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孩子早恋?

如题所述

在第一阶段,也就是女孩子9——11岁,男孩子12——14岁。此时,是孩子对异性敏感期。家长要多学习家庭教育,不充当专家。尊重理解孩子,多与孩子交流,与孩子建立民主和谐的亲子关系。同时与孩子谈性别角色的认同,谈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尊重、责任、体谅及服务,让孩子正视自己的角色,悦纳自己,克服拘束、害羞心理;与异性同学交往能做到大方,态度诚恳,既懂得互相帮助,又明白男女之别,保持一定的交往距离。

在第二阶段,也就是女孩子11——13 岁,男孩子12——14岁。对于这个阶段孩子们的相互爱慕,家长要理解接纳,采取自然的态度,不过分担心。鼓励孩子与异性的正常交往,注重交往礼仪和把握尺度,做到自尊自爱。同时家长要多关爱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的父母觉得,他们很爱孩子,但孩子逆反、不懂事。我想告诉家长,爱,不是好吃好喝,不是百般伺候,不是有求必应;爱,不是挑毛病,不是指责打骂;爱是理解尊重,是耐心聆听,是智慧引导;爱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我们小时候物质匮乏,却一样感受到了父母对我们的爱。这个年代,什么都给了孩子,为什么还有很多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培养孩子,家长是需要学习的。

有素养的家长会多陪伴孩子,多带孩子散步、游玩。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性”的知识,让孩子对生理现象有所了解,比如妈妈给女儿讲“月经”,经期卫生与保健;爸爸给儿子讲“遗精”,讲两性差异,两性之间的合作与互助。为了避免色情漫画的影响,父母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大大方方地讲,不遮遮掩掩,不过度渲染,不欺骗孩子,不丑化与性相关的内容。让孩子的好奇心自然流露、得到满足。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为什么,让孩子从心底接纳男女相处的原则。父母会“爱”孩子很重要,缺乏父爱的女孩子易“早恋”,缺乏母爱的男孩子同样易“早恋”。

有些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受到欺骗,担心孩子做出一些越格的事情,因此,父母往往告诉孩子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还总是喜欢把问题说得极其严重。在父母看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放心。但实际上,父母的话反而给了孩子一些刺激,让他觉得那些“不要”很神秘,或者还会感到很有趣,他们会更想去试一试。因此,生活里才会经常发生“父母越不让做的事情孩子越想去做”的情况。

当然,有些“不要”也是需要父母强调的。比如:恋爱不宜太早,恋爱是要负责任的,结婚以前不宜做爱等原则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从学生的特殊年龄段的实际出发,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只要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同时用爱去关心和教育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良师益友",真正的教育也就落到了实处。
第一,尊重孩子的爱情,接纳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说TA爱上谁了,家长需要做的是恭喜孩子,说明TA长大了,有爱的能力,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家长还可以分享自己的恋爱经验,这样,孩子即使“谈恋爱”了,也不会对你有所隐瞒,可以大大降低孩子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决定的几率。
早恋会给孩子带来兴奋、甜蜜、忧伤、失落等各种情绪,家长要及时地理解孩子的情感,接受他的复杂情绪。
第二,与孩子一起制定“早恋”规则
当我们得知孩子“早恋”了,我们需要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比如说女生不可以衣着太暴露,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规定晚上几点前要准时回家;要保持手机电量充足,随时处于信号畅通状态;如果遇到意外要想方设法寻求帮助等等。要让孩子明白,爸妈是爱她的,会尊重她的选择,但不代表放任。
第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告诉孩子:“爱别人先好好爱自己。只有做到丰富自己的内心,拥有独立的人格,对方才会更喜欢呀,喜欢满满正能量的你。”男女双方感情要真诚,没有欺骗,不伤害对方等等。想了解更多请点击学生早恋该如何教育
学生早恋心理及原因分析
身心逐渐成熟所致
现在学生的思想、身体加快成熟,自然就会对异性产生渴望,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渴望与异性交朋友。
受外部环境熏陶所致
与当前枯燥的课堂教学相比,学生更乐于接受各种媒体带来的新鲜与刺激。尤其中学生的模仿力极强,他们很容易接受影视作品的情爱观念,从而引发中学生早恋。
学生自身脆弱所致
现在的学生抗挫力较弱,往往经不起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当他们遭遇苦闷时,更容易找异性来寻求倾诉与安慰,随着交往的不断发展与加深,异性学生之间往往就会产生早恋现象。
第2个回答  2020-11-21
避免孩子早恋的方式:
第一,“孩子早恋”一向是父母担心的事情,因而有的父母发现孩子有早恋的现象,便会采取硬度方式去制止他们,但这种强制性的方式并不能让孩子回心转意,更多的时候孩子只会当做耳边风而已。因此,父母应该要理性思考,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帮助孩子走出早恋的怪圈。
第二,认识早恋的危害,要防止孩子发生早恋的现象,就应该先让孩子了解早恋会带来的种种危害。早恋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严重干扰学习与生活,孩子每天都在想着那个喜欢的异性,就会令自己没心思去学习,甚至会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上课时就难以集中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上课,听课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也会跟着变差。因此,认识了早恋对生活与学习带来的威胁,提高孩子的警惕,才能让孩子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第三,知道斩断恋情,正如建立恋爱需要两厢情愿一样,结束早恋也应是双方同意,这样才能不留后患。主动提出结束早恋的一方要用坚定的意志,果断而恰当的方法,斩断恋情。你可以与对方在适当的地方,在理智的情况下作深入的谈话,谈话中,你要首先肯定对方在恋爱过程中对自己的爱护、帮助和关怀,然后告诉对方早恋的危害和学习的重要性,劝其把爱情之火熄灭,把爱的种子珍藏在心底,把精力用在自己的学业和个性的完善上。也可用书信的方式。因为书信比面谈有更大的缓冲余地,措词也能更冷静、得体,但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防止引起对方的误会,以能尽快使对方心悦诚服为目的。中断往来从结束早恋的限度来说,男女同学间的友谊、好感都是正常的感情,只要把恋爱退回到好感或友谊,早恋也就结束了。但是,由于恋爱所唤起情感是强烈的,而中学生的理智和抑制力相当有限,所以,要结束早恋,就要尽量避免两人单独在一起,暂时中止感情交流的一切渠道。经过感情的一段冻结过程,使理智对感情的控制成为习惯以后,再恢复正常交往,感情之树才不会故态复萌。
第3个回答  2021-12-06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在同性同年龄人中形成亲密朋友关系的同时,由于性的萌动而导致对异性的关注和恋爱的感情,而且,这种关注会不断增强,以致对特定的异性萌发出爱慕之情是很自然的。

