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建筑的蒙古包的起源

如题所述

这一建筑产生和消失的原因主要在自然和生产方面,或者说是经济的原因。内蒙古地区自远古时期到元朝以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游牧、寻找草场,逐水草而迁居。为适应这样的生产、生活习俗,北方游牧民族创造出一种活动式毡帐式居住建筑----蒙古包,这一以游动为主的住房便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标准化。明末清初中原地区在战争中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再加之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满族王宫掠夺式的“圈地”,使广大农民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他们为了生存,被迫“走西口”,“闯关东”到蒙古地区垦田谋取生路。从清初开始,大量的农民涌入,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开垦大量牧场发展种植业且从清代开始满清政府从开始禁垦蒙地,到禁而不绝,逐渐承认事实,允许在部分蒙地招垦,直到放弃禁垦,实行了“移民实边”,对蒙地进行了全面放垦。而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继承了清末的放垦政策,还变本加厉的执行了“蒙地汉化”的滥垦政策,制定了许多奖励开垦的法令。近百年的垦荒使得游牧经济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蒙古地区的生产方式呈现出了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格局。从那时起,随着游牧方式的消失,牧民不需要搬家了。在蒙古高原上,筑室而居成为了趋势。蒙古包、牛车甚至马匹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
面论述的是基本标准化了的蒙古包建筑及其反映出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考察其历史,蒙古包建筑的材料、结构、内部装饰、形式虽都有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超出经验的范围,并没有更多建筑思想和原理的出现,为什么还那么吸引学者的“眼球”,而且好像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关键之处在于蒙古包不仅是技术的建构、物的文本,更重要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文本。对其解读,了解在这些地方性知识和技术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建构起居住者、宇宙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房屋使得人们能够躲避自然风雨的侵害,但房屋的效果既体现了一些技术的考虑,也体现了文化偏好”
(1)蒙古包是便于迁徙的房子。这种迁徙与中国古代其他民族的选址不同,没有关于房屋的风水原则,而是根据季节、气候、草场、牲畜和人的情况,有规律的迁徙,是游牧人适应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的体现,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习得的关于草地生长知识或者自然观念成为蒙古包建筑的基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也使得他们所受较少人之外的超自然的观念的束缚,形成豪放的性格和民族特性。
(2)蒙古包结构反映宇宙观。蒙古包的形状和结构不完全是技术的选择,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游牧民族生活在茫茫草原上,一望无际,“四周是天地相连的地平线,天地既有距离又相交,还能容纳人类及世间万物于其间,极易产生“天圆地方”的想法”。这是他们产生的最朴素的宇宙观念,这种观念反映在民居上,所以,圆形的围墙和天窗的结构是对天的模仿。
游牧民族早期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关于宇宙结构的解释也渗透到蒙古包的结构之中。“萨满教哲学提出两种宇宙结构模式,一是宇宙封闭说,一是宇宙开放说。??宇宙封闭说主张宇宙有限论,其中包括盖天说……等宇宙的具体的结构模式。就盖天说而言,……而在北方干旱草原上生活的狩猎-游牧民族则主张“天似穹庐”说。那苍苍的青天,像穹庐一样,笼盖在四方原野之上,这可以说是最直观、最朴素的宇宙观念。穹庐就是古代游牧民族所认识的宇宙模型。”
(3)蒙古包与生命的联系:蒙古包对于游牧民族的意义不同于其他群居的情况,在游牧经济中,由于草场的载畜量的有限性,采用分散放牧的形式,不同蒙古包间相距甚远。蒙古包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生命存在的依靠。一旦包被毁,则无所依托。无形中蒙古包与人经历了互相渗透的过程,已经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所以,把蒙古包的组成部分 看作是人的生命的符号。门对应咽喉、灶火对应心脏、天窗对应头。就有了门槛不可踩踏,灶火置于包内中央等的习俗和规则。
