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如题所述

1、不断完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机制,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要实现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各项组织与机制,使企业全员参与项目成本管理,人人有责。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组织体系,制定成本管理制度、规则、标准等,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行组织、指导和监督,为项目成本降低提供技术、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制度。企业与项目经理协商确定项目部的责任目标成本;项目部对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并层层落实,使项目成本得到层层监控。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项目部是成本控制中心,施工企业是利润中心,要注意理顺企业与项目部以及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不同类型的工程,其造价千差万别。不断积累工程项目造价数据,建立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可为企业施工定额和工程预算成本的编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同时也能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与施工进度、质量、合同和资源等的管理密切相关的,要注意利用计算机手段、信息资源、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集成化管理,以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与成本控制这三大目标,为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故障成本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当前迫切需要的是降低故障成本。因为故障成本是工程质量无缺陷时就会消失的成本,有人把可消失的质量成本喻为“矿中黄金”,以表示其潜力之可贵。
  3、加强工程项目成本风险预测及监控,并采取应对措施
  施工单位应设立风险管理机构,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工程项目的成本风险进行辨识、预测、估计与评价,对成本风险进行监控,并采取应对风险的措施。成本风险规避的方法有工程法、程序法和教育法等。教育法是通过对项目管理及施工人员进行工程经济、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及风险意识,进而提高他们对项目成本的控制能力。为了降低成本超支风险,可采用开脱责任的合同条款,选择适当的合同计价方式,运用工程分包和转包等风险转移的方法。
  4、强化索赔观念,加强索赔管理
  项目部要与监理方、设计院和业主充分协调,认真研究合同和施工图纸。变更设计应坚持“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原则;紧盯现场,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好记录,收集证据,建立完整的施工档案,及时出具工程变更联系单并请监理单位、业主签证工程量及价款。
  5、竣工结算成本控制
  工程进入收尾决算阶段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机械退场,留守人员应积极组织工程技术资料移交和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同时要对工程的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比较、查漏补缺,一方面确保竣工结算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弄清未来项目成本管理的方向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尽快与业主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对不能在短期内清偿债务的业主,通过协商。签订还款计划协议,明确还款时问,尽可能将竣工结算成本降到最低。
  总结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成本控制实质上是施工企业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的综合反映。要搞好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一方面要有组织机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做保障,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提高全员综合素质,特别是项目经理及其他项目管理者的素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