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森斯认为职业与人的匹配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

如题所述

帕森斯认为职业与人的匹配,分为特性匹配、因素匹配两种类型。

1、因素匹配(活找人)

例如需要有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或脏、累、苦劳动条件很差的职业,需要有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

2、特性匹配(人找活)

例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性的人,宜于从事审美性、自我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

扩展资料:

特性一因素强调个人的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技能(因素)之间的协调和匹配。

为了对个体的特性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与掌握,特性一因素论十分重视人才测评的作用,可以说,特性一因素论进行职业指导是以对人的特性的测评为基本前提。

它首先提出了在职业决策中进行人一职匹配的思想。故这一理论奠定了人才测评理论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06
帕森斯认为职业与人的匹配,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条件匹配:即所需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

  第二,特长匹配:即某些职业需要具有一定的特长,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有独创性、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性的人,宜于从事美的、自我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作为职业选择的经典性理论,至今仍然有效,并对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09年,帕森斯在其所著的《职业选择》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即:

  第一,自我了解:性向、成就、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特质等。

  第二,获得有关职业的知识:信息的类型(职业的描述、工作条件、薪水等)、职业分类系统、职业所要求的特质和因素。

  第三,整合有关自我与职业世界的知识。帕森斯的理论强调:在做出职业选择之前首先是要评估个人的能力,因为个人选择职业的关键就在于个人的特质与特定行业的要求是否相配;其次是要进行职业调查,即强调对工作进行分析,包括研究工作情形、参观工作场所、与工作人员进行交谈;最后要以人职匹配作为职业指导的最终目标。帕森斯认为只有这样,人才能适应工作,并且使个人和社会同时得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1-25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