(4)蒙古包是编制人与人关系的空间。蒙古包作为民居,它首先为人们提供了安生立命的庇护所,同时给人们以食物和温暖。更为重要的是人从出生起,便生活在通过家庭与外界、老幼、男女分开的空间里,存在于这些关系中规则、暗示和意义,使人习得做人做事的社会普遍认可的方法和态度,而这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蒙古包内部围绕着灶火划分了不同的空间方位,表达和编制了神圣——世俗,过去——现在,男人——女人,老者——晚辈,自己——外人的关系网。在这个见方不足几十平方米的圆形房子里,人们展开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社会关系,人与神的神圣关系,在有着共同的心理归属的社会里,人们本着共同的行为规范和谐的生活。
灶火在蒙古包的中央位置,是一个空间关系形成的象征和标志。“它在蒙古包空间形成时起记数点的作用,家庭的全部生活都围绕着这个地点进行”,2首先,以灶火为中心,它的西面为男性场所,男性的生活用品,使用的生产工具,如马鞍、鞭子、嚼子、刷子等,男性一般也坐在西面。在灶火的东侧是女性活动的场所,女性的生活用品,生产时用到的厨具、餐具、奶桶等放在那里,且妇女在房屋的东面落座。蒙古族以西为上,男性区在西而女性区在东的空间格局反映了男女之间的社会地位、劳动分工情况。其次,灶火是现时空间展开的起点,又是历时空间和时间的连结点,“是祖先和后代之间联系的环节”。因为,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幼子是一家的火种继承人,他的名字后边加上“斡惕赤斤”的字样,意为火的主人。幼子就是继承父亲最珍贵的财产——火的人,这样,代际之间的关系就建立起来,一个家庭得以延续,空间和时间以灶火为媒介得到了统一。《史集》:“拖雷除了分到成吉思汗在位时给他的财产、领土,还基本上继承了成吉思汗生前所有的土地、牧场、财产”。
同时,以天窗东西横木为界,即灶火的南方是世俗区,放置生活生产用具,北方为神圣区,供佛拜祖。所以,老者在正北神位或西方,幼者则在老者的下方(南方)。年长的人要爱护年幼的,而年幼的要尊敬年老的。而空间上的规范给这种情感的形成提供了实在的方式。
(5)蒙古包是展现宗教观念和信仰的空间。蒙古包从其产生就与游牧民族的信仰,与她们心中的神是分不开的,如果起初是信仰建构了她的门的开向、形状、颜色、装饰和内部的格局分布。那么,在这些都形成后,信仰赋予毡帐的神圣品质和力量,以一种宗教文化的力量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着作用,使历史上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关于宇宙的知识、对生命的态度以实物的形式,时代相传。同时,通过一样的房屋居住状况和围绕其行开的宗教活动,在一个社会内部的不同人之间形成共同的一致的精神崇拜,这也是一个社会凝聚力、社会秩序形成的基础要素。
萨满教是一种多神崇拜的宗教,有天神崇拜、祖先崇拜、火神崇拜、日月星辰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崇拜。它们的意义又折射在毡帐的形状、结构、内部布局、装饰等实在物上,赋予毡帐的神圣品质和力量。
蒙古包内最为重要的神圣场所之一就是灶火。由于他们崇拜火神,把火作为一个家庭存在和延续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家庭兴旺繁荣的象征。于是,产生了对于燃烧着的火有种种的禁忌。如:不准往火里扔不干净的东西,甚至烟头,不准敲打撑子,不能用剪子碰撞火撑子,不能把锅斜放在火撑子上,不能在火灶旁砍东西等等。这些禁忌,都出自于蒙古族崇拜火的特殊心理,认为激怒了火神会给自己和家族带来恶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05
  这一建筑产生和消失的原因主要在自然和生产方面,或者说是经济的原因。内蒙古地区自远古时期到元朝以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游牧、寻找草场,逐水草而迁居。为适应这样的生产、生活习俗,北方游牧民族创造出一种活动式毡帐式居住建筑----蒙古包,这一以游动为主的住房便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标准化。明末清初中原地区在战争中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再加之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满族王宫掠夺式的“圈地”,使广大农民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他们为了生存,被迫“走西口”,“闯关东”到蒙古地区垦田谋取生路。
  从清初开始,大量的农民涌入,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开垦大量牧场发展种植业且从清代开始满清政府从开始禁垦蒙地,到禁而不绝,逐渐承认事实,允许在部分蒙地招垦,直到放弃禁垦,实行了“移民实边”,对蒙地进行了全面放垦。而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继承了清末的放垦政策,还变本加厉的执行了“蒙地汉化”的滥垦政策,制定了许多奖励开垦的法令。近百年的垦荒使得游牧经济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蒙古地区的生产方式呈现出了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格局。从那时起,随着游牧方式的消失,牧民不需要搬家了。在蒙古高原上,筑室而居成为了趋势。蒙古包、牛车甚至马匹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
  蒙古包是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地方性建筑,对此已经有民俗学和建筑学等视角的研究。本文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蒙古包是技术的建构和文化意义的体现,其二者又有关联性。
