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四成高中生表示恋爱过,早恋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如题所述

不是啊。

我觉得高中恋爱也不算早恋吧,而且就算是早恋,绝大部分还是很美好的。

觉得是洪水猛兽的,大概是狗血言情小说看多了吧,动不动就是抽烟喝酒、堕胎流产……所以才会对青春期的恋爱充满了恐惧和排斥。

我认识的一对情侣,两个人一起念初中,一起念高中,然后都考了北京的大学,男生在北理工,女生在首都师范大学,去年本科毕业,男生留在北京读研,女生回老家教书了。

很多人都不看好,劝女生分手,说怕男生研究生毕业以后遇到更好的人,然后就把女生甩了。女生却很坚定自己的想法,她说她愿意等他,就算最后两个人真的要闹掰,她也不会后悔。

事实上,一年过去了,两个人不但没有分手,感情还比以前更好了。男生在学校刻苦钻研课程,女生在家乡一边教书,一边搞副业,两人身边都不缺追求者,但都理智保持了距离,还会跟对方坦诚,意志坚定到连追求者后来都被他们的爱情感动到了。

他们就是高中开始恋爱的,那时候还是躲猫猫的游戏,不敢大张旗鼓,瞒着家长和老师谈了三年感情,高考结束那天,男生在宿舍楼大声表白女生,收获了同班同学和班主任的祝福。

这种纯粹的感情,说实话还蛮少见的,当然,两个人家境相当,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不存在差距,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不出意外,等男生毕业他们就要结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3

早恋,也叫青春期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的行为。“早恋”这个词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中国特有的、明显带有长辈的否定的一个贬义色彩的词。但并不能藉此就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

第一,个体的身心发展有先后,不能绝对地用一个标准去界定是不是早恋。

中国早恋的标准就是是否已经成年,但这样的标准很不科学。为人父母的都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并不是都以同样的速度生长发育。我们日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着急,孩子嘛,有早长的,有晚长的!"

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每个孩子发育的速度都不一样。这种差别尤其是男孩和女孩之间更加明显,正常情况下,男孩平均比女孩晚发育两年。也就是说,一个16岁的女孩和一个18岁的男孩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水平大致是一样的。

那么如果16岁的女孩和18岁的男孩谈恋爱,从身心发展的角度来说,就可以一口咬定女孩是早恋,而男孩才是正常恋爱吗?

第二,早恋不是洪水猛兽,但并不代表可以任意妄为。

虽然有的孩子未成年可能身心已经发育成熟,但并不能就此认为恋爱有理。毕竟每个年龄阶段有每个年龄阶段的任务,并且我国的教育机制也是根据生理年龄作为入学的标准。这就决定了基本上每个年级都是年龄相当的孩子。即使有的孩子发育成熟早,但毕竟没到成家立业的阶段,也没有养家糊口以及为一个家庭负责的能力,还是要以自己的主业学习为主的。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会静待花开,才能收获甘甜的果子,而不要早早摘下还未成熟的青涩果子,免得苦涩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我是香草珠儿,

心理成长,心灵提升,我们一路同行!

第2个回答  2018-07-03

早恋真的是“洪水猛兽”吗?我们先来看几条关于早恋的新闻。

两名高中异地恋学霸双双获第45届国际化学奥赛金奖第一、二名,并被分别保送至清华和北大。"学霸情侣"的女主角还发消息称,"最开心的不是得到了什么牌子什么名次,而是和你并肩站在了最后的领奖台上"。

去年,一对来自东南大学的本科情侣学霸,双双直博清华大学。直博,就是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还有一条新闻:两个孩子是异地网恋。由于双方父母的极力反对,引爆了两个家庭的”战争“。男生原本学习成绩优异,曾经以考上复旦大学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却因为父母的百般阻挠患上了抑郁症,休学在家。‍‍

这三条新闻放在一起,说明什么呢?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错误的教育才是。

我有一位朋友,她的孩子就经历过早恋。当时,孩子已经上高二了,遇到同班女同学的热烈追求,一下子陷了进去。我朋友的做法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她并没有责备自己的孩子,而是一脸轻松地对孩子说:“不错哟,有女孩子喜欢了,说明我儿子不错啊!”

