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种梨的叙事顺序有什麼特点?

如题所述

文言文《种梨》的叙事顺序,有曲折有致的特点。
作者围绕着“梨”这个叙事对象,从卖梨、乞梨、送梨到种梨、变梨、分梨,完整地叙述了种梨的故事,巧妙地讽刺了那个乡下的卖梨人。
一个乡下人在街上卖梨,价钱卖得很贵。一个道士向他讨梨吃,却遭叱喝和责骂。旁边店铺里一个伙计掏钱买了一个梨送给道士。道士用梨核做种,盖上土,向街上的人讨水来浇。只见嫩芽长出来了,不久变成一棵枝叶茂密的树。忽然开了花,忽然又结了果实。道士把梨子摘下送给看热闹的人。道士走后,乡下人看自己车子上的梨一个都没有了,这才明白刚才道士请客的,都是他的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3

是《聊斋志异》中的种梨一篇吗?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渖,道士接浸坎处。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方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众中,引 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表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称素封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 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 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第一段从头到尾脉络清晰的叙述是顺序,第二段是补叙,第三段是作者抒发议论。

采用顺叙,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断,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断“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