所以,家长们要了解孩子此时特有的“心情”,对孩子与异性的交往,不能粗暴地定性为“早恋”,严厉地加以制止,或像“特务”一样对孩子进行跟踪、监视或者对孩子交往的对象彻底地加以否定。父母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有时甚至适得其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有个女孩经常帮助一男孩补习功课,家长断定孩子“早恋”,粗暴地加以制止,结果这两个根本没有“谈”的孩子都受到了双方家长巨大的压力,索性离家出走,真正谈上了“恋爱”。还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恋爱了,立即训斥加严厉的惩罚,孩子气不过,双方投湖自杀……这种例子举不胜举。所以,家长应该信赖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地位与孩子谈心,帮助孩子处理情感波动的问题,是可以培育孩子自觉地去约束自己的行动和生活的。

在对待青春期少男少女“早恋”的问题上,家长应采取什么具体措施呢?

(1)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同时,要进行一些适当的性、恋 爱、婚姻教育,先打打早恋的预防针。当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时,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如临大敌,要对孩子进行热情的帮助,可以告诉孩子: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英俊少年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喜欢心目中特定的异性是这个阶段的孩子都会发生的,但这种喜欢只能保持在友谊的层面,不能成为“恋爱”,因为你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如果因为早恋而荒废学业、前途也非常可惜的。

(2)如果发现孩子陷入早恋,孩子对所爱慕的对象魂不守舍时,家长不能用讥讽、责 骂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更不能冲向学校、对方家中,或向邻 里诉苦,弄得满城风雨。最好的办法是理解孩子,体贴孩子,运用“冷处理”的办法。因为当孩子产生恋爱情感时,随着憧憬产激动也会为伤感、社会环境压力、甚至性欲的纠缠而苦恼,父母不但要洞察孩子这种内心情感,而且还要从旁加以引导,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并给孩子以热情、严肃的忠告。要教孩子自尊自爱,区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适当地向孩子讲讲爱情的社会道德性和爱情的权力责任,使孩子对恋爱、婚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要告诉孩子初、高中生谈恋爱最后“终成眷属”的还不到3%,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早恋对中学生学业有影响,如果因谈恋爱影响到不能继续求学深造,即使两人结婚了,生活也必将充满坎坷与矛盾冲突,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对孩子早恋问题,家长的教育要和风细雨,又要有一定严肃态度,不能埋怨、责备,帮助孩子走出“早恋”的困惑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3)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发泄其充沛 的精力。校内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校外的旅游、交友、公益劳动等既可锻炼身体,又可益智、养性。同时,鼓励孩子根据个人兴趣,发 展个人爱好,如进行集邮、读世界名著、练习写作投稿,使课余的时间充满情趣,充满快乐,也许,“早恋”的情感会适当减弱和转移。 对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笔者想多说几句。因为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儿童营养供给充分,加之社会环境有形无形的“性”刺激,儿童性成熟年龄明显提前,这也导致了现在中学生谈恋爱年龄普遍提前,甚至有报道说小学高年级 中也出现了谈恋爱现象。对此,家长应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不能视中小学生早恋低龄化和早恋者数量激增如洪水猛兽,同时也不能如有些文章所说的“自然教育”,任其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家长应学习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学特别是青春期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素养。平时要对孩子多留意观察,多和孩子谈心,预防青少年早恋的发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21
歌德说过,天下哪有倜傥的少男不钟情,哪有妙龄少女不怀春。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早恋看成是道德问题,带有否定的色彩,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青春期的性萌动是一种不以时代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理现象。早恋实际上是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一种情感的体验,是一种喜欢异性,渴望接近异性的反应,家长要学会适当处理。
和孩子分享心得,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
1.妈妈可以给孩子讲自己青春期恋爱的故事,让孩子知道早恋是正常的现象,同时和妈妈建立了同理心,引领孩子和对方在学习上的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2.保持适当的距离,转移注意力
父母可以让家里最有权威的人开导孩子,让孩子跳出过度的情感依赖。也许孩子和对方的正常书信交往,互相督促进步,但要教孩子避免和对方单独相处,鼓励孩子多参与团体活动,转移注意力,冲淡或浓缩恋爱关系。
3.让孩子看到长远
让孩子知道现在要以学习为重,才能成为优秀的自己,给对方更好的生活。同时告诉孩子长大后会有更多的选择。
4.让孩子要学会转化
我们可以把早恋看成“早练”,让孩子体验恋情的得失,和孩子多沟通,慢慢地引导孩子将不良的情绪转化为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