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营养膳食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

如题所述

合理的搭配饮食

配制合理的饮食就是要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1.粗粮、细粮要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风味,有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还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程度。
2.副食品种类要多样,荤素搭配:肉类、鱼、奶、蛋等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两者搭配能烹调制成品种繁多,味美口香的菜肴,不仅富于营养,又能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3.主副食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食作物食品。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热能及蛋白质,副食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4.干稀饮食搭配:主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干稀搭配,这样,一能增加饱感,二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5.要适应季节变化:夏季食物应清淡爽口,适当增加盐分和酸味食品,以提高食欲,补充因出汗而导致的盐分丢失。冬季饭菜可适当增加油脂含量,以增加热能 配制合理饮食的方法:
①根据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劳动强度),确定每日总热能及营养需要量。
②根据碳水化合物(占60%~70%)、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10%~15%)所占一日总热能的比例,分别计算其需要量。
③确定每日需用的营养素后,根据食物所含的营养素计划每日膳食。
④根据经济及供应情况确定每日供给主食和副食的数量。
⑤最后计算出全部食物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并与供给标准相对照。若相差在±10%幅度内,即符合要求。

饮食应合理搭配

在社会物质比较丰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怎样吃得更科学或者说更有益于健康,是当前人们关注的话题。有人将当前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追求,概括为“吃杂”“吃粗”“吃野”和“吃素”四大特点。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还是应该将这四大特点结合,合理搭配,可能会更符合人们对各种营养的需求,对中老年人来说,合理搭配显得更重要。

粗细搭配

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其生理价值。粮食在经过加工后,往往会损失一些营养素,特别是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无机盐,而这些营养素也正是人体所需要或容易缺乏的。以精白粉为例,它的膳食纤维只有标准粉的1/3,而维生素b1只有标准粉的1/50;与红小豆相比二者少得更多。因此,老年人在主食选择上,应注意粗细搭配。至于什么样的比例最好,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将来也不可能有,还是因人而异为好。不过,多吃杂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小米和红小豆中的膳食纤维比精白粉高8倍~10倍,b族维生素则要高出几十倍,这对于增强食欲,防止诸如便秘、脚气病、结膜炎和白内障等都是有益的。我国很多地方的“二米饭”(大米和小米 )、“金银卷(面粉和玉米面)”都是典型的粗细搭配的例子,是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的。

荤素搭配

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应与植物油搭配,尤应以植物油为主(植物油与动物油比例为1∶2)。动物脂肪可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d和胆固醇,后者是体内合成皮质激素、性激素以及维生素d的原料。据最新的研究报道,胆固醇还有防癌作用。每天进食少量动物油应是有益无害的。又如,老年人容易缺钙,不妨经常用鲜鱼与豆腐一起烹调,前者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后者含有丰富的钙,将两者合用,可使钙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鲜鱼炖豆腐,味道鲜美又不油腻,尤其适合老年人;而黄豆烧排骨,其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可提高二三倍。再如,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与肉类的搭配,如黄瓜肉片、雪菜肉丝和土豆烧牛肉等,由肉类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由蔬菜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不但营养素搭配合理,而且色泽诱人,香气四溢,更使人食欲顿增。

酸碱搭配

我国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留下了很丰富的饮食文化,有待于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去发掘、提高。比如,南方有些地区讲究把鳝鱼与藕合吃。原来鳝鱼含有粘蛋白和粘多糖,能促进蛋白质吸收和利用,它又含有比较丰富的完全蛋白质,属酸性食物;藕则含有丰富的天冬酰胺和酪氨酸等特殊氨基酸,以及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属碱性食物。这一酸一碱,加之两者所含营养素的互补,对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起着很好的作用。实际上,我国人民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烹调习惯,有很多是属于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搭配的。总的看来,动物性食物属酸性,而绿叶菜等植物性食物属碱性,这两类食物的搭配对人体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荤素搭配的优点所在。因此,一些西方的科学家极力推广中国的菜肴搭配和烹调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25
老年人一日食谱 人至老年,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各种内脏器官的机能下降,腺体的分泌减少,消化吸收能力减弱,体内物质合成速度减慢,分解速度加快,应激能力较差。尤其在炎热的夏季,由于气温较高,气候闷热,老年人体内的物质代谢会受到干扰,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会出现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等多种“苦夏”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合理调整老年人的膳食,使膳食提供的营养物质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平安渡夏是十分必要的。夏季,老年人的膳食安排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讲究膳食营养的均衡,保证优质蛋白质和各种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供给。 每日要保证主食的充足供给,做到粗细粮搭配,品种多样化。 每日要吃适量的动物性食物,但忌量过多,俗话说“要长寿,少吃肉”“鱼上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过多的肉会因酸性食物过剩而造成的酸性体质,诱发老年病。 夏季天气炎热,人出汗较多,体能消耗大,需要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所以夏天要多吃蔬菜水果。夏季各种蔬菜品种很多,叶、根、茎、花果,食用菌藻类,野菜类可谓丰富多彩。老年人要多样化的选择食用尤其是绿叶菜每天都要吃。 菜肉馅包子,饺子是主副食搭配,荤菜搭配的特色面食,好吃、不贵、营养均衡好,老年人可以经常选用。 2.夏季应少吃或不吃羊肉、狗肉、黄鳝,桂圆,大枣、核桃等温补、峻补类食物。宜吃清补、平补类食物。如:多数粮食,各种蔬菜,时令水果,部分禽,肉,鱼,奶和蛋类食物。 3.多吃具有清热、祛暑、利湿,健脾益胃功能的食物。如:扁豆,山药、绿豆、红小豆、苡仁米、冬瓜、凉瓜、丝瓜、西瓜等。 4.讲究烹调方法,饭菜要力求清淡,不要太甜、太咸、太酸、太油腻,要注意口味的调节和色彩的搭配。 5.一日可多餐,八分饱为限。如果老年人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可安排少量多餐,在正餐后1.5—2小时适当适量安排加餐。古人云“饱生众疾”,“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急愈多,心愈塞,年愈损”。老年人每餐宜吃八成饱,不要吃得太多。 6.注意饮水,不要等口干渴时才喝水,老年人以饮温开水为好。还可以喝茶,夏季宜饮绿茶或花茶,但忌茶水太浓太烫或太凉。还可以自制如绿豆汤,乌梅汤,山楂水,菊花茶等饮料。最好不喝碳酸饮料。建议早晨起床后饮一杯温蜂蜜水,晚间睡前饮一杯温开水。 7.饮食宜暖,不宜贪凉。过凉食物会刺激胃,引起胃痉挛,腹痛,腹泻,还会影响胃肠消化功能。 8.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胃肠疾患的多发季节,要注意食品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老年人一日食谱例举(60岁)(单位g) 早餐:二米山药粥(大米20,小米15,山药25) 芝麻烧饼(标准粉50,芝麻酱8,芝麻3) 酱鸭(净肉30) 拌三丝(豆腐丝15,芹菜30,胡萝卜20) 午餐:茴香包子(富强粉120,猪肉馅60,茴香120) 玉米糁粥(玉米糁15) 青椒炝虾皮(虾皮10,青椒30,大葱10) 下午加餐:水果(西瓜300) 晚餐:米饭(大米100) 清蒸鱼[草鱼(净肉)50] 鸡蛋炒西红柿(鸡蛋20,西红柿75) 蒜茸空心菜(空心菜80) 鲜蘑丝瓜汤(丝瓜20,鲜蘑10) 晚加餐:酸奶150g 全日用油28g 盐6g追问

