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梨原文

如题所述

在市场上,有一位乡人出售他的梨,梨非常甘甜,因此价格昂贵。这时,出现了一位穿着破旧的道士,他在车前乞讨。乡人起初驱赶他,但道士并未离开,乡人愈发恼怒,开始大声呵斥。道士解释道:“你这一车梨多得是,我只要一颗,对你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何必发怒呢?”旁观者建议乡人给道士一颗较差的梨打发他走,但乡人坚决拒绝。


市场上的店员看不下去这喧闹,自己出钱买了一颗梨给道士。道士感激地接过,他对众人说:“出家人不吝啬,我有一颗好梨,大家分享。”有人问:“你自己不吃吗?”他答道:“我需要这梨核做种子。”接着,他大口吃梨,吃完后将梨核取出,从肩头上的小锄挖了个坑,深深埋下梨核,又用土盖上。他向过路的人要来热水,倒入坑中。在众人的注视下,他发现梨核开始发芽,很快长成树,枝叶茂盛。片刻间,树上结满了硕大且香气四溢的梨。道士摘下梨分给围观者,不一会儿,梨就被分光了。然后,他用小锄砍倒梨树,砍了很久才断,扛着带叶的树干,从容离去。


起初,乡人也在人群中,他全神贯注地看着道士的表演,完全忘了自己在卖梨。道士离开后,他回头发现车上的梨已空,这才意识到刚才分发的都是自己的梨。再仔细检查,发现一个梨靶不见了,原来是新近被砍断的。他感到非常愤怒,急忙追寻,转过墙角,发现被砍的梨靶丢在墙下,这才明白道士砍的梨就是他自己的。然而,道士已经消失无踪。整个市场的人对此都笑而不语。


异史氏说:“乡人愚昧无知,憨态可笑,市井之人嘲笑他,也是理所当然。常常见到乡里那些自诩富有的人,对于朋友的乞求,他们甚至会心生不悦,计较每一粒米的价值。如果有人劝他们帮助有困难的人,或是救济孤独之人,他们又会气愤,计算着这些食物能供多少人食用。甚至在沉迷赌博时,他们会毫不吝啬地倾囊而出;而当面临生死关头,他们却连赎命的钱都来不及筹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愚蠢的乡人,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扩展资料

作者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创作有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