第2个回答  2018-05-14
哈那:数十根同样粗细、抛光后的木棍,用牛皮绳连接,可以伸缩的网状支架。
乌尼杆:用木棍支撑的伞状包顶支架。
第3个回答  2018-05-14
蒙古包建筑是北方游牧民族处理人、畜、自然关系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对当地的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适应自然环境的知识和技术。考证其知识和技术,我们发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的知识和应用科学理论的技术,而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的技术,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改变物质世界的活动,是基本生活层面的知识和技术。从民俗学、建筑学还是其它角度,对蒙古包建筑的研究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涉及到其结构、材料、形状。其结构是有门、哈纳(墙)、奥尼(椽子)、圆形天窗四部分组成。材料:门是木门,哈纳是由细木杆编制成菱形网片,外围是由毡子作的圆形围壁,柳木椽子,还有皮绳和鬃绳。蒙古包的架设一般是先选好地形,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圆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预先编制的木条方格(哈纳)架好,包顶顶部再架上固定的天窗(奥尼)支架,一般顶高约4m,周边高约2m,门大多向东或东南开,全包的外部和顶部均由轻质沙柳做成骨架,屋顶以奥尼为中心,绑扎细椽子(乌乃),呈活动伞盖式,用驼绳绑扎固定,成为一固定的圆形墙壁。圆顶陶敖直径为1.5m,上饰美丽的花纹。包顶外形均是圆锥体,通常用一层或二层乃至多层毛毡或帆布覆盖,最后用一块矩形毛毡把陶敖覆盖以过夜或防雨雪。将哈那和乌乃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两三个人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内就搭建或拆除一个蒙古包。这一建筑产生和消失的原因主要在自然和生产方面,或者说是经济的原因。内蒙古地区自远古时期到元朝以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游牧、寻找草场,逐水草而迁居。为适应这样的生产、生活习俗,北方游牧民族创造出一种活动式毡帐式居住建筑----蒙古包,这一以游动为主的住房便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标准化。明末清初中原地区在战争中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再加之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满族王宫掠夺式的“圈地”,使广大农民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他们为了生存,被迫“走西口”,“闯关东”到蒙古地区垦田谋取生路。从清初开始,大量的农民涌入,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开垦大量牧场发展种植业且从清代开始满清政府从开始禁垦蒙地,到禁而不绝,逐渐承认事实,允许在部分蒙地招垦,直到放弃禁垦,实行了“移民实边”,对蒙地进行了全面放垦。而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继承了清末的放垦政策,还变本加厉的执行了“蒙地汉化”的滥垦政策,制定了许多奖励开垦的法令。近百年的垦荒使得游牧经济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蒙古地区的生产方式呈现出了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格局。从那时起,随着游牧方式的消失,牧民不需要搬家了。在蒙古高原上,筑室而居成为了趋势。蒙古包、牛车甚至马匹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面论述的是基本标准化了的蒙古包建筑及其反映出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考察其历史,蒙古包建筑的材料、结构、内部装饰、形式虽都有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超出经验的范围,并没有更多建筑思想和原理的出现,为什么还那么吸引学者的“眼球”,而且好像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关键之处在于蒙古包不仅是技术的建构、物的文本,更重要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文本。对其解读,了解在这些地方性知识和技术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建构起居住者、宇宙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房屋使得人们能够躲避自然风雨的侵害,但房屋的效果既体现了一些技术的考虑,也体现了文化偏好”。(1)蒙古包是便于迁徙的房子。