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

如题所述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对计算教学的价值重新定位,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要求学生的计算学习活动要从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转化成一个生动、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如何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计算数学的课堂中,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口算思想与口算思路应步调一致
口算,就是“边心算边口说地运算”,是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口算在整个计算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基础。但在课堂改革中,有的老师让学生在口算时,用的并不是口算的思路,而是用“笔算式口算”思路,只不过是学生把笔算的思路应用到口算中来。试想,当数字较大时学生用这种方法口算还行吗?真正的口算思想与口算思路却在此擦肩而过,体现了口算思想与口算思路步调不一致,重视口算成为一句不折不扣的空话。这必将导致学生口算能力的后天发育不良,对学生后继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加强口算思想与口算方法步调一致的训练,注重学生口算时对基本算法的理解和落实,关注学生口算思想的内化,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口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真正的口算方法,在口算中感受到口算的价值,引发学生进行口算的需要,正确去口算。
二、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现口算、笔算和估算三者的和谐统一
口算、笔算、估算都是小学数学计算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加强口算、重视估算”,“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这些都体现了课标对估算教学的重视。我们在教学过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优化学生估算的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估算与口算、笔算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口算、笔算常常为估算提供充分的“素材”,估算反过来又促进口算、笔算的熟练化,估算可以看作是一种重要的计算策略,它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工具,也可以作为精确计算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因此,在计算练习中,要加强口算,落实笔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估算技巧,形成估算技能,养成用估算去验证精细笔算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积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1、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紧密结合
在计算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还是需要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以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感受新知。这样的设计,让计算课开端去掉“固燥和乏味”,增加“生动和趣味”,把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复习旧知与引入新课有机结合,为开展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七的乘法》中老师提出:每只七星瓢虫壳上都有7个黑点、你在生活中发现哪里还有“七”?学生讨论后得出:七彩虹、七巧板、一星期有7天等等。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之后,老师指导学生用小故事记忆:孙悟空在炼丹炉里呆了“七七四十九天”,……不管“三七二十一”……等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既有趣味性,又有实用性,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的情境要便于学生探索、理解计算算理
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新奇,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也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创设情景时要便于学生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算理。比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进位加法”9+5=时可以创设小猴买桃子的情境,盒子有10个格子,里面有9个桃子,外面有5个桃子,算算一共有几个。这样的情境便于学生通过操作来探索计算的方法,盒子里的十个格子让学生容易想到先凑满十,再加四个的方法。如果把这个情境里有格子的盒子换成篮子,效果就会相差很多。创设情境重要的是为计算教学服务,千万不可为创设而创设。
3、主题图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主题图的创设与情景创设一样是新课改带给计算教学的生机,它改变了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但是主题图的丰富多彩也要我们教师理性思考、合理引导,否则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计算教学需要根据主题图创设情景,更要合理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计算教学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从生活中提取数学素材,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而解决问题要从具体情景中引导学生分析提供的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一旦偏离了这个中心,计算教学就会失去方向。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仅仅从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对知识的理解等“主观愿望”去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把学生当做一张“白纸”,按照课前预设的教案一步步的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失去实效。例如:在“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忽视了可能部分学生已经能熟练的背诵“6的乘法口诀”,以致出现当学生提出用乘法算时,教师会说“乘法还没学呢”;或者当有的学生把“6的乘法口诀”熟练的背诵出来时,后面的教学不知从何入手,或不理会学生的学习体验,一味的按照自己制定好的预案进行教学,势必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机智的地调整教学程序,并关注课堂生成,关注课堂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实、有效。
五、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最优化的关系
算法多样化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学生尝试算法多样化,不仅开阔了他们的思维,更为他们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提供了机会,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改变自己,提升认识。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强调算法多样化,过分求新求异,过分尊重学生个性化但不一定简便的算法,不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只有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对算法进行适当的优化,才能形成较为高效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中,让学生讨论如何计算“43+31”时,学生出现这样的算法:算法一:用计数器来计算,先在计数器上拨43,然后再个位上拨上1,在十位上拨上3,得74;算法二:40+30是70,3+1是4,70+4就是74;算法三:43+30是73,73+1就是74;算法四:43+1是44,44+30就是74;算法五:先把个位和十位对齐,然后个位上3+1是4,十位上4+3是7,就是74等。教师不要忙着评价,而是先肯定学生的想法,然后提出:你们认为哪种方法计算更简便,用处更大一些呢?进一步引导他们分析各种算法的特点与优势,从而实现算法的自我优化。计算教学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又要优化。但优化的过程应该放给学生,让他们经历对探究结果的进一步优化与筛选训练他们的优化与筛选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六、设计多样化的练习训练是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练习是计算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形成技能,技巧,提高计算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施。教师应该针对计算教学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设计一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针对性练习,对学生正确掌握计算方法,形成技能技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一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在计算时,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数字和符号,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接着弄清它们的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比较、选择、确定合适的计算方法。最后才动手计算。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在计算的过程中不急不躁,冷静思考,耐心计算。三是养成自我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验算的方法,要求学生计算完后,要对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检验,逐步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从计算教学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为低年级的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6
计算还是需要多多练习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