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家长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的作用

如题所述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对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其设定明确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
规划。在中职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帮助中职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从而结合内外因素,拟定可行性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学生合理定位,科学
树立职业目标,正确选择职业,以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近几年连续三届组织学生参加了常州市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
计竞赛,并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三届获常州教育局颁发的优秀组织奖。笔者从近几年学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入手,谈几点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
划的思考。
学校近几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情况
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一贯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真贯彻《常州市职业学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方案(试行)》精神,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视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激发同学们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
解职业和了解社会,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作为学校的一名职业指导课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对近几年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情况
作一总结。
1.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主要包含三部分,一是利用校学生处主编的《中职生职业生
涯规划和自我管理项目教程》对新生开展统一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二是依托于德育课和文化课开设的《机电英语》《计算机英语》《电工电子英语》《电工电子数
学》等课程,在日常的教学中开展职业和专业的教育。三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赴企业参观、实习等活动,尽量让学生了解职业和社会。
2.以“全国和常州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为载体,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
2006年开始,常州每年都要开展“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学校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全校的“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竞赛活动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设
计,“诚信在我身边”“创业之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和“顶岗实习报告”等征文活动以及职业生活摄影活动和计算机动漫设计大赛等活动。另外还开展了
其他一系列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活动,如三创知识竞赛、顶岗实习管理知识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也获得了终身受
益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线的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是提高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载体。
3.利用多元的社会资源,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学校围绕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中职生创业教育及实例、应聘礼仪和就业心理辅导等专题,开设职业指导系列讲座。积极邀请专业教师、企业的管理人员作讲座;邀请走上工作岗位的优秀毕业生与在校学生面对面交流等等。
另
外,学校与本地一些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在学校成立了以企业命名的班级,如“华鹏班”“上齿班”等。同时还吸引企业到校开办了“前校后厂”式的校企合作的教
学模式,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生产,使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渗透着企业文化的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有多元化的社会资源的支持,
使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进一步加强了针对性,从而可以有的放矢。
4.利用多种方法或手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一方面,学校针对即
将实习的学生开展统一的指导和培训,如模拟面试、就业报告会等,进行了多层次的职业生涯发展团体辅导;另一方面,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咨询机构和心理辅导机
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还建立专门的职业指导网站,为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创业教育等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提升中职生
职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对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思考
1.指导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必要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2008年年底开始的金融危机,给中职生就业带来很大冲击,职业生涯规划能更好应对就业困难。二是职业环境的变化,“金饭
碗”“铁饭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学生的职业环境变化加大,更要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三是中职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以智力教育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
忽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造成学生发展不全面,适应性不强,职业生涯规划能较早地发现不足,以采取补救措施。四是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
解职业、了解社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积极引导家长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环节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体
探索自我、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的过程,但仅仅依靠学生个体的力量很难实现,还要依靠家庭和社会。家庭方面,除了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撑外,家庭气氛对个人职业
生涯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如果家庭成员如父母有相关的从业经历,孩子从事这一方面的职业往往会更具有优势。目前,很多中国的父母更关心孩子的成绩和升学,却
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更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孩子,大量学业优秀的学生毕业后不知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之路就是“家教缺失”的直接结果。因此,学校应积
极利用家长会和电话沟通等方式来引导家长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
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仅仅是主导的地位。教师的作用关键在“导”字上,引导学生确立正确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开导学生确定职业发
展策略;引导学生明确具体的职业发展途径;指导学生设计具体的活动计划。学生是主体,自主确定方向,自由选择发展策略,自行设计活动计划,教师只是提供参
考意见或建议,而不是帮助学生来决定。
4.要鼓励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过程
中,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实践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反省,发现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据此不断调整自己的
职业生涯规划,更新职业观念,优化职业理想,使得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合理。自我反思一般以内省方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反省意识和反思
能力的培养。
5.重视开展职业生涯心理辅导
学生的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其目标的达成或计划的执行,所以,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也需要职业指
导人员的帮助。就江苏省溧阳市职业教育中心而言,学生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如何选择就业与升学、学习目标欠缺、人际交往障碍、情绪难以控制和如何成功就业
等,如果不及时地帮助其调整,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