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管理合同

企业如何管理合同

公司一般要制定合同管理办法,对合同订立、履行及保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的。包括对劳动合同和经济合同,一般劳动合同由人力资源保管,相关规定也是由人力资源部制定。而经济合同涉及各部门,一般由财务部或行政部门(也可以是办公室)来保管,相关制度可以由财务部或者行政部门来制定,这个要看公司哪个部门更有能力管理这个和领导安排了。多数的管理合同应该指的经济合同的管理,网上也会有一些合同管理办法的模板借鉴,同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即可满足需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31
大部分企业没什么管理的,就是保存以便查阅而已。
还有很多企业都是假合同,和员工签了,但是没有拿到劳动部门备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9-09
建议用合同管理软件来管理,效果不错,你可以试试恒润基合同管理软件,免费使用一个月,到他们的网站看看吧!

参考资料:www.woorich.cn

第3个回答  2016-01-06
企业管理合同的方法措施:
1、签约时对合同结算方式的创新
先付款后交货往往是卖方梦寐以求的,但买方担心货款被骗,因此这种结算方式在买方市场下往往难以做到。货到付款是买方梦寐以求的,但卖方担心货物被骗,往往要求提供担保,这给交易的成功造成种种障碍。在目前国内经济活动中诚信存在缺陷时,企业可在充分利用合同法和担保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维护自身权益的前提下,在一定条件下可在结算方式中尝试使用信用证的结算方式,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信用危机。
2、签约后对合同风险管理的创新
合同签订后,卖方往往存在货款回收不畅的问题。企业间的三角债,使得企业大量资金被应收帐占用,形成理不清、剪不断的债务链,造成资金周转速度减慢,增加了企业成本,加大了市场风险,对于原本资金紧缺的小型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产发展。企业可在签约后采用以下手段融通资金,防止三角债的困扰。
①保理
保理是针对企业应收帐款提供的一项金融服务,是由专门的保理商将企业之间应收帐单买下,然后代为收款和提供融资。企业不但可通过保理将其应收帐款的收款风险转移给保理商,依靠保理商的专业技能对客户信用进行分析和管理,确保将主要资源集中于研发、制造和销售等核心环节,而且可合理运用保理融资功能,保持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我国目前交通银行等已把这一国际惯例引入国内,推出国内保理业务。
②信用保险
信用保险是一种责任保证保险,是以信用交易中债务人的信用作为保险标的,在债务人未能如约履行债务清偿而使债权人遭受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向债权人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保险。目前信用保险仅包括进出口信用保险,国内买卖之间的信用保险尚未开展。相信随着金融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客户需求的增加,利用信用保险规避债务人信用风险包括应收帐款风险存在可能性。
3、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应对合同纠纷的发生
在订立合同后,企业还要密切跟踪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搜索相关资料,在对方违约包括预期违约时及时采取有效法律手段,避免和减少自身损失的发生,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目前合同法赋予当事人在对方有违约或其他侵犯当事人权益的行为时可行使抗辩权,追究对方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进行合同保全。
①行使抗辩权
抗辩权是指在发现对方有违约或预期违约的行为时,合同一方拥有不履行或中止履行相应义务的权利。目的是在对方违约时当事人可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发生和扩大,以维护守约人的合法权益。
②及时追究对方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因当事人一方的过失致合同不能成立时,有过失的一方应就他方当事人因合同成立遭受的损失承担的民事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包括违背诚信原则的缔约过失责任和泄露商业秘密的缔约过失责任。
③合同保全
合同保全也称合同的对外效力,是指为确保债权人无特别担保的一般债权得以清偿,防止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不当减少,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时代债务人行使权利或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不当决定的一种制度。目的是保持债务人的偿债能力,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4、制定应对网络经济时代的法律对策
加入WTO后,我国关税大幅削减,进口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趋向降低,企业可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融通技术、资金等我国企业发展中稀缺的资源,并从全球采购尽可能物美价廉的产品或服务,提供企业竞争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涵盖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技术、电子商务以及企业资源计划等在内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实现全球采购、获得最佳的供应商和最好的产品价格提供可能性。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节能降耗、减员增效的有力工具,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有效手段。但企业也要充分认识网络交易的安全性所存在的缺陷。为此,企业要在电子商务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并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和立法机关完善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我国企业界还存在诚信缺失的情况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开拓市场获取利润固然重要,但如何保证权益不被侵害更是其基本功。为此,企业还要不断创新,充分运用各种法律手段规避和化解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切实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