了解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人性本善”。那么,同为儒家的大师,荀子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本恶,人必须经过外界改造才能变得有礼。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这个辩题先开始展开讨论,准备材料,然后进行辩论。
  《过秦论》
  【教学目标】
  1、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加强诵读,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在诵读中积淀语感。
  4、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教学设想】
  1、这篇文章比较长,可以让预习或用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疏通文句。
  2、本文的结构比较复杂,最好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明确。
  3、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
  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由李商隐的《贾生》、毛泽东的《贾谊》诗导入
  二、 作者、背景介绍
  三、自学文章:让学生通过自学,对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和文章的内容、论点,有一定的了解并完成自读练习。
  三、 内容分析
  1、文章牵涉到了几种力量?这几种力量的对比情况如何?
  2、在力量对比中,六国的力量如何?秦国的力量又如何?按理,秦国弱于六国,但是秦国为什么能战胜六国?
  分析一、二段:理解文中的重要字词,先让学生诵读,然后指名一个学生翻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斗、蒙、因、南、弱、致、从、延、追亡逐北、因利乘便……
  3、对于六国和陈涉的力量强弱,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比?
  并诵读、理解第五段中的重点字词:尊、于、铦、谪、抗、向时、同年而语、致、序、朝……
  4、从力量的对比中,陈涉弱于六国、秦朝强于秦国,可见,陈涉远远弱于秦朝,可为什么强大的秦国会一败涂地呢?
  并诵读、理解第三、四段中的重点字词:奋、烈、以为(桂林)、委、乃、却、言、愚、隳、以为固、陈、瓮牖绳枢、阡陌、疲弊、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
  5、从各种力量对比中,秦国以弱胜强,而秦朝以强败弱,那么,秦国“打天下”胜利靠得是什么?秦朝“守天下”失败又因为什么?
  6、既然“守天下”不能靠“武力”,那么要靠什么呢?
  四、 结构分析
  事实论据: 论点:
  秦创业――雄心勃勃
  秦曰盛――所向披靡 仁义不施而
  秦统一――势如破竹 攻守之势异
  秦灭亡――一败涂地
  五、 借古讽今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贾谊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
  六、 评价贾谊
  有人说: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而且对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评价,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对于这种看法,你有自己的看法吗?
  八、作业设计
  1、文中并没有直接把陈涉与秦国的力量进行对比,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列表对比:
  2、做好知识小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08
恨:古义多表遗憾,不满意;今义则表仇恨怀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