表扬之后,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反对也不支持。

“不反对,是因为你已经到了该接触到感情的年龄了,相信你能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的关系;不支持,是因为你正面临你人生的第一个关键关口。说实话,是怕你影响学习,偏离我们已定的目标。但是你放心,如果你在恋爱中遇到问题,你可以把我当顾问,我可以给你出出主意。女孩的心思难猜,我可以帮你。”

就这样,儿子在她的眼皮底下谈起了恋爱。她说:“与其反对,让孩子转入地下活动,还不如让他们光明正大的交往,我也好掌握他们的动向。”

后来,两个孩子因为以后的发展问题而分手。但她的儿子明显成熟了很多,有了责任感。在国外留学期间,没有因为寂寞而随意走进一段感情,因为在他看来,恋爱是有责任的,在没有能力承担的情况下,他不再轻易走进下一段感情。

现在,新一代家长都意识到了青春期早恋,其实是非常美好的一段感情,“哪个少年不怀春”,既然如此美好,就不应该让孩子留下遗憾,并表示出对这种感情的充分尊重。

记得黄磊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我女儿要是十五岁谈恋爱我觉得正常,恋爱就是恋爱,情窦初开,是美好的,早恋这个词就不是好的,很混蛋!”

著名媒体人杨澜在某节目中也忍不住感叹:“我人生的一大遗憾就是没有早恋。”

青春是短暂的、不可逆的,教给孩子正确的认知,不隐瞒不讳言;既能防止他们犯错,又能让他们在经历中学习爱的能力,承担爱的责任,也不再有如杨澜的遗憾。


 禾田飞歌:混迹于‍‍媒体圈的码字工。微信公众号:禾田飞歌(ID:ahetian2017)‍

第3个回答  2018-07-03

很多东西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早恋可以是“洪水猛兽”,也可以是一件很美好的小事。我的高中都过去20多年了,那时候的高中生心生情愫、互生好感的就不少,更甭提20年后的今天了。大城市教育更加开阔,接收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北上广有四成高中生恋爱过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我读高中时,全年级600多人,年级前十的一男一女就在谈恋爱。老师、家长都知道,但从来没有阻挠过。为什么要阻挠呢?两个人又没有因为谈恋爱影响学业,反而还因为这份感情,两人约定一定要考到同一所城市去。

整个年级的学生也都知道他们这对,但全部都是羡慕,完全没有觉得他们在做什么“洪水猛兽”的事儿。

高考结束,两个人全部考到了北京的重点大学。

多么美好的初恋啊!

之所以家长或老师担心早恋会影响孩子,无非是担心影响学业。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引导工作,而不是一味的阻扰。

古代大禹治水的思路是“宜疏不宜堵”,其实对于早恋来说,同样是这样的思路去对待。

作为家长,平时就要和孩子成为可以谈心的好朋友,而不是一味的压制,用权威去管理。当发现孩子有恋爱的苗头和迹象时,坐下来心平静气的好好聊聊,告诫孩子恋爱的美好,但为了这份美好,不能干出格的事。同时两个人要为了未来的美好,一起努力,不能荒废学业。

欢迎评论一起探讨~

我是职场资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众号“李小船”,欢迎关注我。职场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长。

第4个回答  2018-07-03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每个人青春期里都有过的美好记忆,我们父母和家长要用理性的眼光去面对此事。

1.“早恋”是人生的必经阶段。

在学生时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肯定是以学业为重,但是,当孩子们的年龄迈进十六岁的花季时,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开始发生了变化,女孩子们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男孩子们成为了身材高大的帅小伙。

此时,男生和女生都会对异性产生莫名的好感,开始学着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对方。这样的心路历程,年轻过的我们都曾经历过,那种朦胧、青涩的感觉令人终生难忘。

如果我们爱慕的异性成绩优异,品学兼优,我们则会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像他学习和看齐,自己也会充满学习的动力,“早恋”就会成为一种正能力。

如果我们是因为整天无所事事,不愿意专注于学习而去恋爱,那“早恋”就会让双方越陷越深,越过雷区,做出不该做的事情,变为人生的负能量。

2.“早恋”受到影视剧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如今网络、电视剧、电影已经无孔不入,成为了我们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和剧目里,我们能看到大量的关于爱情的主题,而且情节露骨大胆,一些本该成年人才能涉足的画面,学生们也能一览无余。

因此,学生们对爱情充满着好奇和憧憬,也总是盼望着能像电视剧或者电影里的男女主角那样,拥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于是,他们背着老师和家长,偷偷摸摸地尝起了这颗酸酸甜甜的青苹果。

但是,他们大多数对于爱情都是一知半解,并不能理解到爱情需要时间的滋养,需要一颗成熟的心去面对,需要对对方负起责任。

所以,要想“早恋”不成为洪水猛兽,我们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都要肩挑起对孩子有关早恋问题的教育,让孩子们对早恋有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