这种迁徙与中国古代其他民族的选址不同,没有关于房屋的风水原则,而是根据季节、气候、草场、牲畜和人的情况,有规律的迁徙,是游牧人适应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的体现,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习得的关于草地生长知识或者自然观念成为蒙古包建筑的基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也使得他们所受较少人之外的超自然的观念的束缚,形成豪放的性格和民族特性。(2)蒙古包结构反映宇宙观。蒙古包的形状和结构不完全是技术的选择,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游牧民族生活在茫茫草原上,一望无际,“四周是天地相连的地平线,天地既有距离又相交,还能容纳人类及世间万物于其间,极易产生“天圆地方”的想法”。这是他们产生的最朴素的宇宙观念,这种观念反映在民居上,所以,圆形的围墙和天窗的结构是对天的模仿。游牧民族早期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关于宇宙结构的解释也渗透到蒙古包的结构之中。“萨满教哲学提出两种宇宙结构模式,一是宇宙封闭说,一是宇宙开放说。??宇宙封闭说主张宇宙有限论,其中包括盖天说……等宇宙的具体的结构模式。就盖天说而言,……而在北方干旱草原上生活的狩猎-游牧民族则主张“天似穹庐”说。那苍苍的青天,像穹庐一样,笼盖在四方原野之上,这可以说是最直观、最朴素的宇宙观念。穹庐就是古代游牧民族所认识的宇宙模型。”(3)蒙古包与生命的联系:蒙古包对于游牧民族的意义不同于其他群居的情况,在游牧经济中,由于草场的载畜量的有限性,采用分散放牧的形式,不同蒙古包间相距甚远。蒙古包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生命存在的依靠。一旦包被毁,则无所依托。无形中蒙古包与人经历了互相渗透的过程,已经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所以,把蒙古包的组成部分看作是人的生命的符号。门对应咽喉、灶火对应心脏、天窗对应头。就有了门槛不可踩踏,灶火置于包内中央等的习俗和规则。(4)蒙古包是编制人与人关系的空间。蒙古包作为民居,它首先为人们提供了安生立命的庇护所,同时给人们以食物和温暖。更为重要的是人从出生起,便生活在通过家庭与外界、老幼、男女分开的空间里,存在于这些关系中规则、暗示和意义,使人习得做人做事的社会普遍认可的方法和态度,而这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蒙古包内部围绕着灶火划分了不同的空间方位,表达和编制了神圣——世俗,过去——现在,男人——女人,老者——晚辈,自己——外人的关系网。在这个见方不足几十平方米的圆形房子里,人们展开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社会关系,人与神的神圣关系,在有着共同的心理归属的社会里,人们本着共同的行为规范和谐的生活。灶火在蒙古包的中央位置,是一个空间关系形成的象征和标志。“它在蒙古包空间形成时起记数点的作用,家庭的全部生活都围绕着这个地点进行”,2首先,以灶火为中心,它的西面为男性场所,男性的生活用品,使用的生产工具,如马鞍、鞭子、嚼子、刷子等,男性一般也坐在西面。在灶火的东侧是女性活动的场所,女性的生活用品,生产时用到的厨具、餐具、奶桶等放在那里,且妇女在房屋的东面落座。蒙古族以西为上,男性区在西而女性区在东的空间格局反映了男女之间的社会地位、劳动分工情况。其次,灶火是现时空间展开的起点,又是历时空间和时间的连结点,“是祖先和后代之间联系的环节”。因为,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幼子是一家的火种继承人,他的名字后边加上“斡惕赤斤”的字样,意为火的主人。幼子就是继承父亲最珍贵的财产——火的人,这样,代际之间的关系就建立起来,一个家庭得以延续,空间和时间以灶火为媒介得到了统一。《史集》:“拖雷除了分到成吉思汗在位时给他的财产、领土,还基本上继承了成吉思汗生前所有的土地、牧场、财产”。同时,以天窗东西横木为界,即灶火的南方是世俗区,放置生活生产用具,北方为神圣区,供佛拜祖。所以,老者在正北神位或西方,幼者则在老者的下方(南方)。年长的人要爱护年幼的,而年幼的要尊敬年老的。而空间上的规范给这种情感的形成提供了实在的方式。(5)蒙古包是展现宗教观念和信仰的空间。蒙古包从其产生就与游牧民族的信仰,与她们心中的神是分不开的,如果起初是信仰建构了她的门的开向、形状、颜色、装饰和内部的格局分布。那么,在这些都形成后,信仰赋予毡帐的神圣品质和力量,以一种宗教文化的力量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着作用,使历史上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关于宇宙的知识、对生命的态度以实物的形式,时代相传。同时,通过一样的房屋居住状况和围绕其行开的宗教活动,在一个社会内部的不同人之间形成共同的一致的精神崇拜,这也是一个社会凝聚力、社会秩序形成的基础要素。萨满教是一种多神崇拜的宗教,有天神崇拜、祖先崇拜、火神崇拜、日月星辰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崇拜。它们的意义又折射在毡帐的形状、结构、内部布局、装饰等实在物上,赋予毡帐的神圣品质和力量。蒙古包内最为重要的神圣场所之一就是灶火。由于他们崇拜火神,把火作为一个家庭存在和延续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家庭兴旺繁荣的象征。于是,产生了对于燃烧着的火有种种的禁忌。如:不准往火里扔不干净的东西,甚至烟头,不准敲打撑子,不能用剪子碰撞火撑子,不能把锅斜放在火撑子上,不能在火灶旁砍东西等等。这些禁忌,都出自于蒙古族崇拜火的特殊心理,认为激怒了火神会给自己和家族带来恶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