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跳槽加薪低于30%,不如不跳

如题所述

加薪幅度低于30%的跳槽等于降薪,这也跟信息不对称有关。

有经济学家建立过一个“次品劳动力”的模型。原理是这样的:一家公司,能力最强的人最容易跳槽,能力最差的人最容易被辞退,但跳槽和辞退是无法分辨的“私有信息”。
所以,履历表上的任何职业变动,特别是在一家公司呆不满两年,都要被奉行“有罪假定”的HR们怀疑是“次品劳动力”。
也就是说,你的这一次跳槽,会导致你在下一次跳槽时价值下降,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这一次跳槽时,预先把薪水提上去。再加上跳槽面临的风险,达不到30%涨幅的跳槽,都是变相降薪。
这两个因素叠加,使得从小公司跳到知名公司的薪水常常是“名义持平、实际下降”。
那么,这种跳槽到底值不值得呢?我们还是要从“信息经济学”中寻找答案。
跳出“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还是从“二手车交易”说起:刚才说到买车人的心态,甭管好车坏车,一律当坏车出价。这么一来,拿好车的卖车人不干了:凭什么啊,我自己这么爱惜车,你上手就给我打八折?不卖了!
这么一来,二手市场上能交易的,就只有坏车了,时间一长,买车人也知道这儿没好车,但坏车也是分等级的,买车人只能把所有的坏车当成“更坏的车”出价。
这个“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继续下去,就会导致二手市场的崩溃。所以,信息经济学家认为,只要有“信息不对称”,交易最终都无法进行。现实生活中,二手车市场还是活得好好的,这是因为有大量第三方评估机构在起作用,他们凭着专业经验,提供了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真正价值,把“私有信息”变成“公有信息”,这就是打破了“信息不对称”。
在招聘中,你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思路也是一样的,一定要把个人能力的“私有信息”变成有公信力的“公有信息”。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先来分析一个招聘中最“保值”的指标——学历。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鉴别人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既然大家都知道学历跟能力不能划等号,那为什么在招聘(特别是校招)中,名校学历是决定性的因素?
有一个经济学家叫斯宾塞,他在研究了劳动力市场后,提出了一个理论——教育信号传递,并因此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斯宾塞认为:大学教育对于劳动力市场而言,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培养人才,而是鉴别人才,把人划成三五九等后,向用人市场传递价格。
和氏壁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吧,教育就像和氏,把玉外面的石头敲碎,看看里面有没有玉,有的话,就打磨一下,最后贴上自己的品牌——“XX大学出品”。
这就是大公司校招时那么看中你是不是985、211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它们教育质量高,也是因为这些学校在招生时,已经帮你鉴别了人才。
在中国,起关键作用的是高考。这么多年,大家一直在吐槽高考的缺点,可它仍然无可取代。因为它再不靠谱,也比你通过面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能力要靠谱吧?
事实上,三年高中,基本上是一个漫长的人才鉴别过程——无毅力的,淘汰;不够聪明的,淘汰……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在本应放肆的青春期,把自己禁锢在书本的世界里;为什么别人上大学在玩,你却要继续辛苦,想通过考研换一所更好的学校?
因为你要把“勤奋、高效率、高智商”等等代表个人能力的“私有信息”,转化为一个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公有信息”——985、211的学历,去敲开另一个更重要的“公有信息”——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
把“私有信息”转变成“公有信息”,意味着“价值上升”,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想要获得它,都需要付出代价。
高考,你付出了三年的时间;
二手车交易,要向第三方评估机构付费;
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代价就是降薪。
但因为你的工作经验变成了更有价值有“公有信息”,而且,你还是机会把薪水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总体上 还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
你能让信息有公信力,你就控制了一笔看不见的财富
用“降薪进入名企”的方式把“私有信息公有化”,就算你一年后能把薪水调到正常水平,成本也很高。其实在信息时代,总有一些更经济的办法,比如:
利用行业有影响力的交流机会,进入行业内人士的圈子,发出自己的观点;利用网上专业论坛、有影响力的平台,发表自己的文章;利用有影响力的行业平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参加行业内有影响力的评比……
有人说,这不就是“混圈子”吗?不一样的,“混圈子”只能给你一张“门票”,无法证明你的能力。上面的方法都要求你去解决问题和发表观点,其核心都是把“自己的能力”转化成高知名度的“公有信息”。
政治学说:谁垄断了信息的阐释权,谁就掌握了权力;
经济学说:你能让信息有公信力,你就控制了一笔看不见的财富。
如果说信息就是财富,那么得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利益,就像利用各种面试技巧,取得面试官的信任;一种是让自己的能力“公有化”,利用信息透明化,来降低交易成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