这是个简答题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17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尽管我国的高血压研究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却仍处于“三高三低”的现状,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高血压知日晓率低、服药率低和控制率低。
  为此,中国高血压联盟与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联合,自1999年4月至9月在全国22个省举办了’99中国高血压世纪行活动。通过讲座形式,分别由130余位专家将高血压的基本概念、诊断分型、流行趋势、健康促进、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并发症、高血压一级预防、药物治疗、高血压防治的现代观念及高血压防治领域的最新进展等介绍给广大基层医师,受到热烈欢迎。
  在高血压的全方位防治策略中,一级预防占有重要地位。已证明,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55%。继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均可大幅度下降,整个防治的费用,工作量约可下降一半。

  一级预防的基本内容有:一、合理膳食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可概括为两句话:即一、二、三、四、五和红、黄、绿、白、黑。一是指每日1袋牛奶。我国成年人每日需摄钙800mg,但我国膳食普遍缺钙,一般每日摄入量为500mg左右。每袋牛奶237ml,含钙约280mg,且较易吸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并有轻度降血胆固醇作用。

二是指每日250g左右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300g,此量宜因人而异。可少至150g,多至500g。通过调控主食,可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

三是指每日3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可忽视,也可增至4份。这样相当于每公斤体重蛋白质1~1.5g。每份高蛋白食品相当于以下任意一种:50g瘦肉、100g豆腐、一个大鸡蛋、25g黄豆、100g鱼虾或鸡鸭。人体无蛋白仓库,过多蛋白食品不仅不能被贮存,对肠道、肾脏、代谢均有害无益。

四是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单吃粗粮或单吃细粮营养素均不够全面,粗细粮搭配有明显蛋白质互补作用,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粗粮的纤维素有助于降血脂,预防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过多甜食会促成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虽然人群中盐敏感者只占1/3,其余的人摄盐多少对血压影响不大,但总的来说,盐过多不利健康。在烹调中可用醋或糖醋代盐。三四五顿指总量控制,少量多餐。有利防治糖尿病、减肥、降血脂。在每日摄入量不变情况下,早中餐所占比例大,有利于降血脂,减体重。晚餐所占比例大则相反。少量多餐可使血糖波动幅度及胰岛素分泌幅度变化趋缓。

五是指每日500g蔬菜及水果。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进食400g蔬菜及100g水果。新鲜蔬菜、水果除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外,业已证明尚有重要的防癌作用。

红指红葡萄酒。每日50~100ml红葡萄酒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轻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白葡萄酒、米酒、绍兴酒可能效果稍差。啤酒不宜超过300ml,白酒不超过25ml。who已把少量饮酒有利健康的观点改为:酒,越少越好。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西红柿。这类蔬菜和绿叶蔬菜富含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在儿童会因免疫力低而易发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在成人,可能与癌症发病有关。绿是指绿茶。绿茶含有茶多酚最多,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癌作用。

白指燕麦粉及燕麦片。据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协作研究证实,每日50g燕麦片煮粥,能使血胆固醇平均下降39mg,甘油三酯下降76mg,在糖尿病患者中,效果尤其明显。

黑指黑木耳。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心脏科医师偶然发现黑木耳的显著抗凝作用后,黑木耳便风行全球。每日10~15g即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胆固醇作用。经北京心肺中心证实,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小量阿司匹林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