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天地形成时没有出现万物,是后来天地生育了万物,所以天地是天下万物的父母。已经有了天地这个父母,也知道了万物这个子女的由来;已经知道万物这个子女,反过来观察这个天地父母。

出自《道德经》第52章,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译文:

天地形成时没有出现万物,是后来天地生育了万物,所以天地是天下万物的父母。已经有了天地这个父母,也知道了万物这个子女的由来;已经知道万物这个子女,反过来观察这个天地父母,天地没有死亡之身,会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不会消亡。

如果塞住了道的“进口”,关闭了道的“出口”,天下万物将永远不能繁衍生息(四季停止)。道的“进口”和“出口”畅通无阻,四季运转周而复始,万物才能生生不息,万物永远不会灭绝。能观察到事物微小的变化,从而明白事物的发展趋势。

保持柔和宁静的心态和作风,能提高事物的辨别能力,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借用天上的光芒,照亮所要观察的事物,明白了事物其中的道理,就不会有祸害殃及到自己;这些对事物的见解知识,是可以永远传承的。

扩展资料:

在本章中,老子又一次使用了“母”、“子”这对概念。在这里,“母”就是“道”,“子”就是天下万物,因而母和子的关系,就是道和万物;理论和实际;抽象思维和感性认识;本和末等关系的代名词。张松如认为“所谓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正是把概念形成的理论证明,当作对具体事物认识的方法了。西周以来,中国已经产生了例如五行说那样原始、自发的唯物论。当老子第一次试图把那种元素化的‘物理性形式’推进到更高阶段的理论性的形式时,他的理论形式的唯物主义思想。

也因受到了历史与科学条件的限制而表现出某种不成熟性,这种不成熟性,反映到更为复杂的认识论领域中来,就很容易带上一种以‘道’观物的特点。这是老子在认识上失足落水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又认为老子的确是强调抽象思维,对抽象思维和感性认识的关系讲得不够清楚。

这是我们从本章内容中所得知的,不过不能把这一点加以夸大,相反,我们感到,老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引用了辩证的方法,他的“知母”、“知子”的观点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不仅在春秋末年甚至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其思想水平是许多哲学家所不及的。

本章的言外之意在于,世人都好逞聪明,不知收敛内省,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他恳切地希望人们不可一味外露,而要内蓄、收敛,就不会给自身带来灾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29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译文:
天下有开始,以开始为天下本源。
既然得到它的本源,以本源而知道本源的果实;
既然知道本源的果实,返回职守果实的本源,身体死后没有危险。
阻塞它的嘴,关闭它的出入口,终身不用勤劳;
开启它的嘴,成就它的事件,终身不会被拯救。
发现细小叫做智慧,职守柔弱叫做强大。
用它的光,还原回归它的智慧,从不舍弃,身体灾难,这叫做重复规律。

理解:
天下是有起源的,并把天下的起源作为天下的本源。
既然得到天下的本源,那么通过本源,我们就可以认知本源产生的后果。
既然知道本源产生的后果了,我们就应该回到本源并职守住本源,那么即便你身死,你的认识、方法、事迹乃至名声也将永存于世,而自己的名誉和后代也不会遭致危险。

管住自己的嘴巴,少指指点点、少批评教导指挥,降低自己对外界的敏感度。学会懒惰,学会相信,那么你终身都不用勤劳。
时刻都要张开自己的嘴巴,时时都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去完成接触到的事情,那么你就会勤劳无比,最终会积劳成疾,以致终身都不能被拯救。其原因就是你只觉得自己本事大,却从不能相信也没有耐心相信别人。

能察觉那些难以发现的细节,并能通晓这些细节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前后变化规律,这就是有智慧。能坚守柔弱就是内心强大的人。
运用智慧的光芒让自己言行举止,以及为人处世能够光明磊落。每次行动后,都要使自己还原回归到智慧本身。如果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那自身的身体一定会有巨大灾难,这个就叫做反复的规律。

【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诚诞生了真理,真理诞生了宇宙。】

注意:
本章的母子关系,其实就是因果关系。呼应第一章、第十章、第三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六章。

介绍:
蒙哥马利在谈论如何用人时曾经说过这么一段名言:人大约可分四类,1聪明的,2笨的,3勤快的,4懒惰的,每个人都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特性。第一种:非常聪明,但是非常懒惰,可以当司令。第二种:非常聪明,又非常勤快,可以当参谋人员。第三种:非常懒惰,又很笨,可以当士兵。第四种:非常笨,但是很勤快,马上把他赶的越远越好!

注释:
始,开始、起源。母,本源、基础。知,知识、知晓。子,本章定义为果实。
复,往来、还原。守,职守。没,通“殁”、死。殆,陷入困境、危险。
塞,阻塞。兑,说也《说文》。门,出入口。勤字本义:短期内格外用力。
启,开启。济,成就。事,侍奉,事件。见,看见、显现。明,智慧。
遗,落下、舍弃。殃,祸害、灾难。袭,重复。常,恒久、经常、规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8-20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说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宇宙间万物的起源和相互关系。从而引申出了许多哲学思考和生活智慧。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从物质世界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天下有始,就是指整个世界的起源。它以“母”作为比喻,表示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和萌芽之地。既然天下有始,那么万物就是由这个始而生的。通过观察、研究和感知天下的始,我们就能够了解到其中各种各样的事物(即“子”),包括它们的特点、规律和相互关系等。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子”,才能够更好地保护、维护和尊重它们的起源(即“母”)。因此,老子告诉我们要从根本上去理解事物,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行动。
我们可以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天下有始,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它同样以“母”作为比喻,表示它是人类社会的根基和源泉。既然天下有始,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就从这个始开始。我们通过了解自己和他人(即“子”),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尊重和保护人际关系的起源(即“母”)。只有在这种相互关系中,我们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求同存异的态度,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再次,我们可以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天下有始,可以理解为每一个个体生命的诞生和成长。它同样以“母”作为比喻,表示它是每一个生命存在的基础和依托。既然天下有始,那么每个人都是从这个始中诞生出来的。通过了解自己和他人(即“子”),我们就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并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发挥。只有真正理解并守护自己内心深处的“母”,才能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老子所言的“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是一种对宇宙间万物起源和相互关系的深刻思考和智慧总结。它告诉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事物,要重视起源和根本,要通过了解和保护“子”来实现对“母”的尊重和守护。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与他人、与世界共同发展。让我们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这句话的智慧,并运用到实际行动当中。
第3个回答  2013-12-20
天下总有一个开端,我把道作为形成天下万物的原因。既然已经找到原因,就可以知道其结果;既然明白了结果,就可以反推其原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6-20
天下万物都有来处,其来处便如人母,即然明白了其母,便可以进而了解他儿子,了解了他儿子,又可以反过来怎样保护他的母亲,守住了源头自然能生生不息、永生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